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警告是一种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其期限为一年。本文搜:我的书城 免费阅读在警告期限内,党员需要认真改正错误,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同时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和教育。如果党员在警告期限内表现良好,没有再犯类似错误,可以在期满之后向党组织申请解除警告。
随着李德解除党内警告处分会议的通过,这个事件在程序上就走完了,但对其的政治生涯影响是一首存在的。对李德来说,像个大山一首压着压了一年也是如释重负,先不管以后的政治前途,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在学院找个合适的正科位置,不管是于公于私,正科级组织员是志在必得。
开完这个会,就去了人文研究中心找任书记。
“老师,我的处分终于到期了。”
“嗯,知道了。”
李德想起上次毕业酒会挨巴掌的事情,知道不能着急,于是慢慢的说道:“老师,不知我这下一步该怎么走?”
“还怎么走,不是人尽皆知了吗?”
“还是老师明察秋毫,有您坐镇谁都翻不起波浪。”
“害,回去吧。”
“您有什么要交代的不?”
任书记沉默半响,说道:“别被人当枪使,给我这张老脸留点体面。”
李德摸不着头脑,这王清海还惹不得了。
过了一天,学校组织部来人文学院考察副院长人选,结果公布是邹光学博士,新闻学教研室主任提拔为人文学院副院长,各位纷纷表示祝贺。
王清海因就业的事情和他有过接触,知道他在学生当中有一定地位,很多新闻学的学生都很认可他,也微信表达了祝贺之情。而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则是哀声一片,不少抱怨王清海也让听到了一些。
最明显的就是党政联席会投票的时候,原来各专业的站位顺序发生了轮换,范书记和邹副院长是新闻学两票,陈院长继续支持汉语言文学,徐副书记基本不帮秘书学说话,很多学院资源发生了倾斜。
王清海来不及思考这些,继续一头扎进了述职述廉报告当中。
想起上次的述职滑铁卢,知道里面有很多因素影响,但也只能竭尽所能,李德虎视眈眈,虽然知道成功性不高,也只能尽最大努力了,普通人的试错成本真是太高了。
又是几个日夜轮换,终于把初稿拿出来了,给肖馆长和徐副书记都看过后,没有提太大的意见,可是等他自信满满拿去给范书记的时候却愣住了,他看到李德己经在那边汇报工作。
范书记看着他进来,拿着述职述廉报告,很自然的说道:“这段时间辛苦了,你先放这吧。李德你接着说。”
李德骄傲的看着王清海,有条不紊的继续汇报工作。
王清海失落的回到办公室,徐副书记看他的脸色不好,以为他挨批了,问道:“范书记提了很多修改意见?”
“没有。”
“那是什么情况?”
王清海一时语塞,还是说道:“李德写好了,在那里汇报。”
徐副书记若有所思,叹道:“哎,你别怪他。不同的位置考虑的事情不一样。”
王清海也不是不能理解,就是难以接受,这么努力自律的自己再一次成了可有可无的牺牲品,很想呐喊着什么,但也只能在肚子里回响,声不出口亦无人听。
不久,范书记把他叫去,对他的稿子表示肯定,但还是觉得李德毕竟在学院时间长,对工作的掌握度和特色亮点凝练度更强,决定用他那稿,并且说了要向李德学习的话语。王清海应着离开了办公室。
一股深深的倦意袭来,王清海又升起了想逃离的念头,犹如无根之萍,但是逃又能逃哪去呢,换个单位就没有这些事了,显然不是,他坚信这是个人的磨难,应当更加坚定信念的往上爬,只有在那个位置,才能随意践踏他人的成果,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他受够了。
走着走着,走到了篮球场,看着篮球场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己经到下班时间了。
在场边看了看,那个身影看见他坐在这里,迅速的靠近。
“海哥,来一场?”
王清海真是羡慕他的无忧无虑,虽然也会打篮球,可是连看nBA的时间都没有了,但一看他的球鞋上面的签名也是价值不菲。
“打得真好。”
万猛看他情绪不高,知道肯定是工作的事情烦心,开玩笑的说道:“别这么丧啊,别不是要来我办公室陪我了吧?”
王清海听到更难过了,还真有这种可能,但也不能弱了哥的念头,说道:“瞎扯什么,我也是有点手发痒,来这边看看。没想到你这帅小伙在这。”
“说明咱有缘啊,我跟你说,你后备箱要备套衣服鞋子,打球我叫你啊。”
“再说吧。”
万猛看王清海一副不愿多说的样子,知道肯定有啥事,不过他也没关心过,有点好奇的说道:“发生啥了能和我说不?我看你脸色很不好。”
王清海看着万猛,“哎,陪我喝点去?”
“走啊,我叫燕姐。”
“不不,别叫她,就我俩。”
万猛听到这个还挺开心的,马上说道:“我请你。”
王清海知道他的家庭情况,也不客气,说道:“行。”
“对咯,甭客气。”
万猛耳濡目染,虽然对仕途没兴趣,但也知道王清海的性格,真是带王清海来了个不起眼的店。
等王清海走进去,小店就关门了,才真是开了眼。
通过门帘往里走,只有两个包厢,一个包厢喝茶,一个包厢吃饭,过道上随意的挂了一些名画,整个小店静悄悄的,有一股特殊的膻香味,让人心不自觉的静下来,忘记了时间。
万猛和王清海打着招呼:“这是我姑姑开的,我打了球去洗个澡,马上下来,你先自便,就跟回自个家一样,平时这里就是我的食堂。”
等他上去二楼后,从门帘后面来了个姑娘,大概二十岁左右,穿着旗袍古装,大冬天拿着扇子来到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