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这个朝代的梨

一家人简单吃过晚饭,趁着天还没黑,各自洗完了澡。+s·o_u.k/a?n¢s/h~u¨.?c+o!m?

沈箐箐忙完后,去洗了些从空间里摘来的水果,用空碗装着端进屋。

“爹娘,我买了水果,你们快尝尝!”沈箐箐把碗放在桌上。

碗里装的都是这个朝代应季普遍的几样水果,张氏和沈余粮也没多疑,一人拿了一个。

只是在看到碗里竟然有一个硕大的黄梨时,张氏却有些奇怪闺女买它的意义。

原因是在这个朝代,梨都难以下咽,除非快饿死了,人们才会选择用它来勉强充饥。

甚至在粮食不够的情况下,即使山上有很多野梨,大家也一般不会选择摘来充饥,而是会选择口感稍好的山茅野菜。

张氏还没出嫁前,经常和林氏、也就是如今陈如瑾的娘,一起约着去山上挖野菜。

那时每到秋天,山里的野梨树果实就会结得密密麻麻,远远就能闻到浓烈的酸臭味。

等走近摘来一尝,味道却一言难尽。

又涩又苦不说,里面核还大,果肉硬得能把牙都硌掉,汁水比药熬出的汤还苦。

所以,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秋季的梨,狗见了都摇头!

张氏是一个不扫兴的母亲,生怕女儿觉得买错东西而难堪,当即就放下手中拿起的桃子,转而拿起那个大黄梨。.天_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只是让她意外的是,这梨的手感摸上去很滑嫩,稍微用指甲划一下就能破皮的程度,而且有一股独特浓郁的清香,撩拨着味蕾。

她很是新奇,尝试着咬了一口。

鲜嫩的果肉瞬间在齿间绽开,汁水西溢,清甜的味道瞬间弥漫整个口腔。

沈余粮和沈云熠父子俩,打从她拿起这个超大号的梨那一刻,就目不转睛盯着她。

瞧张氏边嚼边眯起眼睛,一脸享受的样子,父子俩不约而同眼了咽口水。

沈云熠凑过去,眼巴巴,“娘,我也想尝一尝这梨的味道。”

就连沈余粮也跃跃欲试。

沈箐箐啃桃子啃到一半,看到他们对梨这么感兴趣,有些诧异。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个朝代的应季水果有梨的存在,但她本人却没亲自尝过,只是听传闻梨的味道不大好。

沈箐箐以为,所谓的口感不好,最多也就是类似于没长熟,又酸又甜的口感。

然而等她后面亲自尝试过这个朝代的野梨时,差点没把隔夜菜吐出来。¢1¢5!8?t+x`t*.-c?o¢m¨

张氏咽下嘴里的果肉,“箐箐,你在哪里买的水果?这黄梨好吃得不像话!”

说着,她把吃了三分之一的梨,递给等在旁边的沈云熠。

“在集市向一个大娘买的,她说是自己在山里采的。”沈箐箐胡乱编了一个借口。

“娘你要是喜欢,下次遇到那个大娘,我再给多买一些。”

张氏温柔看着她,“你个傻孩子,娘尝这一次就够了,浪费那钱干什么!”

末了,她似乎觉得有些不妥,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有你们喜欢吃的,下次遇到可以多买一些,不用管娘。”

“哎呀!娘,你不用委屈自己,钱花完了女儿可以再挣。”

面对沈箐箐的说教,张氏轻轻摸了摸她头,笑着说:“女儿长大了,好好好!娘都听你的!”

沈余粮和沈云熠分食了剩下的梨。

负责收尾的沈余粮,甚至想把果核一起吃了。

被沈箐箐眼疾手快拦下,“爹,先别吃,让我把里面的种子挑出来。”

张氏眼睛一亮,“对呀!还是闺女聪明。”

“把种子留着,来年开春种下,等长成,以后就年年都能吃到水果了!”

沈余粮恍然大悟,连忙把梨核里的种子剔出来。

转瞬,他好像想到了什么,有些懊恼,“上次箐箐带回来那个红色的果子味道也很好,可惜也没想起来留种子。”

“爹要是喜欢,等明日我再上山找找看。”沈箐箐安慰了一句。

然后把话题一转,“爹娘,给你们看看我今日卖药材赚了多少钱!”

说着,她往怀里一掏,然后把银票和银子放在桌子上。

张氏和沈余粮看到这么多钱后,止不住的震惊,没想到那灵芝和人参这么值钱!

张氏还好,片刻就恢复平静了,不过这银两的数目,比她预期估算的多了整整两倍。

沈余粮也把卖蟒蛇的银两掏了出来,和桌上的银两并到一起,除去今日买东西的钱,还剩五百二十七两银子。

家里能有如此一笔巨款,沈余粮从前做梦都不敢想,他看着桌子上的银两,还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可转瞬,他眼神又立马清明起来,这都是箐箐给家里带来的福气,他以后更要好好对待闺女。

见到这么多钱,沈云熠的眼睛亮晶晶的,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看着还在恍惚中的爹娘,沈箐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爹娘,我想拿这笔钱重新为咱们家盖房子。”

“刚好天越来越冷了,不用忙活地里的活计,如果今日请人动工的话,估计明年开春我们就能住进新房子里。”

沈余粮和张氏听了沈箐箐的话,先是一愣,随即眼中满是惊喜。

盖新房子,从前他们想都不敢想,自从分家后,一家人每天只要能吃饱就不错了。

他们现在住的茅草屋,原本就又窄又小,儿女长大后为了方便,还硬是隔成了三间。

边上的两间是姐弟俩的卧房,中间的那间,既是两口子的卧房,也是堂屋、吃饭、放物品的地方。

而且墙壁和屋顶还西处漏风,这些日子天晴还好一些,要是遇到下雨天,屋里经常湿漉漉的,等雨停阴干后,整个屋子就充斥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

听到女儿说要盖房子,沈余粮说不高兴是假的,毕竟从前为了替沈箐箐攒嫁妆,连修缮房子的钱都出不起。

他只能去河里挖一些稀土,或者去山上砍一些树枝丫来补补缝隙,这样的操作不下雨还管用,一下雨又白瞎。

沈余粮激动地搓着手,“箐箐说得对,咱们确实该盖新房了,这老房子冬天冷夏天热的。”

张氏也连连点头,“是啊,有了新房子,咱们一家人住着也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