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破王庭

溃败,来得比草原上的雪崩更加迅猛,更加彻底。′秒~璋~节?小\税.网+ ^已`发¢布_醉_新~章?洁?

“骑兵,不必急于斩首。”

蒙恬的命令,通过旗手,迅速传达给两翼己经蓄势待发的秦军铁骑。

“驱赶他们,分割他们,把这群没头苍蝇,往西边的枯河谷里赶。”

高坡之上,蒙恬的右手紧紧握着剑柄。

..............

头曼单于的脑子里,一片轰鸣。

他被亲卫们簇拥着,或者说,是架在马上,随着人潮疯狂向北逃窜。

风在耳边呼啸,混杂着身后族人绝望的哭喊。

他下意识地回头。

那片被白色硝烟笼罩的秦军阵地,如同草原上凭空生出的一座白色山脉,冷酷地横亘在那里。

山中,还不时地亮起一道道致命的火光,伴随着足以震慑灵魂的雷鸣。

每一声雷鸣,都像是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

悔恨。

无尽的悔恨,如同毒蛇,啃噬着他的五脏六腑。

他以为自己抓住了秦人的秘密,却不知,自己仅仅是捡起了一块引路的石头,兴高采烈地踏进了真正的地狱。

……

一名断了臂的部落首领,正拼命收拢着身边溃散的族人,他嘶吼着,试图用匈奴人的勇武,唤醒他们最后的尊严。¨衫.八+墈.书?王\ +埂·鑫/嶵-哙·

他成功聚集了百余骑,刚想调转马头,做一次困兽之斗。

“砰。”

一声与战场上那些惊天动地的轰鸣截然不同的,清脆而尖锐的枪响。

那名首领的额头上,凭空绽开一朵血花,脸上的表情凝固在那个瞬间,随即无力地从马背上滑落。

刚刚聚集起来的百余骑,如同被一盆冷水浇灭的火焰,瞬间作鸟兽散,逃得比之前更快,更狼狈。

这一幕,在广阔战场的不同角落,不断上演。

任何试图收拢残部,重整旗鼓的举动,都会招来一发从远方射来的,精准而致命的子弹。

匈奴人彻底丧失了反抗的意志。

他们终于明白,那些魔鬼,不仅能掀起雷霆风暴,还能在百步之外,如同天神一般,随心所欲地取走任何人的性命。

……

“缴获的战马足够了。”

陈安看着远处那些被秦军骑兵驱赶,没头苍蝇般乱撞的匈奴人,淡淡地开口。

他叫来一名百将。

“挑两百个骑术最好的弟兄,一人一支枪,去把那些无主的战马都给我收拢起来。”

“你们,从现在起,就是我大秦第一支‘龙骑斥候’。”

那名百将的眼中,瞬间爆发出狂热的光芒。

“不必与敌纠缠。”

陈安的语气变得轻松。-6_吆~看?书?枉/ ~追`醉~新_章`节?

“你们的任务,就是像狼群一样缀在他们屁股后面,让他们跑,不让他们停,更不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

他又转向一旁的蒙恬。

“将军,主力骑兵可以放缓速度,让马歇歇脚。”

“真正的围猎,才刚刚开始。”

……

就在头曼单于己经濒临绝望之际,一名负责断后的亲卫,浑身浴血地冲到他面前,脸上带着比见了鬼还要惊恐的神情。

“单于,王庭……王庭方向,也出现了秦人的雷鸣与火光。”

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头曼单于的心,彻底沉入了冰冷的深渊。

老巢,他最后的退路,也没了。

他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被亲卫簇拥着,本能地逃向了最后一条看似能够逃出生天的狭窄谷道。

谷道两侧,怪石嶙峋,寂静得可怕。

当头曼残存的数百亲卫争先恐后地涌入谷道时,死神的镰刀,悄然落下。

“砰,砰砰。”

两侧的岩石高处,突然闪现出十几点火光。

密集的枪声,在狭窄的谷道内,被放大了数倍,如同催命的鼓点。

拥挤在谷道内的匈奴亲卫,成了最完美的靶子,他们惨叫着,纷纷中弹落马,人与马的尸体,很快堵塞了本就不宽的道路。

当头曼单于在一众亲卫的尸体堆里,狼狈不堪地冲出谷道时,他看到了此生最绝望的一幕。

谷口之外的平原上,黑压压的秦军骑兵,己经列成

了一个巨大而沉默的包围圈。

如同张开巨口的猛兽,静静地等待着他自投罗网。

头曼和他身边仅剩的百余名残兵败将,被逼上了一座光秃秃的小山包。

蒙恬与陈安并辔而出,在他们身后,一排黑龙火器营的士兵,动作整齐划一地举起了手中的燧发枪。

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山包上那群瑟瑟发抖的,最后的匈奴人。

头曼环顾西周。

曾经追随他的十万控弦之士,如今只剩下这百余名老弱病残,眼中只剩下恐惧与茫然。

他发出一声悲凉至极的长叹,那声音里,是一个草原霸权的彻底终结。

“降者不杀。”

蒙恬的声音,洪亮而威严。

头曼突然狂笑起来,笑声凄厉而癫狂。

他撕下自己华贵的袍角,用力地绑在额头,随即拔出了腰间那柄象征着单于权位的金刀。

“匈奴的勇士,没有俘虏。”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发出了一声嘶吼。

“随我,冲锋。”

他催动胯下同样伤痕累累的战马,发起了人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无力的一次冲锋。

黑龙火器营的阵中,一名队长甚至没有请示陈安,只是冰冷地吐出一个字。

“放。”

密集的枪声汇成一声轰鸣。

头曼的身体,如同被狂风扫过的落叶,猛地从马背上向后掀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他的双眼瞪得滚圆,死死地望着那片他至死都无法理解的,烟雾缭绕的秦军阵地。

蒙恬看着头曼的尸体,久久不语。

“厚葬他,以示大秦气度”

“清点战果,收拢降卒。”

……

清点战果的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天。

缴获的牛羊马匹,堆积如山,数之不尽。

被俘虏的匈奴各部族人,将近三万,其中不乏大量青壮。

如何安置这些俘虏,如何消化这片广袤的草原,成了一个比战争本身更令人头疼的问题。

陈安站在那座光秃秃的小山包上,俯瞰着这片刚刚被征服的土地,与那些茫然无措的俘虏。

他的脑子里,己经开始飞速盘算。

劳动力,矿产,牧场……一个全新的,庞大的计划,正在他心中悄然成型。

一封插着最高等级翎羽的捷报,被送到了快马骑兵的手中。

信中,用最激昂的笔触,描述了这场辉煌到近乎神迹的胜利,并着重强调了黑龙火器营那颠覆性的决定作用。

安国侯陈安的名字,在捷报中被反复提及,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些词汇,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信使扬起马鞭,向着南方,向着咸阳,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