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一上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葛小月就转头盯着他看。·零′点,看*书¢ _勉_沸`粤^独~
男人更加莫名其妙:
“你看什么看?我又不认识你。”
魏城紧接着也上了车,问葛小月:
“怎么样,是他吗?”
葛小月又仔仔细细的打量了男人:
“像,真的太像了,这脸型,这嘴,这胡子。”
“那到底是不是啊?”许明看她光说像,也不说是不是,急了。
“真的很像,但不是他。”
“你不说很像吗?怎么就不是了?”许明有种被戏耍的感觉,口气有点冲。
“那就是很像嘛,我怎么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像的人?”葛小月听到许明埋怨自己,也不高兴了。
她可是在帮助警方,又不是他们的犯人。
魏城听出了两人语气中的火药味,赶紧给许明使了个眼色,许明立马闭嘴。
他又好声好气的问葛小月:“你为什么能肯定他不是那个人?”
还是魏队长脾气好,葛小月转过脸来:
“他的五官跟那个人真的很像,但他的眼神,跟那人不一样,没有那种凌厉的感觉。”
男人听他们说了半天,总算明白过来了:
“抓错了人吧,我就说我什么都没干,你们抓我干嘛?赶紧让我下车,我还有事呢。·墈?书,屋¢小.说-枉¢ +唔¢错/内?容\”
男人说完就自说自话的扒拉车门想下车,许明一把把他按住。
“让你走了吗?跟我们回去配合调查。”他不敢再对葛小月发飙,但对男人依然没好气。
“她不都说了我不是你们要找的那人了吗?怎么还要跟你们回去?你们这是滥用职权。”
“哟,懂的还不少,那你应该也知道,配合警方调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这一句,男人无法反驳。
“好好好,我配合,那我能问问,你们要找的那人犯啥事了?”
男人还八卦上了。
“不该问的别问!”许明又甩给他一句狠话。
“好,不问就不问,哎,真是倒霉,那王八蛋像谁不好,偏偏像我!”男人很憋屈。
这事确实值得憋屈,自己在大马路上走的好好的,突然就被当成罪犯抓了起来。
这也就算了,关键说自己跟罪犯长得像,这也太草蛋了。
要知道,他这长相,可是有不少人夸过帅的。
他只能祈祷那个跟他像的家伙最好犯的不是什么大事,不然以后顶着这张脸出门,他不得社死?
到了公安局,经过询问,得知男人姓严,是做生意的。.求¨书^帮\ \庚*歆.最,筷^
这天出门,是约了一个姓朱的老板,谈一笔电机生意。
而且他并不是都匀人,老家是陕西的,加上这一次,他一共来过都匀两次。
经过核实,所有的情况都属实。
确实是抓错人了。
既然错了,肯定得道歉啊。
局长左亚卫亲自出面向他诚恳的表达了歉意,并专门把朱老板找来解释了情况,消除了误会。
男人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公安局局长都跟自己道歉了,自己也不能得理不饶人。
最后两人聊的还挺投契。
男人一高兴,给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你们说我跟那个人很像,我可以给你们当模特,你们公安局不是有那种专门画像的人吗?就照着我的样子画。”
左局长一听,当即喜上眉梢。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之前的画像是根据葛小月的描述画的。
描述肯定没有实物来的精确。
这会有个现成的模版,人家又愿意配合,何乐而不为?
于是,警方以严老板为基础模板,再配合葛小月的意见,重新制作了嫌疑人的画像。
要说有这么精准的画像了,找到案犯应该比较容易了。
但事实上,又过去了一个多月,警方也扩大了排查范围,却还是一无所获。
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不得不让警方怀疑,嫌疑人根本不是都匀本地人。
于是他们决定将排查范围扩大到临近的省市。
范围一扩大,工作量自然也上去了。
左亚卫又增派了不少警力。
这个过程中,还真发现了一个跟嫌犯长得极其相似的人。
这个人是个铁路工人。
专案组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是一阵兴奋。
葛小月曾经说过,男人那天晚上穿着一件铁路的制服。
“葛小月说他不像铁路工人,是因为他皮鞋擦的铮亮,这种说法不靠谱,说不定这个人就特别爱干净呢?”
魏城对葛小月的判断产生了质疑,毕竟那只是她个人的感觉。
不能因为皮鞋干净,就排除他是铁路工人的可能。
相比较皮鞋,制服更有说服力。
他马上带上小飞
和许明赶去了一个叫马冲的铁路站点。
那个人就在这个站点工作。
什么叫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说的就是魏城他们。
出发的时候,他们信心满满:十有八九就是这家伙了。
回来的时候,一个个垂头丧气:因为又搞了个乌龙。
那人虽然跟嫌犯长得很像,但连魏城都看出来了,他不是他。
人家在马冲站工作了二十年,年年都被评为模范站长。
而且他的眼神也没有丝毫凌厉的感觉,反而有种慈祥,看到陌生人还有点羞涩。
虽然人可以伪装,但魏城好歹也当了十几年警察了,这种首觉力还是有的。
聊过之后,更加可以确定他们弄错了。
因为这个站长虽然多次坐火车经过都匀,却一次都没下过车。
又一次搞错了对象,大家都倍感失落。
相像的人那么多,总不能每个都去调查一遍吧。
就算他们有这个信念,也实在没这个精力啊。
不过魏城心里还挺欣慰的。
跟站长接触的过程中,他对这个人十分有好感。
尤其在听了他的事迹之后,更是对他肃然起敬。
站长的嫌疑被排除,对魏城来说是个好消息。
他们不可能放过罪犯,但也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接下来,还是继续打起精神,找出真正的凶手。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飞轮效应”,就是说,一开始转动飞轮的时候,每一圈都需要很大的力气,而且飞轮转动的很慢。但其实,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也会越转越快。等转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魏城他们的飞轮,也马上就要接近临界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