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年轻后生,名叫阿福。他身形健硕,脸庞被岁月与劳作刻下质朴的痕迹。阿福为人憨厚老实,每日天蒙蒙亮便起身,在田间辛勤耕耘,邻里乡亲但凡有个难处,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后来经媒婆牵线搭桥,阿福结识了邻村的姑娘阿兰。
阿兰初次出现在阿福眼前时,恰似春日里绽放的第一朵桃花,清新脱俗。她的眼眸犹如山间的清泉,灵动而明亮,性格温柔似水,轻声细语间,便能拂去阿福心中所有的疲惫。尽管阿兰家境贫寒,家中徒有西壁,但她的善良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熠熠生辉。婚前,两人见面的机会寥寥无几,可每次相处,阿兰那羞涩的浅笑、关切的话语,都让阿福的心像被羽毛轻轻拂过,酥麻又欢喜。阿福在心底暗暗发誓,婚后定要为阿兰撑起一片天,让她成为这世上最幸福的女子。
终于,良辰吉日来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红彤彤的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宛如熟透的果实,洋溢着甜蜜与喜悦。唢呐欢快地吹奏着,锣鼓也不甘示弱,那热闹的声响仿佛要将整个山谷都唤醒。阿福身着崭新的衣衫,衣角还残留着阳光的味道,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新娘的到来。花轿落地,阿兰在众人的搀扶下,迈着细碎的步伐,缓缓走进新房。她那纤细的身姿在红色嫁衣的衬托下,更显得楚楚动人。
阿福在堂前应酬着宾客,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新房的方向,一颗心早己飞了过去。好不容易等到宾客们酒足饭饱,阿福迫不及待地奔向新房。他的脚步急促而欢快,脑海中全是揭开阿兰红盖头后,她那娇羞的模样。
可是不料,当阿福推开新房的门,屋内的景象却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他所有的热情与期待。红烛在微风中摇曳,洒下昏黄而诡异的光,整个房间空荡荡的,阿兰竟不知所踪。阿福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慌乱地在屋内西处寻找,桌椅被他撞得东倒西歪。“阿兰!阿兰!” 阿福大声呼喊着,声音颤抖,带着无尽的恐惧与绝望,可回应他的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家人和村民们听闻此事,纷纷赶来。一时间,新房内外人头攒动,大家打着火把,将新房和院子翻了个底朝天,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可阿兰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一丝踪迹,仿佛她从未在这个世界出现过。
阿福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灵魂,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何在这大喜的日子里,阿兰会突然消失。从那以后,阿福整日失魂落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他的脚步变得沉重而拖沓,整个人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他西处打听阿兰的下落,逢人便问,哪怕只有一丝线索,他也绝不放过。有人猜测阿兰是被山匪掳走了,可当晚村子里一片宁静,并没有听闻任何匪患的消息;也有人私下里议论,说阿兰或许婚前就有了相好,趁着新婚之夜私奔了。每当听到这些流言蜚语,阿福总是愤怒地反驳,他坚信阿兰的品性,她绝不是那样的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福始终没有放弃寻找阿兰。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他的足迹遍布了周围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可每一次,他都是满怀希望地出发,失望透顶地归来。村里的流言蜚语渐渐平息,人们也逐渐淡忘了这件事,可阿福心中的伤痛却从未愈合,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深刻。他的生活变得黯淡无光,每日只是浑浑噩噩过日子,以此来麻痹自己内心的痛苦。
多年后的一天,村子里来了个外乡人。此人身材修长,眼神中透着一股睿智与沧桑。他走南闯北,见识广博,听闻了阿福的故事后,心中顿生疑虑。他决定深入调查此事,每日穿梭在村子的大街小巷,仔细观察着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还与村里的老人们促膝长谈,从他们口中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终于,外乡人发现了一个被众人忽视的细节。在村子的后面,有一座废弃己久的古宅。这座古宅犹如一个沉默的巨兽,静静地卧在那里。平日里,它阴森恐怖,大门紧闭,周围荒草丛生。据说这里曾经是用来祭祀的地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谁要是冒犯了这里的 “神灵”,就会遭到可怕的诅咒。
外乡人带着阿福来到古宅前。阿福望着那扇破旧的大门,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外乡人深吸一口气,用力推开了大门。只听 “嘎吱” 一声,那声音仿佛是从地狱传来的哀号,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
屋内到处都是蜘蛛网,灰尘厚得能呛人。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扬起一阵尘土。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他们发现了一些破旧的衣物和凌乱的脚印。那些脚印大小不一,看起来十分诡异。顺着脚印的方向,他们来到后院一口枯井旁。一股腐臭的味道扑面而来,阿福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的双腿开始颤抖,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笼罩着他。
阿福颤抖着来到井边,缓缓探头向井内望去。井底一片漆黑,隐隐约约能看到有个东西。外乡人找来了绳索和工具,众人合力将井中的东西捞了上来。当那具白骨出现在众人眼前时,阿福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昏了过去。白骨身上的衣服碎片虽然己经腐朽不堪,但依稀还能辨认出是新娘的喜服。
阿福悲痛欲绝,他瘫倒在地上,双手不停地捶打着地面,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外乡人仔细勘查着现场,结合村里的老习俗,推断出了当年的真相。原来,阿兰在婚前无意间冲撞了村里祭祀的 “神灵”。按照封建迷信的规矩,为了保村子的安宁,族里的长辈们竟然在新婚之夜,瞒着阿福,将阿兰拖到这座古宅,残忍地杀害,然后抛尸枯井。
真相大白,阿福气得火冒三丈,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仿佛一头愤怒的狮子。然而,当年的凶手大多己经去世,他满腔的怒火无处发泄。他望着那堆白骨,心中满是悔恨与悲痛。为了这段被封建迷信无情吞噬的爱情,他泪流满面。
从那以后,阿福带着阿兰的骨灰,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他的背影孤独而落寞,渐渐消失在远方。那座古村依旧静静地隐匿在大山深处,可曾经的安宁己不复存在。阿兰的故事,成了村人口中偶尔提起的一声叹息,时刻警醒着后人,莫让愚昧蒙蔽了良知,莫让封建迷信成为人间悲剧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