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落大魔王 作品

第39章 招募令出天下惊

嬴政再次重赏陈安,并全力支持格物院建设的消息,迅速飞遍了咸阳的每一个角落。_0.0-小¨税!王. ¨免·废^粤?读′

几位儒家博士府邸内,灯火昏暗,气氛压抑。

为首的淳于越枯坐案前,苍老的脸上布满了焦虑。

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简边缘,那上面刻着的圣贤之道,此刻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此风绝不可长!”

淳于越的声音嘶哑,透露出几分忧虑。

“陛下竟如此纵容那陈安!”

“格物之学,奇技淫巧,蛊惑人心,此绝非圣贤之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另一位博士愤然道:“必须阻止!不能助长这等歪风邪气!”

“如何阻止?”

淳于越抬起浑浊的眼,看向同僚。

“陛下圣意己决,朝堂之上,我等己无力回天。”

短暂的沉默后,一个略显阴沉的声音响起。

“朝堂不行,或可从根源入手。”

“格物院要人,我等便断其来源。”

“联络各地儒学同道,广布舆论,言明此‘格物院’乃藏污纳垢之地,入者,皆为背弃圣贤、自甘堕落之徒!”

“再设法劝阻那些身怀技艺之人,莫要被其蛊惑,自毁前程!”

淳于越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但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也罢,为了圣道传承,为了大秦正朔,只能行此险策了。”

.........

与此同时,少府官署内,陈安正对着一张刚刚拟好的文书,仔细斟酌着每一个字。

【格物院招募令】

墨迹未干,字字清晰。

核心八字,尤为醒目:“不问出身,唯才是举。/零/点~看`书? ¨勉*肺_粤`毒¢”

招募令详细列出了所需人才的领域:

精通算学者,能推演万物之数理。

通晓天文者,可仰观星辰之变幻。

熟稔地理者,能俯察山川之脉络。

擅长医药者,可济世救民于病苦。

精于农桑者,能兴地利以富民生。

长于水利者,可导川疏河以避灾。

专攻冶炼者,能百炼精金铸利器。

巧于机关者,可造奇物以尽其用。

善于舟船制造者,能驭长风破万里浪。

……

凡此种种,一切“实用之学”的专才,皆在招募之列。

无论其过往身份是官吏、士子,还是农夫、工匠。

哪怕是被主流社会排斥、视为异端的方士、隐士,甚至是早己销声匿迹的墨家传人。

只要身怀绝技,格物院的大门,便向其敞开。

招募令中,更以无比诱人的条件,打破了秦朝森严的等级壁垒。

凡被格物院录用者,经考核通过:

皆授予官职(自低阶起步)或相应吏职待遇。

提供远超普通吏员的优渥薪俸。

享有独立工坊、配备助手、材料优先供应等研究条件。

若有重大贡献,更可获得陛下亲自召见和无上封赏!

官职!厚禄!

甚至面见始皇帝的机会!

这些足以在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秦朝社会,掀起惊涛骇浪。

陈安审阅无误,郑重地取出少府官印与嬴政特赐的御印,小心翼翼地盖在招募令的末尾。

红色的印泥,烙印着皇权的支持与革新的决心。~比-奇.中/蚊·惘. ′无!错¨内,容·

很快,这份盖着御印的招募令,被张贴于咸阳各处最显眼的告示栏。

同时,通过大秦高效的驿传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各郡县。

咸阳城,瞬间炸开了锅。

告示栏前,人头攒动,议论声此起彼伏。

“快看!朝廷要招懂算学、造船、打铁的人?”

“不问出身?农夫工匠也能当官?”

“这……这是真的吗?给的钱粮比县吏还多!”

平民百姓们脸上写满了惊奇与难以置信,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赖以生存的“手艺”,也能得到朝廷如此的重视。

士子们则反应各异。

有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朝廷不务正业,自降身份,与“奇技淫巧”为伍。

“哼,雕虫小技,也配登堂入室?”

也有人面露好奇,低声讨论着格物院究竟意欲何为

“这陈少监,当真是不走寻常路……”

而那些真正身怀技艺,却因出身低微而备受歧视的工匠、农人、隐士们,眼中则燃起了希望。

他们反复阅读着招募令上的每一个字,如果上面说的是真的,那这岂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咸阳城外,一处隐秘的农舍内。

一个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青年,正看着手中传来的密报。

正是侥幸从王贲围剿中逃脱的张良。

“格物院……招募天下技艺之士……不问出身……”

张良眉头深锁,喃喃自语。

“嬴政此举,意欲何为?”

“难道他真想凭这些‘奇技淫巧’,巩固他的暴政?”

他感觉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大秦帝国了。

它似乎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在统一六合后迅速走向腐朽与崩溃,反而处处透着一种令人不安的、革新的力量。

与张良的困惑不同,蒙家兄弟府邸内,则是另一番景象。

蒙恬看完招募令的抄录,眼中精光闪烁。

“好!陛下英明!陈少监此举,大利军伍!”

他当即下令,从军中挑选出那些擅长制造兵器、修筑营垒、精通机关之术的老兵和匠人,命他们即刻前往咸阳应募。

“告诉他们,入了格物院,便是为大秦效力,前途无量!”

短短数日之内,咸阳城西郊,那片被划拨为格物院院址的渭水之畔,便聚集了大量从西面八方赶来的应募者。

人群熙熙攘攘,成分复杂。

有目光灵动、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少年。

有身着破旧短褐、神情落魄的墨家子弟。

有行踪诡秘、言辞闪烁的方士。

甚至还有几名衣着整洁、对算学近乎痴迷的低阶小吏,不甘于日复一日的枯燥文书工作。

这番景象,让暗中观察的淳于越等人,更加心焦。

他们立刻行动起来。

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开始混入应募者的人群中,悄声散布着流言。

“听说了吗?这格物院,就是个邪魔外道聚集的地方!”

“进去的人,都是些不务正业、有辱门楣之辈!”

“朝廷就是骗你们去干苦力,当什么官?做梦!”

同时,他们还派人找到一些家学渊源深厚、技艺精湛的老匠人,威逼利诱,试图劝说他们放弃应募。

一时间,应募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人心浮动。

陈安早己料到会有此一招。

他站在远处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看着下方涌动的人群和暗处的鬼祟身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想从根子上给我使绊子?”

他沉声下令。

“加强守卫,维持秩序!但有妖言惑众、扰乱秩序者,拿下!”

一队队身着甲胄的士兵立刻上前,将应募区域隔离开来,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人群。

同时,陈安亲自走到临时设立的筛选点。

“开始初步筛选!”

他没有搞繁琐的流程,而是让人首接进行简单的问询和基础能力的测试。

比如让自称精通算学的,现场解一道简单的应用题。

让自称擅长冶炼的,辨认几块不同的矿石。

让自称懂机关的,解释一个杠杆或者齿轮的原理。

很快陈安就从人群中挑选出一些眼神坚定、对答清晰、确有几分真才实学的人。

“你,留下。”

“你,也留下。”

对于这些通过初步筛选的人,陈安当场发放了一块刻着“格物院录用凭”字样的木牌。

更令人群骚动的是,他还让随行的少府吏员,给每位拿到凭证的人,发放了一小袋沉甸甸的秦半两钱。

“此乃安置费,诸位远道而来,暂且安顿,静候下一步考核。”

陈安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这番干脆利落的举动,效果立竿见影。

拿到木牌和钱币的人,脸上露出狂喜和感激之色,紧紧攥着凭证和钱袋,仿佛握住了未来的希望。

周围那些还在犹豫观望的人,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大半。

那些暗中散布流言的人,看到此景,脸色变得难看,声音也渐渐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