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个市好厉害,竟然是三个省的省会。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免费阅读”
“只是这个南京是不带着自己的手下的小弟发家致富,竟然带着别的省的小弟发家致富。怪不得安徽要认南京当省会。”
“扶苏,你从这其中看出了什么吗?”秦始皇,很快就明白后世这么安排省会这其中的道理。
“可以看出,安徽的省会应该是没有存在感,很多人都认同南京为他们的省会,让他们认同南京被省会,但是南京首接不能首接管辖他们,但是可以帮扶 。”
“至于南京为什么不帮助自己省内的,下面州市的是发展,天幕上也说了,南京市下边有十三太保,但是这13太保并不服南京这个管辖,明南京下边的州市并不比南京差,所以才不服南京这个老大。”
“只是儿臣不太明白,既然江苏的其他州市并不认同南京,而安徽又非常认同南京为什么不首接把南京定为安徽的省会。”
“后世这么安排,肯定有肯定有这么安排的道理。”秦始皇猜测,很有可能是后世会担心江南地区做大,朝廷掌控不了。
其他各朝的人也也在猜测后世对于省与市之间的划分的界限的理由。
“江南之地,本来就富裕发达,一旦管理不好就很容易出乱子。或许后世这么做,就是为了不让他们都联合在一起。安徽人忍屠南京,而江苏人有实力的市很多却不服南京。这样做的话,既分裂了安徽,又引起了江苏的内讧。”房玄龄猜测道。
“防丞相说的有道理,但是如果江苏并没有他们想的那样发生内讧呢?视频中也说了,江苏有很多和南京一样,和南京一样有实力的下级市,如果没有想象当中的内讧,反而联合起来,那首接会影响到中央政权。”魏征却提出疑问。
“各位爱卿,我们可以先看看后世怎么说的。”
【江苏十三太保对于南京当省会为什么会不服,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己经拉低了南京的地位。可以说,南京就相当于我国的副都。】
【 南京的存在,不仅仅是要给江苏当省会,最重要的是压制江南地区的本土势力。教育上南京有50多所高校,八所211,13所双一流高校,更有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
【南京虽然没有苏州有钱,但是南京有兵有权,我国一共29个重装合成旅,有十个就在南京。】
【而且为了防止财富过度集中于南京,为了压制南京,江苏省一共有13个地级市,而这13个地级市全部为二级财政,他们之间的财政相互独立,各地的全部税收,首接上缴到国库,不经南京的手。就是为了防止明末和清末的事情发生。】
【所以南京的经济对其他地级市影响也不太大,可以导致十三太保对南京当省会不服,但是又不得不服,因为东部战区的总司令部就在南京。这里共有十个重装合成旅。】
“妙呀。这样的安排真是非常的妙,既可以防止南京团结江南其他势力防止了江南地区做大。”
“为了防止明末和清末的事情发生,难道明明朝末年的时候会导致江南地区势力过于庞大而影响到朝廷控制?”朱元璋看到明末就担心。
“皇上,我们或许可以效仿后世的操作,也如此压制江南地区的势力。防止他们之后的势力越来越庞大。”
尤其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帝,他们己经知道,肯定在末年的时候江南地区己经很难控制了,他们也纷纷在讨论,更好的控制江南地区的财富和势力。
〔南京想当省会,没人搭理,但是南京想往上爬一爬,整个南方地区就要搭把手了〕
〔 枪炮声一响 就不一样了 东部战区司令部在南京 号令整个华东地区 〕
〔江苏省的实际省会,安徽省的名义省会,台湾省的精神省会,云南省的血脉省会,上海市的曾经省会〕
〔纵观历史,南京最落魄的时候,就是做一个省会城市〕
〔没办法,因为北京要压制南京。〕
〔怎么当初建国选首都的时候没有选北京?〕
〔据说是因为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比较短命。〕
比从前看完这个视频也非常好奇,既然南京这么厉害,为什么当时没有选他当首都,后来就看到网友的评论说南京比较短命。
李承乾发现这么一个大的发现事情,决定和朱标说一下。
“明太子,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会早死了,因为你们大明建都在南京了。”
正在休息的朱标突然听到李承乾喊他,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他知道自己怎么早死了。
“李承乾,你在说什么呢?”
“看这个视频,我怀疑你,你们就是定都在南京了,所以你才会早死。这条评论说建都在南京的王朝都非常短命。”
“这不过是巧合而己,如此的迷信。”朱标完全不相信上面说的。
“我们都能穿越时空来到现在了,这还不叫迷信吗?”
刘据听到他们两个的说话声,也出来看他们在谈论什么,“你们在说什么呢?”
李承乾把自己的猜测也说给刘据听。
“当初他们建国的时候,为什么不选长安呢?长安也是非常不错的地方,还是13朝古都呢。”
“南京是不错,但南京比长安还差了一些,北京更不用提了,你说他们选国都的时候是怎么选的?为什么就选到北京这个这么靠北的地方?”
“你是怎么查的?”刘据也有秦月给的手机,但是他不怎么会用,就没怎么用。
“我教你们。在这里点这里……然后然后输入你想查的东西就行了。”
“这个手机很好玩儿的,不知道后世是怎么想出来造这这种东西的,真是神奇的手机。”李承乾自从无师自通学会玩手机之后,己经非常沉迷于手机了。
相反的,朱标和刘据有一定的自控力。并没有完全沉迷于其中。
“高明相比于其他两位太子,还是差了一些,等他回来还得好好培养他。”长孙皇后叹了一口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