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看着一首坐着的曾氏,笑着说道。
曾氏马上笑着说道:
“哎呀,哪有让客人帮忙的道理。”
“有我那大女儿呢。”
“的了,我赶快去厨房看看,有些东西怕她找不着。”
“你们母女好好说说话。”
说着曾氏便扭身出去了。
待得曾氏走远,母女几人又接着安禾回来之后的事,聊了几句。
“这下可算是好了。”
“小妹回来,虽是韦氏走了,但小弟的伤有希望了。”
“日子便是一天天的好起来了。”
安茹拍着安禾的手,感怀的说道。
“不说家里了。”
“茹儿,今儿我来怎的只见你大姑姐,你那几个姑姐都没来?”
“你男人怎的也不见?”
张氏今天以来便觉不对。
这陈家虽看着热情,自家女婿却连面都没露。
虽村里洗三没什么讲究,但家里的至亲总还是要到的。
“还能因着什么,因着我又生了个女儿呗。”
沈安茹有些无奈。
这一胎她也是抱着极大希望的。
村里有经验的婆子,看着她的肚子都说,指定是个儿子。
谁知落地,把又没了。
“相公今天一早,说与同窗约好,要去拜访名师。”
“让我跟爹娘问好。”沈安茹说道。
“做学问自是最为重要。”
张氏也无奈。
女儿生不出儿子,总觉矮亲家一头。
“你这屋子,之前不是都在东厢坐月子吗?”
“怎的这次来了这间。”
张氏又问到屋子的事。
“婆婆说,相公正是考举人的关键时期。”
“怕产妇血污,影响了相公的运势。”
“也怕孩子吵到了他。”
“现下几个孩子也都跟我住在西厢。”
安茹细细碎碎的跟张氏说着婆家的琐事。
安禾听着这个时代的女人,讨论着他们认知中的家长里短。
说不出什么感觉。
对于她们来说,生儿子,听婆婆的话,以夫为天,都是很正常的事。
她即便不认同,但也不想,也不能改变她们。
毕竟,在什么样的环境,便是守什么样的规矩,如此才能活得幸福。
当然,除非你能彻底打破规矩,改变环境。
安禾自认为,她做不到。
“茹儿,你这一首生不出儿子,可怎么办?”
“你这年岁也大了,娘真是担心。”
张氏有些愁苦。
安禾听的有些无聊,想来接下去便是女人间的诉苦水了。
这脑子就开始有些开小差。
“娘,担心什么。”
却不想,安茹倒是想得开。
“生不出,就一首生啊。”
“女儿好好调养身体,怎的都能再生十年。”
“我就不信十年我都生不出个儿子!”
“如果最后实在生不出,那再说生不出的事。”
安禾听的百无聊赖,倒是被她二姐这几句话吸引了。
忍不住抬头看向安茹。
产床上的女人虽说着极为封建传统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却让安禾感觉充满了力量。
“我便是怕你婆婆,若是志维考不上举人还好。”
“要是考上了,怕不是要让志维另娶。”
张氏跟曾氏做了十几年亲家,还是有些了解她的做派的。
虽面子功夫做的十足,但也着实不是个多慈善的主。
“我又不是不能生,我也不是不愿意生,他们凭什么另娶!”
安茹不自觉声便大了起来。
没想到看着端庄温柔的沈安茹,倒是泼辣的紧。
“你小点声。”
张氏赶忙止住她。
“再让你婆婆听到了。”
“娘,生不出儿子我也愧疚。”
“但是我觉得,生不出儿子许不是我的问题,是老陈家的问题。”
安茹这话一出,安禾眸光一动。
张氏和孟氏也瞪着眼看安茹。
“娘,你看咱家,你生了三儿子,站住的就有俩。”
“嫂子生的两个也都是儿。”
“咱家嫁出去的女儿也都生了儿。”
“咱家没问题啊。”
“你在看陈家,我婆婆也是生了三个女儿方得一个儿。”
“那可不就是陈家有问题吗?”
张氏一琢磨,怎么觉得竟然有几分道理。
安禾倒是对这姐姐刮目相看。
这姐姐,有辩证思维啊。
这思维总结能力,这跳出圈子看问题的能力,可以啊。
这姐姐,用句现代点的话说,她不内耗。
看着这姐姐思维有些跟传统妇人不一样。
原本一首有些游离在外的安禾,想了想,把自己在现代知道的一点月子期间护理的常识,讲了几条给安茹听。
在现代,安禾自己虽未婚未育,但身边很多好友都己经结婚生子。
所以没吃过猪肉,确实见过挺多猪跑。
总结下来,也是有了很多的先进经验。
“这倒是奇了,我此前确实没这般做过。”
“小妹,你再说的细致点,我记得清楚点。”
安茹听着妹妹说的,虽觉得新奇,但结合她之前三次的生产经验,细想想又有几分道理。
于是追着安禾多说一些。
安禾原本只是想叮嘱几条,倒是让这姐姐问的开始抓耳挠腮的想。
生生把自己前世和这世知道的一些都掏了出来。
几人又说了几句,曾氏便推门进来,说抱孩子洗三。
村里这仪式简单,其实也就是女眷上些银钱礼物。
陈家只得嫁在同村的大姑姐来了,其他两个姑姐和亲戚具是没有请。
“亲家母你别见怪,我那两个女儿恰巧今天家里都有事,来不得。”
“其他亲戚这礼钱也只都是人情麻烦,便咱自家人热闹热闹便好。”
曾氏笑的热情,拉着张氏的手,一副真诚的样子。
“我这大女儿今天一大早就来看茹儿了。”
女儿没生出儿子,张氏腰杆也不够硬。
因而也没过多纠缠,只笑笑并不接话。
陈家大姑姐其实明显也只是来帮忙做中饭的。
衣服都没换,往那盆里也只丢了两枚铜钱。
张氏只当看不到。
掏出一角银子丢了进去。
大家都端着面子功夫,因而中午饭吃的也算热闹。
饭后张氏便带着安禾等女眷去跟安茹告别。
“茹儿,我跟你婆母说好了,将盼儿带回家住段时日。”
“你这坐月子,也无心照顾她。”
张氏心疼外孙女,知这段时日这几个孩子怕是要过的累些。
不过两个大外孙女己经大了,正经能帮着料理些家事了。
女儿月子期间,有她们在家,比曾氏让她更放心些。
“娘,家里还有三弟,君兰,君礼。”
“你们忙的过来吗?”
安茹有些担忧,毕竟现在韦氏跟三弟和离了,这不好再给娘家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