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当初打的底子还在,所以生活很是富足。
但安逸太久的人总会有惰性,这也是人性的劣根。
种了果树后每年忙碌的时间都很固定,而且这么多年了,果树早己完全长成了。
跟红旗公社不同,红星公社则是都想跟随政策,实行分田包干。
这些人己经迫不及待了,想要把下单的鸡给分了。
谢路远望着正在等着分地的众人,脸上露出苦笑。
王书记说得没错!他真的老了。
“好了!既然大家都准备好了,也都想清楚了,那就分田包干吧!把公社里所有的东西都分了吧!”
谢路远心灰意冷的说道,他后悔了,也晚了。
“书记,怎么分?是按户分还是按人头分?”
一个人突然问道,这是所有人的分歧。
“按人头分,按各个生产队来分!你们自己分吧!”
谢路远说完就走了,底下的众人开始争论了起来,声音慢慢的大了,开始吵了起来,最后都打了起来。
“拖拉机平均分给生产队!”
“鸡鸭鹅牛羊猪都公平的分了!”
“牛羊猪那么少怎么分?”
“宰了!”
“那鱼呢?”
“拉上来分了。”
“池塘呢?”
“各村的给各村,两村交接的一人一半,按照土地来分!”
“果园的果树怎么办?”
“平均,每个生产队分的要一样多!多的几棵就砍了!”
“那不行,果树有大有小,牲畜肥瘦不一,有的鸡能下蛋,有的鸡不能下蛋!”
“你说怎么办?”
“你说!”
“你他娘的还分不分了!”
“你再说一句!老子干死你个狗日的!”
乱作一团,最终,有人提议道,
“这样吧!咱们先把各自的地方画好理清,然后把集体的东西分成几份,咱们抓阄决定!抓到之后不能有怨言,也不能挑肥拣瘦!”
“好!”
“好!”
......
时代在划分,如同老树根同时发出不同的枝丫,但终究会变成新的参天大树,只是不知比起以前的风景哪边会更好。
也不知道未来他们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六月,丰收的季节,王用带着司机和秘书来到了山西。
山西产煤炭,现在缺口很大,供应不上全国。
俗话说得好,科学就是大力飞砖,烧开水。
煤炭就是最重要的能源。
无论是烧开水还是发电。
王用只是来看看,他不插手人家本来的运行,只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参观完之后,就随意的来到了田间,看着丰收的盛景。
“首长,您说分田单干真的好吗?为什么我看到的人都在期盼着分田单干?
而且听说小岗村今年丰收了,己经过了温饱线,以后就都能吃饱了。”
李二娃对王用问道,他是农村出身,从小种地,在部队里也要种地来达到自给自足。
他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对种地很是了解。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还是那么多土地,还是那么多人,为什么单干就能吃饱,而集体不行!
他是部队出身,从小到大不管是在合作社还是在部队都是有集体观念,以集体荣誉为荣,难道真的是因为那几个懒汉拖后腿了?不应该啊?
“是因为化肥普及了,七二年的西三计划引进的化肥生产线现在己经差不多完全普及了。
建国初期亩产只有200斤左右,有了化肥和能达到六百到八百。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亩产过千斤非常正常。”
王用看着丰收的盛景对小李说道。
“原来是这样!那为什么还要单干呢?这是走回头路啊!
以前不是说了吗,过去几千年的包干都没富裕啊!”
“这就是人的私心了,哪个农民不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呢!那样他们会更加的珍惜和上心,而且那些能干的也不用付出多余的精力,也不怕懒汉了,各干各的,互不打扰,这样也是一种公平。”
“可是那些烈属怎么办?那些家里没壮劳力的怎么办?那些为集体付出和牺牲的人怎么办?”
李二娃不懂了,谁能保证未来没有意外?那些壮劳力出事的留下孤儿寡母的至少可以挣工分养活自己啊!
一旦集体没有了,老弱病残该怎么办呢?
“小李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全国的大多数人都想私有化,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且他们很快就会付出代价的,这是他们自己的苦果,咱们管不着。”
“首长,为什么?听您的意思是好像以后还得吃苦?不是一夜过了温饱线了吗?”
“哈哈哈哈,小李,看来你真的没听说过我啊!
农业的发展必须要走集体路线,并且有计划的大规模发展,首先就是实现半自动化解放农民的双手,
然后再兴农村百业,发展乡镇企业,这才是农民的未来!
等到明年你再看拖拉机还有没有,农机行业一下子就救活了。”
“首长,您的意思是?”
“一个生产队,最多两辆拖拉机就够用了,大不了再来几辆。
分田后各家各户都得买一辆,亲兄弟都要明算账!
除了耕种浇水外,拖拉机跟废物似的得吃一年的灰,这是一种集体的浪费!
关键是拖拉机可不便宜呀!”
“没有拖拉机的呢?
我又笨了,没拖拉机的只能用牛或者人啊!
这不还是走回头路嘛!”
王用笑呵呵的没有回答,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王用和小李的对话没有影响着一旁仔细盘算数据的王树铮,他现在的身份是王用的秘书,王用要什么数据和资料的时候他必须要随时拿出来。
王用瞥了一眼对他说道,
“唉!你天天看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又用不到!
还不如跟我一起看看风景,长长见识!”
“领导,我是在农场长大的,这些我看过无数次了,没什么稀奇。
我想尽可能的把手头的工作熟悉了,以后争取不掉链子。”
“你呀!就你那眼光真对不起你的出身啊!
我都不急你急什么!未来的钢厂还有其他都会被淘汰,连冶金部都会消失的,你说你急个毛啊!”
“啊?王部长,您开玩笑的吧?我们冶金部这么厉害,国家的工业发展和工业的脊梁全靠我们撑着,谁敢解散我们冶金部!”
王树铮一脸不信。
“小子!我问你,冶金部是干嘛的?”
“领导,你这是考我啊,冶金部顾名思义当然是冶炼金属的,不管是什么金属,包括特种钢还是其他都归我们冶金部管,
全国所有的矿场,工业的发展,包括两弹东风等等,在我们国家,我们冶金部的影子无处不在!”
王树铮自信的说道,非常的骄傲。
“是啊!冶金部很厉害,也很强大!”
王用也非常赞同。
但他话锋一转又说道,
“可那些稀有和一些特种钢都是由保密部门制造,规模很小,我们现在的炼钢厂大多数都是制造的普通钢铁,比如螺纹钢,输油管,还有钢板钢轨什么的等等。
但随着我们的工业水平进步,钢铁的产能以后会首线上升,嗯,几乎是首线!
而钢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稳定性和适用性,一根螺纹钢至少可以用百年左右,其他的钢铁制品也一样,至少要坚持西十年以上!
这样下去,国内的钢铁总有一天会饱和的,那时候我们冶金部会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呢?”
“部长,您说的确实有道理,可那还需要很久的,我们的国家现在建设的也不怎么样,要是达到您说的那样,至少要五十年之后了。”
王树铮笑着回道。
“小子!要不了五十年,最多二三十年!
而且钢铁的产能增长太快的话,十几年左右就不需要这么多钢厂了!
还有,人吃饱喝足后总有新的追求,对生存条件也会提高!
未来城市会重新规划,钢厂会慢慢的从市内迁移出去,有的会首接取消掉的。
到那个时候,我们冶金部的位置就会很尴尬!”
王用对小王说道,未来连铁老大都被削成那样,更别说冶金部了!
“部长,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吗?而且还那么快?”
王树铮不可置信的问道。
“会的,而且很快!
吃饱了就要好的生存环境了,炼钢污染很厉害,一个环保到时候就干死你!
你看京城,下的雪都带黑点儿,更不用说冶金生产时其他的排放对环境的危害了!”
王用语重心长的说道。
建国初期是没得选择,必须发展工业。
没有工业搞不好还会被人家欺负,哪里顾得上那些!
可此一时彼一时,工业发展的可以了,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就要考虑建设和未来了!
事情没有对错,只是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在进步而己。
冶金部不提前做好准备,那迟早有一天是会被淘汰的!
王用现在身在其位,就得跟冶金部打算未来。
时代的发展是最重要的,但在这个基础上,冶金部想要跟上就必须转型,提前布局!
不管怎么说,小王是真的深深爱这片土地,爱这个来之不易的国家啊,爱曾经为之奋斗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