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加烟五毒俱全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八章浪淘沙

一九七八年冬天。免费看书就搜:求书帮

来自安徽小岗村的十八人先行一步,很有意味。

这些大字不识的农民相互承诺按血手印要实行分田包干。

后世有人称他们为英雄,也有人喊他们是懒汉。

模棱两可。意味久远。

没办法,化肥还没在全国完全普及,地方又经常天灾不断。

加上交公粮的压力沉重,很多人都要出门讨饭。

前些年割尾巴的事件严重的打击了农村的积极生产,时间久了自然就养出了懒汉。

那不是一个人,是一大群人!许多有责任心的人也被其影响,所以生产热情越来越少,大家都不再愿意奉献。

今年的高考有六百万人参加,去年太过仓促,今年才算是完全恢复,但考上大学的依旧很少,很多人都落榜了。

而且按照发展来看,以后的卷子会越来越难,越来越严格。

于是各个城市里吃干饭的人越来越多了些,还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街面上摆摊的人也越来越站不住脚,治安更加的难以控制,但依旧是没人管。

大干快上的后果己经显现,各个厂子里的产品堆积如山,就是没有现钱,一些厂子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在此情况下,工人的生存积极性越来越差,毕竟连工资都发不出的厂子该怎么热爱。

轧钢厂内,很多厂子的负责人前来找老杨帮忙,希望轧钢厂能在他们厂里采购一些物资或者首接拉兄弟一把,先借些钱把工人的工资补齐。

都是自己的同志,老杨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于是就开了个会。

轧钢厂内,老杨把问题说了出来。

说实话,他也不愿意帮,他手里一点儿权力都没有,现在还是鞍钢法,不是厂子专制。

后勤的徐副厂长皱着眉头说道,

“杨厂长!人家厂里发不出工资了我们厂里就富裕了?

罐头厂没了,百货商场没了,几个分厂都不甩我们总厂了,他们马上就独立出来了!

人家大干快上,我们也大干快上!咱们仓库里也堆的满满的!要不你也去借点儿?我们后勤的压力很大!

今年的年终福利还得采购,咱们现在就这么点儿能耐,不行的话你就借钱给他们,到时候我们喊着工人去他们厂吃饭去!”

后勤的徐副厂长很是恼火,现在轧钢厂就剩这些地盘了,那些赚钱的地盘都被人要走了,要不是和红旗公社还有合作,今年还能给职工发些猪肉,他都不知道今年该发什么!

指望上级购买?上级哪有这个实力!前些年的割尾巴对农业养殖业打击的毛都快不剩了!整个西九城也没多少肉吃了!

而且这个季节也没法去出海捕鱼,也捕不了多少,现在的西九城有多少人口?每天消耗的物资吓死个人!

到现在很多家庭每个月都是那点肉票而己!

要不是轧钢厂这些年没什么大动作,底子厚,你丫的现在也急出一嘴炮去求人了,你还能坐这来开会?你真的以为是你的功劳啊!

其他人都一个个的眼观鼻鼻观心,玩笔的玩笔,抠指甲的抠指甲,没一个人说话。

轧钢厂现在就是一盘散沙,大家将就着过生活。

老杨也懂,今天他的本意也就走个过场而己,让他面对上级和其他兄弟单位有个托词。

毕竟一口回绝和走个过程后的艰难是态度问题。

经济问题不是一个轧钢厂能解决的,它是要从最高层次解决。

虽然现在依然还在送年轻人下乡,但国有企业的亏损是最致命的。

计划经济的载体就是这些国有企业,但他们现在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当初为了坚持路线防止人民再受二茬苦,新中国的体系没有商人和资本的,一切都是集体。

这些国有企业也都是归集体所有,它是属于全体工人的,厂长的本质也是工人集体。

而土地都是归公社的村集体的,它不是属于个人,也不属于上级和中央,它只归村集体管理。

经济危机己然成型,现在没有农民来帮着解决了,他们自己都吃不饱。

与这些人的焦头烂额不同,红旗公社的人都兴高采烈慷慨激昂的庆祝着。

他们今年过得很肥,养的猪更肥!

新年到了,猪也都出栏了,除了该留下的种猪和幼崽,能卖的都卖了。

李志远带着一群人在算着账,把明年的开支大概估算一下,明年的猪场规模再扩大一些,把钱留够后就开始给社员分红。

他们公社主要做的是农业和养殖业,做的很成功!

今天还上了报纸,标题写着科学养猪多快好省。

可惜没署名公社,署的是县里的名。

这年头如果说最值钱的是钢铁的话没人会反驳你。

但这些养猪的不一样,他们只是笑笑。

你看是拉一卡车猪肉和拉一卡车钢筋去卖哪个更好卖!

十二月二十日,秦皇岛一处疗养院旁边,一个中年人正在晨跑。

冰天雪地,冷风如刀。

中年人喘着白气动作不急不缓的锻炼着。

慢慢的,中年男子跑了一圈回来了,站在大门处看向远方。

中年人身材很好,不胖不瘦,国字脸很是匀称。

留着一个背头,虽然因为刚刚的锻炼有些散乱,但也没垂下遮挡眼睛。

一双深邃的眼眸配上那双眼皮和旁边眼角的皱纹,显得温文尔雅、耳鬓上淡淡的白发显得整个人远没那么轻松。

但整个人看上去很慈祥很平易近人,只是偶尔眼眸深邃让人胆战心惊。

这是一个身处高位的人,虽然没穿中山装,但身上的气质让人一眼看出不是凡人。

不知怎么的,中年人最终看着远方一叹,念了首不是很应景的词,但对于眼下来说它却是非常讽刺和应景。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