秋季 作品

第6章 血雨腥风

遵命。”

众韩将齐声应答。

随后,暴鸢也站了起来,提起剑,透过夜色望向新郑的方向:“大王,我韩国绝不会尸体,等着我的捷报吧。”

阳城外,负责后勤的军队驻扎在此。

这些后勤兵一天忙碌下来,多数已进入营帐休息。

只有少数巡逻的岗哨还在巡视。

营帐里,

原本正在酣睡的赵封突然惊醒,随即快速穿上鞋,走向营帐外。

“不对劲。”

“城中好像出了问题。”

站在营帐外,远远眺望阳城,赵封察觉到一丝异样。

如今他的各项能力值快接近四百,感官极其敏锐,虽然营帐位于后勤军尸体,离阳城有数百丈远,城里的喊杀声也不可能传这么远,但他确实听到了一些动静。

于是,

赵封毫不犹豫地转身回到营内,拿起自己的盔甲和佩剑。

“兄弟们,都起来。”

“出事了。”

赵封高声呼喊,并点亮了营内的蜡烛。

此时正值深夜,

正是最困的时候,听到赵封的声音,营帐里的士兵勉强睁开眼睛。

“屯长,发生什么事了?”

“这么晚还能出什么事儿啊?”

“对呀。”

“我们今天的任务不是都已经完成了吗?”

一众后勤兵一脸疑惑地看着赵封。

身为后勤部队,他们的纪律远不及锐士那般严格。

“都披挂整齐,拿好武器。”

“我去通知其他人。”赵封立即说道。

“是。”

看到一脸郑重的赵封,营帐里的士兵们也露出倦意。

不多时。

魏全手下的百人队全部集结完毕。

“赵小子,何事?”

魏全也一脸疲惫地站起,疑惑地看着赵封。

“恐怕城里有变故。”赵封语气凝重地说。

“城中变故?”

魏全满脸迷茫地望向阳城,随后回头道:“城池既已攻陷,还能发生什么事?”

“我也无法确定。”

“不过还是叫大家警觉为宜。”

“最好让大家全都起来。”赵封补充道。

魏全依旧满心困惑。

“赵小子。”

“大约这时辰是平旦了吧,这个时候唤醒他们恐怕不太妥当。”魏全无奈地说道。

平旦时分。

在这时代里,指的就是凌晨三点至五点之间。

“不叫醒的话,后果更严重。”赵封坚定地说。

话音刚落。

原本寂静的阳城城墙上突然传来阵阵喊杀声。

“杀!”

“杀……”

城墙上骤然响起喊杀之声,没过多久,紧闭的城门也被打开了。

“全军听令!”

“秦人,格杀勿论!”

“杀!”

一声号令响彻云霄。

成千上万的韩军从城内涌向城外。

伴随着冲锋而出的韩军拉开弓弦,对着城外的营帐射箭。

突如其来的箭雨,突如其来的杀机。

瞬间将整个后勤营地笼罩在一片死寂与恐惧之中。

不少营帐中的士兵尚未反应过来,便在睡梦中被箭矢贯穿。

“糟糕。”

“遭袭了。”

“快醒醒,遭袭了。”

“迎战。”

恐慌的呼喊在后勤营地迅速扩散。

但此刻已无法挽回。

城内冲出了数之不尽的韩军……

城中涌出了无数韩军,朝着城外的粮草营地猛扑而去。

箭矢漫天飞射,不分敌我。

一步步逼近。

靠近营帐后。

只见一群慌乱无措的秦兵从帐篷里冲出。

“杀!一个不留!”

“杀!”

韩军怒吼着,挥舞手中的兵器,对这些猝不及防的后勤士兵展开疯狂攻击。

阳城外一片血雨腥风。

后勤部队本非作战主力,面对这种毫无准备的偷袭,简直如同待宰羔羊,许多士兵还在睡梦中就被冲进来的韩军砍倒。

现场一片混乱。

突如其来的杀戮。

后勤军彻底崩溃。

“真有韩军攻来了?”

“这怎么可能?”

“他们是从哪冒出来的?”

魏全满脸恐惧地看着赵封。

周围的士兵也全都慌了神。

如果是从背后逃窜的败军杀来,或许还能解释得通,毕竟秦军推进时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但从城内杀出,谁也没想到,更没有防备,即使巡逻岗哨也在城外,并不在靠城这边。

“显而易见。”

“这支韩军肯定是在破城前就已经潜伏在城中,等着咱们主力大军追击之后再出击。”赵封冷静地说道。

“阳城虽大,十万大军都在全力攻打,他们又能躲在哪里?就算民宅也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吧?”魏全依然困惑不解。

“民宅装不下?那地底下呢?”赵封转头反问。

此言出口,

魏全脸色骤变:“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敌军突然袭击,恐怕连我们的将领都还没反应过来,我们是后勤部队,又能做什么?”

“撤退。”

“等上级将领弄清楚情况自然会有应对策略。”

赵封毫不犹豫地说,他只是个小屯长,并非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面对突如其来的战斗,他也无能为力。

虽然他如今的实力足以单挑百人,但终究孤身一人,在不明数量的敌军面前,己方已是一盘散沙,贸然交战无疑是送死。

赵封才不会做这种蠢事。

“撤!撤!”魏全立刻高呼,赶紧招呼手下兄弟们撤退。

上百人慌忙撤退,其余的事已顾不得许多。

在这动辄数千、上万人的战场中,他们这点人数不过是沧海一粟。

即便赵封勇猛,能做的也不过如此。

如今后勤部队人心动摇,除非重新整编,否则贸然出击只会徒增伤亡。

城内!

“战况如何?”

王嫣策马扬鞭,手持长矛询问。

“回禀军侯大人,韩军已从正门冲出,直奔城外的后勤军去了。”一名军侯迅速汇报。

听罢!

王嫣神色大变。

“糟糕。”

“他们是虚张声势,故意让我们误以为他们要攻城,趁我们主力集中于防御时,从正面突围,切断我们的补给线,袭击我们的辎重。”王嫣沉声说道。

“军侯大人,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几位军侯面露难色,焦急地看着王嫣。

这一情况非同小可。

一旦补给线被切断,辎重受损,将严重影响秦国灭韩的战略部署,甚至可能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立即调集兵马,追击韩军!决不允许他们得逞!”王嫣果断下令。

“遵命。”

众军侯齐声回应。

时间流逝!

晨光渐起,天色明亮。

突如其来的韩军使镇守阳城的王嫣吃了个闷亏,城外的后勤营地一片狼藉,到处是死伤将士。

阳城的厮杀暂时告一段落。

距离阳城十里之处。

到处可见溃败的后勤士兵,只是经过昨晚韩军的突袭,原本万人规模的后勤部队恐怕已折损过半。

“总算能喘口气了。”

“魏大哥,你还好吗?”

赵封环顾四周,不像其他人般狼狈,以他目前的体魄,即使长途跋涉一日也不会觉得吃力。

“没……没事。”

魏全瘫倒在地,劫后余生般苦笑。

“没事就好。”

“活着就好。”

见魏全安然无恙,赵封也松了口气,展颜一笑。

军中与赵封关系最好的便是魏全。

“这次又死了多少兄弟啊。”

“没想到韩军竟潜伏在城内这么久。”魏全打量四周,看着疲态尽显的同伴,不禁感慨道。

或许是高处有所疏忽罢。

赵封淡然一笑,内心波澜不起。

战场无常,本就变幻莫测。

此刻!

刷刷刷。

空中骤然再度降下密集箭雨。

“糟了……”

“敌军追至!”

“快撤!”

箭矢呼啸,令刚稍作喘息的士卒们再度陷入绝境。

“赵小哥!”

“当心!”

魏全目睹数支箭矢直奔赵封而去,惊叫一声,纵身扑向赵封,将他护在身后。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虽让赵封措手不及。

可他精神早醒,动作极快。

转瞬之间。

赵封一把拽过魏全,闪身避开。

数支箭矢深深钉入地面。

“魏兄为何如此?”

赵封怒喝一声,逼近魏全。

他身披重甲且内衬护具,以他当前修为,这几支箭实难伤他,他怎料到魏全竟会为他挡箭。

“你小子又救我一次命。”

“看样子我没看错你,这般迅疾的箭雨都能避过。”魏全劫后余生般笑着说道。

“你可知险些丧命!”赵封既感激又恼怒。

感激的是魏全真视他为兄弟,甘愿舍命相救;恼怒的是魏全全然不顾自身安危。

“罢了罢了。”

“我是你上司,你倒责怪起我来。”

“真是失礼得很。”

“眼下还是先顾命要紧。”魏全苦笑着回应。

赵封仰头望向追击而来的韩军,目光透出寒芒。

“如今局势,你以为还有逃路吗?”

“这些贼子分明是要置我们于死地!”

……

“这可如何是好?”魏全睁大双眼盯着赵封。

“还能有何法?”

“逃必死无疑,拼却尚存一线生机。”

“只需拖延片刻,阳城那边我秦军主力定会赶来救援,只要他们一到,我们的困境便能化解。”赵封语气坚定地说。

“若他们未能及时赶到呢?”魏全再次问道。

“那便同他们一同赴死,杀一个也值得,杀两个更划算。”赵封冷哼一声,目光锁定逐渐逼近的韩军。

听闻此言!

魏全点头回应,同时抽出了腰间长剑。

“召集小营诸位将士!”魏全高声喊道。

周围的士兵快速集结。

由于赵封事先的警觉,魏全手下的一百名士兵仅折损少许,其余皆在附近待命。

随即!

“韩军!”

“想取我性命,那便与尔等决一死战!”

赵封抽出腰间长剑,冷眼望向远处,可见身后成千上万的韩军紧追不舍,前方弓箭手齐射,弩箭如雨,后方刀兵长矛蓄势待发。

继续朝混乱不堪的后勤部队推进。

“后勤诸位兄弟!”

“逃跑无益,敌军绝不会留活口。”

“要活命,唯有拼命。”

“有胆量者随我杀敌,将其尽数歼灭。”

“杀一个也值,杀两个更赚。”

赵封拾起一块盾牌,左手护盾,右手持剑,毫无惧色地迎向数以千计的韩军。

“正是如此。”

“逃只会死,与其等死,不如奋力一搏。”

“杀!”魏全亦举剑高呼。

“跟随百将!”

“跟随屯长!”

“杀!”

周围的后勤兵见状也不再逃跑,而是拔出武器,随赵封一起向后方的敌人发起冲锋。

赵封一手持盾,疾速向前,神识所及三丈内的箭矢均被他精准挡下。

赵封身先士卒,迅速接近韩军。

“变换阵型!”

“长戈兵出击!”

指挥官大喝一声。

前方的弓箭手迅速撤退,长戈兵蜂拥而出。

箭雨戛然而止。

几个长戈兵挥戈直取赵封。

赵封毫不退缩,持盾而出,一剑挥出。

刹那间,清脆的断裂声响起。

面前几名韩军的长戈应声而断。

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赵封已持盾逼近,剑锋横扫。

韩军挥兵杀来,但尚未触及赵封便被他轻松避开。

凭借赵封的速度,已是常人两三倍之快,对他们而言就如同慢动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