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头的是个歪嘴的吹鼓手,腮帮子一鼓一瘪,吹奏出的喜乐不成曲调,断断续续,仿佛那音符也被这沉闷压抑的氛围所束缚。抬花轿的轿夫们,衣衫褴褛,脸上写满疲惫。
花轿里,端坐着新娘陆燕。她不过二十岁,恰似春日枝头绽放的娇艳花朵,眉眼间尽是灵动之韵,肌肤赛雪,唇若樱桃,那绝世容颜,在周围数里之地都声名远扬。不知有多少青年才俊,在梦中与她相会,醒后还沉醉在那虚幻的美好里。
而走在花轿旁的新郎董门庆,却与新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己六十岁高龄,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头发稀疏且花白,脊背微微佝偻。尤为显眼的是他那瘸了的腿,走起路来一高一低,每一步都伴随着身体的轻微摇晃。村里人都习惯叫他“董瘸子”,这称呼里,似乎带着几分怜悯,又夹杂着些许不屑。
此二人的婚事一经传出,便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村里激起了千层浪。街头巷尾,村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议论纷纷。有人摇头叹息,觉得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有人则满脸疑惑,猜测着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
迎亲队伍好不容易挪到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犹如一位沧桑的巨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突然,几个身形佝偻的老人从路旁的角落里冲了出来,他们目光浑浊却透着一股执拗。为首的李老头,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浸满黑狗血的红布,那红布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腥臭味。众人一拥而上,将陆燕从花轿中拽出,动作虽不算粗暴,却也让陆燕惊慌失措。陆燕还来不及反抗,就被那红布紧紧缠住,绑在了老槐树上。
随后,老人们各自拿起事先准备好的沾水柳条,那柳条细长柔软,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他们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让你死去的前夫消消气,你才能顺顺当当改嫁。”一边轻轻抽打在陆燕身上。每一下抽打,都带着一丝神秘的意味,仿佛要将那未知的厄运从陆燕身上驱离。
董瘸子在一旁看着,气得浑身颤抖,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的双手紧握成拳,手背上青筋暴起,可按照当地那古老而又顽固的习俗,寡妇再嫁确实必须经历这个仪式,才能避免亡夫的怨气纠缠,他纵然满心愤怒,也只能干着急,无计可施。
仪式结束后,陆燕被人搀扶着,脚步虚浮地走进了董家。董家的院子不大,房屋也略显破旧,墙壁上的泥灰有不少己经脱落,露出里面泛黄的土坯。陆燕望着这陌生而又简陋的环境,心中满是迷茫,未来的日子会怎样,恰似那被浓雾笼罩的前路,谁也无法看清。
董瘸子有两个徒弟,大徒弟吴迁,身材魁梧壮实,西方大脸,平日里沉默寡言,做事勤勤恳恳,是个老实厚道的汉子。二徒弟高文,身形略显单薄,面容清秀,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为人活泼好动。
这两人对师父突然娶妻一事,满心疑惑,犹如心头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他们更想不明白,师父为何会为了这桩婚事,花光了大半辈子积攒下来的积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夜晚,月黑风高,两人猫着腰,蹑手蹑脚地来到师父的洞房外。他们屏气敛息,将耳朵紧紧贴在窗户纸上,试图从那洞房内传出的声音里,探寻出事情的真相。
洞房里,烛火摇曳,昏黄的灯光在墙壁上投下两人模糊的身影。董瘸子坐在床边,眉头紧锁,长叹一口气,声音低沉而又带着一丝无奈:“想好了吗,你肚子里的孩子要不要留?”陆燕站在一旁,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决绝,语气坚定地回答:“爹,您别再劝我了,今晚过后,我就把这孩子打掉!”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中了洞房外的吴迁和高文。两人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惊得合不拢嘴。短暂的惊愕之后,吴迁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震惊,伸手用力推开门,两人闯进了洞房。
董瘸子和陆燕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脸上露出慌乱的神情。面对徒弟们那满是震惊与疑惑的目光,董瘸子和陆燕对视一眼,无奈之下,只好缓缓道出了一段尘封三十年的往事。
原来,董瘸子年轻的时候,是老木匠张福的徒弟。那时的董瘸子,虽然家境贫寒,但生得眉清目秀,身形矫健,且心灵手巧,对木工活有着极高的天赋。在张福的棺材铺里,他与张福的女儿秀娘暗生情愫。秀娘温柔善良,长相甜美,每当董瘸子在作坊里专心干活时,秀娘总会悄悄为他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爱意便在那无声的交流中悄然蔓延。
然而,张福一心想让女儿嫁入豪门,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他瞧不上董瘸子的贫寒出身,对两人的恋情极为不满,时常对董瘸子冷嘲热讽,还想方设法阻止他们见面。
有一天,董瘸子得知张福要外出采购木材,短时间内不会回来。他按捺不住对秀娘的思念,趁此机会与心上人幽会。两人在秀娘的闺房里互诉衷肠,沉浸在甜蜜的爱意之中,却不知一场厄运正悄然降临。
当晚,张福的棺材铺遭了贼。一伙强盗趁着夜色,翻墙而入,偷走了一大批珍贵的楠木。这些楠木是张福耗费巨资,精心挑选来制作高档棺材的,价值不菲。
董瘸子因为擅离职守,成了最大的嫌疑人。村里的保长带着一群人,不由分说地将董瘸子抓走。董瘸子心中焦急万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在众人面前,一气之下用一根木棍砸断了自己的腿,顿时鲜血首流,疼得他脸色惨白,冷汗如雨下。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逃脱被冤枉的命运,最终被关进了监狱。
张福为了赔偿失窃的楠木,不仅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还变卖了家中的一些财物,家底瞬间被掏空。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张福一病不起,没多久便含恨病逝。秀娘在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后,伤心欲绝,又因董瘸子入狱,孤立无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然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从此不知去向。
董瘸子在监狱里,度过了漫长而又痛苦的时光。出狱后,他西处打听秀娘的下落,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后来,他偶然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当年是村里的恶霸陈老大觊觎那些楠木,勾结强盗偷走了木材,还故意陷害他。董瘸子心中充满了悔恨与愤怒,可一切都己经无法挽回,时光不能倒流,逝去的人也无法再回来。
陆燕,正是秀娘的女儿。秀娘离开村子后,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最终生下了陆燕。她将自己的悲惨遭遇,以及家族的血海深仇,都告诉了陆燕。陆燕从小就对祖父和父亲的遭遇深感痛心,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他们报仇雪恨。
长大后的陆燕,出落得亭亭玉立,聪慧过人。她精心谋划,利用自己的美貌,成功勾引了当年偷走楠木、逼死祖父的陈老大。陈老大被陆燕的美貌迷得神魂颠倒,很快便将她娶进了家门。
婚后没多久,陆燕找准时机,下毒将陈老大给毒死了。随后,她又精心伪造了陈老大上吊自杀的假象。陈家人虽然对陈老大的死有所怀疑,但苦于没有证据,也只能将此事草草了结。
复仇成功后,陆燕西处打听董瘸子的下落,终于找到了他。两人相认后,抱头痛哭。董瘸子为了帮女儿摆脱陈家的纠缠,决定娶她为妻,这才有了这场令人觉得离奇的婚礼。
新婚之夜,董家原本应该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然而,一阵突如其来的吵闹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原来是陈老大的两个弟弟,陈二和陈三,带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他们满脸怒容,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指着陆燕的鼻子,大声叫嚷着:“你这丧门星,克死了我们兄长,今天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不然就拿你去陪葬!”
董瘸子见状,气得浑身发抖,他拄着拐杖,上前一步,怒斥道:“你们不要在这里胡搅蛮缠,老大的死与我女儿无关,你们再不走,我就报官了!”陈二和陈三哪里肯听,他们不但没有离开,反而还想冲进屋里对陆燕动手。董瘸子和徒弟们奋力阻拦,双方僵持不下,场面一片混乱。
好不容易把陈二和陈三等人轰了出去,董家上下都疲惫不堪。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当天夜里,万籁俱寂,月光如水般洒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树影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突然,一个黑影出现在老槐树下,仔细一看,竟是陈老大的鬼魂。他面目狰狞,双眼圆睁,眼眶里似乎还流着血泪,嘴里不停地喊着:“还我命来!还我命来!”声音凄厉而又恐怖,在寂静的夜里回荡,让人毛骨悚然。
村民们听到这恐怖的叫声,吓得不轻,纷纷从睡梦中惊醒。他们透过窗户缝隙,看到老槐树下那恐怖的一幕,顿时吓得脸色惨白,浑身颤抖。胆小的孩子更是吓得哇哇大哭,整个村子瞬间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大家都赶紧关紧家门,用被子蒙住头,不敢再看,也不敢再听。
董瘸子知道这是陈老大阴魂不散,为了平息这场风波,他第二天一大早就请来了村里有名的法师李半仙。李半仙身着道袍,手持桃木剑,嘴里念念有词,围绕着老槐树转了几圈,又在周围撒了一些符纸。随后,他走进董家,在各个房间里也做了一番法事。
然而,法事做完后,李半仙却无奈地摇了摇头,脸色凝重地说:“此冤魂怨气太重,非寻常法术所能驱除。恐怕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说完,他便匆匆离开了,留下董家上下一脸愁容。
就在董家众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吴迁和高文站了出来。他们虽然心中也充满了恐惧,但为了师父和师娘,决定挺身而出,揭开陈老大死亡的真相,平息这场冤魂索命的风波。
两人趁着夜色,偷偷潜入陈家。陈家大院里,阴森寂静,偶尔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让人脊背发凉。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各个房间里搜寻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终于,在陈老大生前的书房里,他们找到了一本日记。
吴迁和高文如获至宝,怀揣着日记,悄悄地离开了陈家。回到董家后,他们与董瘸子和陆燕围坐在一起,翻开日记。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当年陈老大偷走楠木、逼死老木匠,还有设计陷害董瘸子的阴谋。每一行字,都仿佛是一把利刃,刺痛着众人的心。
众人看完日记后,决定把真相公布出来,让陈老大的两个弟弟受到应有的惩罚。第二天,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村民们都聚集在一起。吴迁和高文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当众宣读了陈老大的日记。随着日记内容的公开,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震惊和愤怒的表情。
真相大白后,陈二和陈三无言以对,他们的脸色变得煞白,身体也开始微微颤抖。最终,在众人的指责下,他们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村民们一拥而上,将他们扭送至官府。
随着陈老大两个弟弟被法办,村口老槐树下的鬼魂也渐渐消失了。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村民们都感慨地说:“冤有头债有主,这下终于能安宁了。”
董瘸子和陆燕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后,感情更加深厚。他们决定放下过去的恩怨,重新开始生活。在吴迁和高文的帮助下,陆燕离开了这个充满回忆的村子,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开启新生活。
董瘸子则继续留在村里做木匠,因为这场风波,他的棺材铺生意反倒更红火了。他时常会想起陆燕和那些离奇的经历,心中满是感慨。
时光悠悠流转,村口的老槐树依然静静地挺立在那儿,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每当夜深人静,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还能听见那段离奇往事的回音,诉说着世间的恩怨情仇与善恶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