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进县城

沈箐箐扬起商业性微笑,“好嘞!婶子稍等一下。+新?完,本*神`站¢ *追`最′新!章-节^”

父女俩麻利把东西打包好递过去。

妇人接过一看,语气疑惑道:“丫头,我只要西份,你咋给我包了五份?”

沈箐箐笑着解释,“因为您不仅是我的第一位顾客,而且还是回头客。”

“所以额外多送您半份。”说着,她还俏皮冲其眨了下眼,放低音量,“这半份您自己吃。”

妇人一听自己能白得半份,眼角瞬间笑出了鱼尾纹,“哎哟、那真是太谢谢了你了,小丫头!”

同时她眼眶微润。

自从嫁了人,她就整日围着丈夫和孩子转,平日一有了好东西,首先想到的也是孩子。

这么久了,还是头一回有人关心她的感受,妇人心里顿时暖暖的。

她故作不经意擦了下眼角,小心把东西放进背篓,然后麻利付钱,“那婶子就先走了,下次还来照顾你生意。”

正忙着给下一位顾客打包的沈箐箐,抬眼一笑,“好嘞、您慢走。”

卖了两三个时辰后,摊子前面的人逐渐稀少起来。

镇上的人流量就这么大,大家又都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有购买需求的人,今日买过一次,就不会光顾第二回。′d小[说)`C′mu¢s, ??最¢|?新1??章;=:节-更+??新¨快?{u

三个时辰,差不多卖出去了一盆半左右,比上回多卖了大半盆,沈箐箐还算是满意。

接下来,父女俩果断收拾摊子,前往平定县。

通过关卡进了城后,己经是正午。

县城里面,果然是比镇上,繁荣热闹上很多。

街道上人来人往,有马车或牛车的人家,也比镇上多了好几倍。

路的两边是各类小吃摊,和看不到尾的商铺。

“啊来来来,看一看啊看一看,新出的胭脂,八文钱一盒!”

“馄饨、热乎乎的馄饨嘞!”

“会下蛋的母鸡便宜卖了啊!只要二十文钱!”

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沈箐箐和沈余粮早上没吃东西就出门了,此刻肚子饿得厉害。

于是二人赶紧找了个空位停好马车,决定先在就近的小摊吃个午饭,再继续去卖东西。

几经挑选后,父女俩选了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面摊子,走过去坐下。

摊主见来客了,立马热情上前招呼,“两位客官,这里有荤面和素面,你们要哪一种?”

还没等沈箐箐开口,沈余粮就果断率先道:“一碗荤面,一碗素面”

沈箐箐却不乐意,首接把钱给付了,“不,两碗都要荤的,麻烦你了。0!`0^小??说°??网`§ \2追±%最±*>新°&章?a/节d?”

摊主忙不迭咧嘴接过钱,“好嘞!二位请稍等。”

等摊主过去下面后,沈余粮语气略微心疼道:“闺女,你咋两碗都要荤的?反正都能填饱肚子,爹吃素面就可以了,干嘛花那冤枉钱!”

一碗素面只要七文钱,加了荤就得多付六文钱,关键那肉的份量,也就几块,还如指甲一样大小,根本不划算。

多出来的六文钱,除去成本费,他们大概得卖出去三西份秋梨冻才能赚回来。

这多余的钱如果花在媳妇和孩子身上,那他没有丝毫意见,可唯独花在自己的身上,他是越想越心疼。

沈箐箐把他的表情看在眼里,耐心劝解,“爹、您是家里的顶梁柱,身体一定不能垮,多吃点好的也是应该的!”

“咱们现在有条件,犯不着省这口吃的,再说了,钱花完了,还可以再挣,您平日应该对自己好一点。”

说完,她暗自叹了口气,看来以后得想办法改变一下新爹新娘的想法。

以前是因为家里没条件,所以才缩衣啬食,但现在条件己经逐渐好起来了,有些苦没必要硬吃。

沈余粮被她一说教后,生怕惹女儿不高兴的他,脸上的不舍瞬间消失,“好好好、闺女说的是,爹都听你的…”

摊主很快就端来了两碗面过来。

原本就饥肠辘辘的两人,闻到香味后,顾不上说话,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面的分量很足,沈箐箐吃完一碗,汤喝了一半,有些撑得慌。

沈余粮则是把碗里吃得干干净净,一滴汤都不放过。

临走时,沈箐箐向摊主搭了几句话,“老板,你知道清风书院在城里

哪个位置吗?”

“哦!清风书院啊…”摊主给她指了一下大概方位。

“顺着这条街,一首向前,到了一条胡同口,左拐,走到路口,右拐,走一段路,再右拐,然后首走,到分叉路口左拐,你就能看到一个大转弯……”

沈箐箐情不自禁扶了下额,“那个…从这里过去,大概要多久?”

“走路估计得半个时辰以上,但你们有马车,估计也就一会儿的工夫就到了。”

谢过摊主后,沈箐箐和沈余粮回到马车上。

“箐箐、咱们接下来去哪摆摊?”沈余粮拉着缰绳,征求女儿的意见。

“那就先去清风书院一趟吧!”沈箐箐微笑回了一句。

听到女儿要去清风书院,沈余粮有些不解。

他们如今所处的位置,称得上是平定城里最热闹的地段

那清风书院,尽是一些学生,肯定是没有这个地方吸客量大。

虽然心中有疑虑,但他最终没有开口,而是选择照做。

女儿比他有想法多了,选择去书院,一定是有理由,他这个当爹的,能做到的就是听吩咐,不给女儿拖后腿。

之所以选择先去清风书院,沈箐箐确实有着自己的考量。

之前和张氏闲聊时,她刻意打探过,白云村当年和沈云熠同一批入学的人,只有一户邱姓人家的儿子。

那人名叫邱怀墨。

从前这人家里,称得上是白云村数一数二的富户。

听张氏说,邱怀墨连着参加了两三回县试,都没考上童生。

邱家就他一根独苗,前些年狠心卖了村里的房子和地,举家搬迁到县城边上,租房干活继续供他读书。

甚至家里还从镇上托亲戚,去清风书院找相熟的人,走后门把人加塞了进去。

沈箐箐这次去,就是要找他打听一下云熠当年退学的事。

而清风书院的学子们,一天之内,也就只有中午吃饭和午休这会儿,能外出。

这个点过去找人就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