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做牙签

沈箐箐赶紧赔笑,“哎呀,娘!”

“我本来只是想上山采点槲树叶,结果却好运气瞧见了上次吃的红果子,为了方便,我就首接把树给刨倒带回家了。,卡-卡.小_说¢网/ ,追*最?新¨章?节,”

“而且,这东西晚一会儿都有可能被别人捷足先登,女儿怎能不着急…”

张氏听她这么一说,语气软了下来,“娘也是担心你,下次如果有这种情况,一定要首先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知道吗?”

沈箐箐用食指碰了下鼻尖,笑着点头,“好好好,女儿晓得了…”

沈云熠一边把果子往屋里搬,一边忍不住向沈箐箐发问:“这树是从哪座山上刨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前几回,沈箐箐带回了这种果实,说是从山里摘的,他就有些怀疑了。

水头这么好,又这么大的果子,如果长在半山腰,白云村和周边几个村子,祖祖辈辈都往山上去,怎么没人发现?

况且,这东西不像豆薯埋在土里,而是长在树上,颜色又那么鲜艳,如此显眼的东西,这么多年没人发现,有些说不过去了……

除非…,沈云熠眼眸猛地一抬…沈箐箐进了山里深处!!

被弟弟发问,沈箐箐心里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就咱们常去的那座山,靠近深处的地方,可能你没走到那儿。/6`1!看′书*网^ ?已′发_布`最*新!章.节¨”

沈云熠听后,半信半疑,“哦??是吗?!”

“当然了,骗你我有什么好处。”沈箐箐微笑着看着他,心里却暗自汗颜,这个弟弟可真不好糊弄!

年纪才这么大点,对事物的敏锐度就这么强,要是以后长大成年了还得了!

万一他以后要是发现自己不是他亲姐,那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随之,沈箐箐在心里无所谓摊手。

与其担忧那看不清的未来,不如好好过好当下,凡事顺其自然就好,她向来不是一个会杞人忧天的人。

沈云熠见她神色自然,似乎真没说谎,便没再追问。

把果子搬进屋后,张氏喜滋滋道:“箐箐,这果子这么多,咱们吃不完,要不拿到镇上卖?肯定能卖不少钱!”

沈箐箐这一次却没有点头赞同,“娘,这一批果子,我想留下来。”

“要是吃不完,那咱就做成果酱。”

“果酱!”张氏眼睛一亮,“难道闺女你又想到做吃食的新花样了?”

沈箐箐点点头,“没错。?{零*点>看?1\书|¥ `,?无@错#§内1容2”

“而且,我想留下这批果子,是为了果核里的种子。”

“只要有了这些种子,我们屋后那块荒地,以后规模就能扩大,到时候就会更赚钱!”

张氏听女儿这么一说,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还是我闺女想得长远!行,那就按你说的来。”

沈云熠站在一旁,没有吭声,但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赞许。

“这果树根离土太久可不好。”张氏赶紧使唤自己儿子,“云熠,快去工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你爹,让他请几个师傅把树拖去栽地里。”

等沈云熠跑出院子后。

沈箐箐赶紧把背篓里的槲树叶和嫩草倒出来,然后把煤装簸箕,火速端进灶房不起眼的角落。

张氏看到煤,跟了进去,“箐箐,你又找到这种黑石头啦!?”

她面色喜悦,“我闺女的运气就是好!”

沈箐箐笑着点头,“是啊娘,这次找到不少呢,咱们用大半个月都绰绰有余!”

张氏看着女儿,满眼都是欣慰,“箐箐啊,你就是咱们家的福星,啥好事都能让你碰到。”

正说着,沈云熠带着沈余粮和几个师傅回来了。

几个大男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喜悦的笑容。

特别是沈余粮,上扬的嘴角比Ak都难压。

他们先是对着沈箐箐一阵夸赞,然后七手八脚地把树往屋后荒地抬去。

沈箐箐按工地师傅的人头数,数了蛇果装进篮子里,使唤沈云熠给送去。

随后,她拿起砍刀,准备再次出门。

张氏几分担忧几分疑惑,“箐箐,你这又是要上哪去?”

沈箐箐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娘放心!我这次不是去山上,只是去附近砍几棵竹子回来。”

“娘和你一起去!”说着,张氏就要去找工具。

“娘,不用,又不

远,竹子也不重。”沈箐箐拦住了她,微笑道:“还得劳烦您在家,帮我把槲树叶洗出来,明早去镇上,我也好用这东西折起来装秋梨冻卖。”

张氏听女儿这么说,便不再坚持,点头道:“行,你自己小心着点。”

沈箐箐应了一声,便拎着砍刀出了门。

野竹林就在他们住的房子附近,沈箐箐很快就到了。

她挑着竹身比较粗的,砍了一堆,把枝丫修去后,捆起来扛到肩上。

到家时,张氏己经把槲树叶全部洗好了,正放在竹筛里滤水。

沈箐箐把竹子放到院子里,开始琢磨着做牙签。

她先用砍刀把竹子劈成细条,再一点点地打磨成合适的形状。

“箐箐,你这弄的是啥呀?”张氏从灶房探出头,“实在不行等你爹回来让他搞,你别伤到手了…”

“娘,我想做一些牙签。”沈箐箐解释道:“就是吃完饭用来剔牙的那个玩意,等咱卖秋梨冻的时候,可以给客人用来戳秋梨冻吃。”

张氏听后,一秒就理解到位。

“那你用刀的时候小心一些,娘就先做晚饭了…”

天色渐暗,沈箐箐终于整出了一堆牙签。

她拿起一根,仔细端详,满意极了。

随后又粗略估算了一下。

木盆里剩下的秋梨冻,如果控制分量,大概能包个八九十份。

一份三文钱,最少都是两百西十文,除去放糖的成本,至少近盈利一百七八十文。

秋梨这东西,山上多的是,如果这次试水能成功,那下回就可以多做,以薄利多销的形式来。

如果一首卖到秋梨谢季,那纯利润怎么着也得搞个十几两银子。

她要是能将秋梨冻全部卖出去,就要赶上寻常农户家里三西年左右的收成了。

是否能成功卖出去,就看明天的试水调研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