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焊武帝 作品

第119章 首次互动

或许是被顾泽威胁了,又或许是觉得顾泽一行人没有什么威胁。~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

那个庞大的呼吸口不再呼出富氧气流,倒是工作舱一百米外原本好似玄武岩结构的皮肤,开始长出类似苔藓一般的绿色地衣。

晚上的时候,地衣还会散发出微弱的蓝色光芒。

周序鹄看着摄像头拍摄到的实时画面。

画面中蓝色光芒有规律地闪烁,周序鹄眉头微微皱起询问道:“发光机制是什么?”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名科研人员看着屏幕中最新回传的数据,语气中充满惊讶地说道:“是切伦科夫辐射!这些刚长出来的地衣体内富集了大量放射性同位素铅-210,其衰变释放的β粒子在地衣表层覆盖的水层中引发微弱切伦科夫蓝光。”

“对于生物来说,这样做明明是致命的,但是无人探测设备显示,这些地衣的温度仅仅比周围环境高1.2摄氏度,而且地衣并没有因为辐射粒子而影响生命力。如果不是它的细胞结构足够独特,可以免疫辐射粒子,那么就是它拥有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

“闪烁的频率、亮度等因素都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分析了。不过,院长你别抱有太大希望,没有原始数据,人工智能也很难分析结果。\b_a!i`m¢a-s/y+.+c·o`m¢”

周序鹄继续沉思。

蓝星上并不缺乏自身能发出蓝色光芒的生物。

深海萤光生物,便是通过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的氧化反应,释放能量以蓝光形式散发。之所以选择蓝光,也是因为蓝光在深海中穿透力最强,因此多数深海发光生物选择蓝光。

也有通过基因工程,创造出来能稳定发出蓝光的生物,例如转基因荧光鱼。

但是,蓝星上却没有发现任何一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光的。哪怕是有耐受辐射的极端微生物,也不会主动利用其发光。

这是进一步警告,还是在试图和我们交流呢?

良久,周序鹄才下达了一条命令:“让一台搭载显示器的无人车靠近,在显示器上轮流播放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看看它的反应。”

“好的院长!”

众人紧张地看着监控屏幕。

无人车在距离地衣约10米的位置停下,随后显示器开始播放蓝色的几何图案。

第一轮循环刚结束,原本散发着蓝色光芒的地衣突然全部熄灭。

大约三秒后,部分地衣重新散发出蓝色光芒,上面呈现的图案和显示器中的图案一模一样。?x/i?n.k?s·w+.?c?o·m\

“我的天!这就明白我们的意思了?”

“不是,它的观测器官到底是什么?地衣?”

“……”

周序鹄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些许,深吸一口气后,大声说道:“好了,都别吵,立刻展开分析,尝试构建共同语言框架,甚至进行语言互译。”

经过数小时的讨论分析。

科研团队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外星生物具备环境感知传感器,具体为光敏还是电磁感知则需要进一步测试。

第二,外星生物可以复制显示器中展示的图案,而非随机发光,说明其拥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可能拥有自己的语言,为构建共同语言框架打下基础。

第三,全体地衣是同步熄灭,并能精准复制图案,说明外星生物可能存在分布式智能或是中央控制机制。

就在周序鹄他们讨论的时候,顾泽的声音从音箱中传出。

“周叔!你快看,它在画画!”

“啊?”

一群人挤到显示器前。

显示器前方的地衣仍在同步呈现几何图案,稍远一些的地衣,则开始呈现全新的画面。

第一幅图画是,一个蓝色的圆形,外面有43个小点以及一个稍大一点的正方形。

第二幅图画是,一个不规则的图案上方,有一个长方形,旁边还标注了3个小亮点。

图画表达的意思己经很首白了,根本不需要语言学家解读。

43个小点代表了43台在轨卫星,稍大一点则是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长方形是工作舱,三个小亮点则是他们派出去的三台无人工程车。

如果一开始的测试,能说明外星生物具有智慧,那么现在它们己经从‘生物智能’,进入‘技术文明’阶段了。

它的智慧可能和人类相当,甚至更高。

它能观测到

远在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并将其转化成图形进行呈现。

或许它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是它正在主动寻求和人类的交互。

“顾泽。”

“周叔你说。”

“等天亮了,你回趟蓝星,让上面派外事部门过来帮帮忙。”

“啊?”顾泽听着周序鹄的话一脸懵逼,怎么就开始摇外事部门了?

“还记得下午我和你说的事情吗?”周序鹄自顾自地说道:“如果早上的时候,我仅仅有30%的把握认为它们选择了那一条路线。那么,现在我有99%的把握可以确定了,接下来的研究我们需要先搞定外交。如果我的猜测没错的话,它在生物科技上的研究,可能超越蓝星现有的生物科技。”

这下轮到顾泽震惊了。

夏国现在的生物科技可一点都不弱,只是因为涉及到生物,为了安全起见,想要进入临床实验都需要2-3年的时间罢了。

现在你告诉顾泽,意外发现的外星生物,连蒸汽机都没有,结果在生物科技上远超蓝星?

“周叔,你开玩笑的吧?我们国家生物科技也不弱吧。”

周序鹄坦然一笑,解释道:“刚来的时候,我们分析大气组成成分时,采样点检测到3%局部浓度的氦-3。我现在合理怀疑,是外星生物并排放出来的。”

顾泽咽了一口口水。

橄榄石、辉石等硅酸盐矿物在大于1000摄氏度时晶格破坏,释放出包裹的原始氦-3,并通过各种方式渗漏到地表。

这个过程叫做地幔脱气。

如果真的是外星生物排放出来,起码说明,外星生物己经接触到了星球的地幔层,光是1200-1500摄氏度的高温,就不是寻常生物能够生存的地方。

更不要说高达24万至140万个大气压的压力,相当于一座珠穆朗玛峰压在一枚硬币上。

整个蓝星,除了顾泽,怕是找不到能和外星生物身体强度媲美的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