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掌柜听到小九要在镇上开粮铺,感到很惊讶,原以为这小九饭菜做的那么好吃,即便是开店也是餐饮呢!没想到是粮店,宋掌柜忙出声说道“那恭喜小九了,不知道粮店什么时候开业,我好过去捧场,还有酒楼以后用的粮食都在你那买了。.5?d/s,c*w¢.?c?o′m?”
小九一听高兴了,这店铺还没开业,这生意就送上门了,就笑道“那可要多谢宋掌柜捧场了,我的粮店就在东街,叫暖心粮铺,到时宋掌柜可一定捧场啊。”
宋掌柜一听小九要在东街开粮铺,不禁眉头一皱,面露忧色地说道:“小九啊!那条街虽然人流量不少,但那里也有粮铺啊,而且还是开了多年的老店了。你在那条街开店铺,能行吗?”
小九看着宋掌柜一脸担忧的样子,心里明白他这是在为自己担心,于是连忙宽慰道:“放心吧,宋掌柜,你还不了解我吗?我做事向来都是有把握的,绝对不会去做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
宋掌柜一想这小九的本事也对,看来是自己过于担心啦。“我知道小九你的本事,那就提前祝你生意红火吧!”
“多谢宋掌柜。”
宋掌柜又看了一眼屋里二人, 说道“我就先下去了,不打扰你们吃饭啦,等你忙完记得过来拿分红。_x¢i\a·o_s/h_u/o?g*u.a′i`.!n~e`t\”说完宋掌柜就离开了包间。
小九回到餐桌前继续陪着老婆婆二人吃饭,待饭吃的差不多了,老婆婆开始讲述女儿的事。
“小姑娘啊!我刚才听那个掌柜的叫你小九,那老婆子我也这样称呼你吧!”
小九微笑着点头。
老婆婆继续说道“我们是京城人,我有五个儿子,就这么一个女儿,可谓是大家宠着长大的。
对她寄予厚望,从小培养,一身的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是就在碧玉年华(碧玉年华指的是姑娘16岁)的时候。
一次外出寺庙上香,遇到一个秀才,二人相看望便在彼此心中都留下了好的印象,从那以后我这傻女儿频繁出府,我们开始都以为她是出去买胭脂水粉,或者是与姐妹一起玩耍。
哪知道她是与这个秀才一起游船,一起吟诗作画,我们知道的时候二人一生情愫,并且许下终生。
我们就这么一个女儿,哪舍得她嫁给一个穷秀才,并且这个秀才也不是京城人士,只是进京赶考的秀才而己。,我.的^书!城~ +更!新·最\全^
当时她爹说什么都不同意她嫁给这个秀才,还放下狠话,若是她执意嫁给这个秀才就不认她这个女儿。
本以为这样逼迫她,她就不会在嫁给这个秀才,可谁知道我这傻女儿留下一封书信,就跟着秀才走了。”说到这,老婆婆老泪纵横。
小丫鬟忙给老婆婆拿手帕,并且安慰老婆婆不要激动。
小九也倒了一杯水推到老婆婆面前安慰道“老婆婆你先喝杯水,别激动,咱慢慢说。”
老婆婆喝点水,停顿一下继续说“当时看到书信时就把她爹气的病倒了,我们并不是真的不同意她嫁给那个秀才,只是这做父母的都想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归宿,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罪罢了。
后来经过我几个儿子的打探知道这个秀才考试落了榜,但是人品还是不错的,于是我们就暗中帮着托人给安排了一个小官位,就是你们这清河镇的县令,这几年听说他做的还不错,爱民如子,也是一个好官,只是苦了我的女儿跟着来到这个小县城吃苦。
后来我这女儿也有写过书信,信里说她们过得很幸福,并且有了一儿一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爹对于她嫁给秀才的事也释怀了,也盼着她能回去看看。”说到这里,婆婆再次停下来喝水。
小九一听说老婆婆的女儿,嫁给的竟是这清河镇的县令大人,就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京城的大家闺秀,居然愿意跟着一个小官员来到这偏远的清河镇,这二人的感情该是多么的情深意切啊!
关于这个县令,小九多少也听说了一些,据说这个曹县令和夫人感情很好,后院没有小妾,也没有通房丫头,膝下有一儿一女,过得甚是幸福。
小九正感慨着这真挚的感情,突然听到老婆婆又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本以为他们能一首这样幸福下去,可前些日子突然传来消息,说我女儿生了重病。我这才带着人赶了过来,哪想到路途远,途中会遇到劫匪 。”说到这老婆婆再次哽咽流泪。
小九不禁感慨万分,这世间的事情真是变幻莫测啊!他对老婆婆的
女儿充满了同情,同时也从内心深处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要知道,从京城到这个偏远的地方,路途遥远且艰辛,而老婆婆的女儿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条艰难的道路,只为了与她的爱人相聚。这份爱是如此的深沉和坚定,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小九心想,这样的爱情是多么的珍贵和难得啊!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能够遇到一个愿意为自己付出一切的人,是多么的幸运。而老婆婆的女儿,不仅拥有这份爱,还能够勇敢地去追求它,这种勇气和决心更是令人钦佩不己。
小九想了想说道“老婆婆,我略懂一些医术,或许我可以去看看。”
老婆婆听到小九还会医术,眼睛瞬间亮起来,赶紧拉住小九的手问道“小九姑娘,你说的是真的吗?你真的会医术,真的可以救救我的女儿吗?”
小九被老婆婆拉的手有些疼,但是看着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担心,心里也很感动,决定陪着老婆婆去县令府看看。
“老婆婆,我略懂一些医术,一会我陪你一起去找你女儿,并且帮你看看你女儿可好。”
老婆婆听了,激动得老泪纵横,连连点头:“好,好啊!小九姑娘,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小丫鬟也在一旁感激地看着小九。
三人出了酒楼,问了县令府的方向,三人脚步匆匆的向着县令府走去。
三人很快来到了县令府。通报之后,县令匆匆迎了出来,见到是自己岳母,此时又是激动又是羞愧,激动的是自己的岳母竟会在京城来到这里,羞愧的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她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