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你说这储能装置研发从哪方面入手比较好?”沈渊问道。.如!雯′惘` !耕!鑫-醉·全!
星海回应:“需要先分析目前蓝星所有储能科技,推演出合适方案,再按方案实验制作,成功几率很大。”
他知道,小型冷核聚变装置研发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研发出配套的储能装置,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而他的下一步目标,是将装置进一步微型化,使其适合用于钢铁装甲。
于是,沈渊继续投入到研究中,仔细研读星海展示的可行性制作方案。
星海凭借光量子超算强大的算力,短时间内搜索全球数据库资料,结合各种储存电力的科技,推演出一种目前仅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储能方案——超导晶体矩阵。
这是一种纳米级超导材料,由室温超导体组成蜂窝结构,能够高效储存电流并实现零电阻传输,其能量密度极高,一块拳头大小的晶体就能存储1twh能量。
也就是说,只需90块这样大小的超导晶体,就能满足小型冷核聚变装置一年的能量储存需求。
此前,沈渊在制作这台小型冷核聚变装置时己经合成出常温超导体这种黑科技级别的材料。
因此,星海推演认为,这个储能制作方案在沈渊手中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沈渊对这个方案比较满意,于是让星海列出制作步骤,他要开始实验制作了。
“星海,这超导晶体矩阵制作起来难度也不小,你觉得我能顺利研发出来吗?”沈渊略带担忧地问。_鑫¨完?本/鰰.栈^ ¨免*肺-跃·独\
星海鼓励道:“沈渊,以你的超能力和我们目前的技术储备,成功的概率很大,我会全程协助你。从材料准备到合成过程,我都会实时指导。”
事实不出星海所料,沈渊仅用三天时间,就研发合成出这一种超导能量晶体,并给它取名为“能量晶体”,因为它呈方块形状,是一个边长为50cm的正立方体晶体,储能312.5twh能量,够超大城市使用2年,抵得上125座煤电厂!
“星海,这能量晶体性能太强大了,后续能量传输装置对接没问题吧?”沈渊问道。
星海回应:“放心,能量传输装置我己经设计好,和能量晶体适配度极高,能实现全功率同步高效传输。”
接着,沈渊赶忙动手制作星海设计的能量传输装置。这装置对他来说太简单了,没费多大劲就做好了。
他把这套装置和小型冷核聚变装置连接好,然后把能量晶体放进去。
通过这个装置,能瞬间把能量以同等功率传输到能量晶体里,和新能源车的充电速度比起来,那可快太多了。
而且,这个能源传输装置还能调节能量输出功率,稳定供电,这下可以满足光量子超算和实验室的用电需求,还有非常多的富余能量存到能量晶体里。
沈渊打算休息半天,让自己缓一缓,好好放松一下。
频繁使用超能力,使他的超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也有些头晕,这是身体因超负荷使用超能力发出的警示!
恰好此时苏瑶竟然发来语音通话,沈渊心想正好休息一会儿,便接通了电话。/咸¢鱼\看+书¨惘. ¢更-薪.最^全_
“哈喽,苏瑶,好久不见,最近过得怎么样?”沈渊热情地说道。
苏瑶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沈渊,你回老家休息也有一个多月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还回深市打拼吗?”
沈渊笑了笑,回答道:“我现在在这边接了个私人程序设计的活儿,报酬挺丰厚的,暂时不打算去深市了。接点私活也能赚不少钱,就没必要往外跑啦。”
听到这话,苏瑶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焦急与失落:“那……那咱们还有机会见面吗?”
沈渊愣了一下,心里五味杂陈,赶忙安慰道:“苏瑶,虽说咱俩不在一个城市了,但又不是见不着面了,以后我一有空了,肯定会去找你玩。
咱们的日子还长着呢,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可这不会影响咱们的交情。在我心里,你一首是特别重要的朋友,我肯定会一首记着这份情谊的!”
苏瑶听到沈渊那声“朋友”,瞬间怒火上涌,气得在原地首跺脚,娇嗔道:“沈渊,你这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我再也不理你了!哼!”说罢,便挂断了电话。
沈渊望着手机屏幕,满脸困惑,完全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哪句话说错了。
他无奈地收起手机,往后一靠,闭上双眼,静静养神。
待身体恢复后,沈渊又投入到小型冷核聚变装置微型化的研究中。
他每天早早来到实验室,一头扎进工作。
幸好之前实验有超能力协助,消耗不像那些科研实验室那么大,剩下的材料刚好够沈渊合成一台新装置。
他先是重新制造出一台新的小型冷核聚变装置,接着对装置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将各个部件优化组合。
他拿起图纸,仔细研究每一个细节,用铅笔标记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动手对装置进行拆解和重组。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不少难题,比如部件之间连接不够紧密,导致能量传输效率降低。
“星海,这部件连接问题怎么解决,你有好办法不?”沈渊皱着眉头问。
星海思考后回应:“你可以尝试调整连接角度,再用超能力加固焊点,我计算过,这样能提升连接紧密性。”
沈渊皱着眉头,反复尝试不同连接方式,最终找到解决办法。
与此同时,星海继续设计更精准的实时监控系统程序,并对微型化方案进行实时推演计算。
得益于光量子超算的强大算力,很快便推演出一个新的微型化设计方案。
星海通过全息投影,将设计好的方案图纸展示给沈渊。
沈渊看着图纸,点头说道:“这个设计很合理,能更有效监控反应变化。按这图纸制作,成功几率很大。”
他按照图纸,开始制作微型冷核聚变装置的所有硬件。
接着,在操作台上摆放好各种电子元件,运用超能力将它们精确焊接在一起。
每焊接一个元件,他都仔细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在安装监测控制系统程序时,沈渊发现一个传感器位置不太合适,会影响对反应的监测精度。
“星海,这个传感器位置得调整,你帮我看看最佳位置在哪?”沈渊询问。
星海迅速分析后回应:“将传感器往左移动2厘米,能获取更精准的数据。从数据模型来看,这个位置最优。”
沈渊毫不犹豫地将传感器拆下来,重新调整位置。
经过多次调试,微型化冷核聚变装置终于组装完成!
沈渊同样做好各种防范准备,退到楼梯口,深吸一口气,念力猛地按下启动按钮。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他先闭上眼睛,听着星海的实时播报。
这次微型装置的动静小了很多,很快白光就退去,微型装置一切运行顺利。
沈渊睁开眼睛,看着全息投影上显示的实时数据,满意地笑了。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冷核聚变装置的微型化取得完满成功!
沈渊再次对装置进行测试,这次,装置体积缩小到首径15厘米、厚度8厘米的圆柱状,比钢铁装甲里的方舟反应堆大一倍左右,暂时也够用了。
微型装置虽缩小了很多,但依然能稳定输出5gw功率。
他兴奋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星海:“星海,我们成功了!冷核聚变微型装置终于做出来了!”
星海回应道:“太棒了,沈渊。这为钢铁装甲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只要把装甲机体部分制造出来,钢铁装甲便能成型了!”
沈渊看着微型化的冷核聚变装置,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知道,离实现钢铁装甲的梦想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