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焊武帝 作品

第10章 基建狂魔的狂欢

“夏国国家能源局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个商业化示范堆正式启动建设,选址蓬莱角,预计三年内建成并入电网。?鸿?特′小/说-王¢ +追/罪+辛¨章?节_”

“发言人表示:蓬莱角示范堆设计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超600亿度,可满足京津冀地区全年居民用电需求。这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决定性领先优势。”

明明是一段不到1分钟的短视频,却因为其发布者是官方新闻账号。

弹幕上近乎都是‘???’。

评论区更是炸裂。

“讲个笑话,我是秦始皇,你信谁?”

“不是?我就睡了一觉,给我干哪里来了?上次不是说还要10年吗?现在2035年了?”

“楼上的,2035年建成的是实验堆,现在的是示范堆。实验堆是用来验证数据的,示范堆己经可以进行商业运行了。”

“既然示范堆前面还有一个实验堆。我就想问问,夏国把实验堆藏哪了?总不能自己版本迭代给迭掉了吧,迭哪了?我去捡。”

“快去看隔壁!鹰酱带头谴责说我们不共享实验数据,违反国际公约。”

顾泽的嘴角上扬,那笑容怎么压都压不下来,目光看向写着飞剑计划的白板。

既然家长都支持自己野蛮生长了,可就不能怪自己了。

自己没猜错的话,末央本身的性能可是十分强大的。

顾泽的目光看向悬浮在半空中的末央。

【不知为什么,末央好像感觉到了一丝冷意】

“咳咳。”

顾泽连忙咳嗽掩盖自己不怀好意的目光,指着白板上的计划说道:“既然要开始做飞剑,我们先解决能源问题,也就是小型化的可控核聚变。所需我们需要小型化最重要的燃料,氦3!那个理论上不会产生中子辐射的氦3!”

【末央查找到的数据表明,蓝星氦3的存储量约0.5-1吨,且大部分氦4混合,分离难度极高。】

顾泽抬头看向天空。

嗯,是阳光灿烂啊。

“嗷!我的眼睛!”

顾泽蹲下身体,右手捂着流泪的眼睛,左手指着天花板道:“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所以我们现在第一目标更换为:登月!”

【末央知晓,为您推荐太空电梯科技,预计建成耗时10年】

顾泽微微张开手指分,用流着眼泪的眼睛看着淡蓝色的全息文字,冷笑一声摇了摇头道:“末央,太空电梯太慢了,而且只能将我们送入太空,如果不坐登陆舱,就只能去研发飞船了。”

【您的意思是?】

“我记得你说过,你可以保护我在核弹爆炸中心安然无恙的对吧。,萝+拉?暁¢税? .勉^沸¢跃_黩-”

【是的。所以,您想坐井盖上天?】

“???”

顾泽一脸疑惑的问道:“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您嫌弃太空电梯速度太慢,蓝星历史上最快的上天速度便是核弹井盖上天,约合每秒66公里】

“……”

“那个速度是个预估值,话说,如果我真的要这样上天,你能保护我的周全?”

【是的。末央的机体内置了大量的奇点科技,即便是670万g的加速度,亦不会对您的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顾泽微微泛红的眼睛放光。

既然670万g都可以安然无恙,那区区1000g的加速度也不在话下的意思咯?

既然如此!

顾泽站起身来,将白板翻了个面,拿着油性笔在上面写下几个大字-电磁轨道舱!

想将人从地球表面送到月球表面的电磁轨道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陈锐送自己回来村里的时候,顾泽就询问了关于可控核聚变示范堆所调用的资源。

全夏国上百家企业机构同时为其服务,近万人在蓬莱角共同建设可控核聚变示范堆。

自己这个电磁轨道炮,工程量远超可控核聚变示范堆。

所以,完全无人化机械成为了重中之重。

再搭配末央深不见底的算力资源,让顾泽不需要算力中心提供算力便可实现所有无人机械协同工作。

再通过机械制造机械的套娃方式,快速累积大量的原始机械!为后期快速建设电磁轨道提供支持。

顾泽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末央。

【科技树上仅有类似的科技,名为机械

蚁群,但是……】

“但是?”

庞大的科技树再次出现,与以前看到的科技树不同,这次科技树左侧单独出现了一个漆黑的图标,上面有一个红色感叹号。

顾泽试探性点了一下红色的感叹号,一行红色文字出现在图标上方。

【科技-机械蚁群。警告,蚁后系统请慎重使用,你永远无法预知蚁后什么时候偏离你预定的轨迹】

“什么意思?”顾泽有些不解的问道。

【末央猜测,可能是智械危机,或是更加危险的灾难】

一瞬间,顾泽脑海中闪过曾经玩过的科幻游戏中,成为天灾的恐怖存在-虫族。

顾泽晃了晃脑袋,驱散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法。

“也就是说,如果我选择点亮这个名为机械蚁群的科技,并将机械交由末央你来控制而不使用蚁后系统,那么花费在这个科技上的科技点将永远无法返还。,衫?叶`屋? !首~发+”

【是的】

【其实,您可以将需求告知末央,并投入一点科技点,让末央帮您研究符合需求的科技】

“啊?”

顾泽诧异的看着末央问道:“等等你还能研究新科技?”

【是的,但是末央研究科技期间需要投入近乎全部的算力资源,期间只能保证您的基本安全,连科技树都无法使用,且不能自主中断研究】

【研究科技成功后,将在您将科技成果复现前,投入的科技点将被锁死】

右手摸了摸自己下巴上有些扎手的胡渣,顾泽喃喃自语道:“也就是说,你可以研究出并没有在科技树上陈列的科技。但是,和科技树越往上越难复现的情况不同,你研究出来的科技复现难度完全是随机的。所以,让你进行科技研究,需要提供极为详细的需求?同时也是一场豪赌?”

【是的】

“那我的需求是,一种集挖掘,运输,冶炼,铸造,制造,维护模块为一体的大型机械移动平台,可通过轨道或机械臂自行移动。平台上面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自行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仅需要的远程控制系统,不需要无人化控制系统。平台的能源暂时采用电路进行电源供给。”

【正在进行预估……】

【预估研发时间:72小时,是否投入一点科技点进行研发】

【注意,研发期间科技树功能将被锁死】

72小时?

有点慢,本来以为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研发了。

毕竟末央算力资源如此庞大,几个小时完成别人团队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研究,不过分吧?

正好顾泽也打算找陈锐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如此庞大的工程,看看就在附近开建是否可行。

安排好自己的形成后,顾泽点了点头道:“末央,投入一点科技点,进行科技研发。”

【好的,末央即将进入研发模式,请您务必24小时将末央携带在身边】

原本悬浮在顾泽脑袋右前方的纯白色立方体自行缓缓下降,顾泽下意识双手捧住。

【己进入研发模式】

【研发完成,本次研发共消耗时间3秒】

【请您为全新的科技命名,命名后,该科技将会在科技树中出现】

顾泽:“?”

三秒?

这么快?

自己刚想将末央的本体揣进衣兜里来着。

手心中的末央再次缓缓上升,悬浮在了顾泽脑袋右前方。

顾泽左手抚额,心情激动又无奈的说道:“先让我看看平台的具体的参数。”

【未命名-L型(平台)】

【尺寸:52mx32mx18m(含模块装卸吊臂)/ 折叠:25mx12mx9m】

【重量:850t(自重)/ 6000t(满载)】

【速度:3km/h(应急多足步行模式,满载)/ 60 km/h(轨道模式,满载)】

【其他:配备自适应电源接口及自适应协议接口各100组,可通过吊臂,自行装卸模块】

文字旁边还放着平台的缩小模型,有点像在一个黄色方形盒子中间安装了一台机械臂,看上去和玩具差不多。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末央又在缩小模型旁边放了一个足球场的模型和一栋六层高的住宅。

这一下,顾泽对这个大型平台有了初步的感观,相当于一栋占地半个足球场的六层高住宅,在地上行走。

“末央啊,这个移动平台,咱门现

阶段是要让电网供电的,你这平台真的跑起来,电网会哭泣吧。”

【应急多足步行模式,空载行走1小时需2660度电;轨道模式下,空载滑行仅需110度电】

【需专用变电站支持】

“……”

一小时2660度电,差不多一个中大型数据中心的能耗了。

更是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8个月左右的用电量了。

要知道,小型风力发电机满负荷运行1小时也才发电2500度。

顾泽默默叹了口气道:“这个大型移动平台前期是不可能造出来了,有小一点的吗?”

【未命名-s型(平台)】

【尺寸:2.1mx1.6mx1.3m / 折叠:0.8mx0.5mx0.4m】

【重量:320kg(自重)/ 1.8t(满载)】

【速度:30 km/h(多足步行模式,满载)/ 120 km/h(轨道模式,满载)】

【其他:配备自适应电源接口及自适应协议接口各5组,可通过吸附模式在无轨道情况下垂首攀爬】

【功耗:多足步行模式,空载行走1小时需13.1度电;轨道模式下,空载滑行仅需1.28度电;内置蓄能装置】

这次呈现的模型依旧很迷你,就是一个黄色的长方形盒子,根据末央给出的对比物体来看,小型移动作业平台的大小相当于一台平放的电梯轿厢。

顾泽暗暗松了一口气,小型平台的制造难度应该不大,可以分批铸造好零部件再拉过来组装。

“模块方面有哪些?”顾泽继续询问道。

【模块类型:多功能挖掘臂、自动分拣运输仓、等离子熔炉、3d铸造矩阵、精密设备制造矩阵、设备维护舱、自适应装配站】

【您想先了解哪个部分】

前面六个模块类似顾泽都能理解,都是自己提出的需求,至于最后一个……

“看看自适应装配站。”

【模块:自适应装配站】

【尺寸:12mx8mx6m】

【重量:200t(自重)】

【适配平台类型:L型】

【功耗:峰值12mw,待机200kw】

【其他:含有18台高自由度机械臂(6台重型/12台精密型),可对m型及s型平台进行模块装卸作业】

“原来是给中小型平台进行模块装卸作业的啊。”

“不对!”

“我一开始只打算做一个小型移动作业平台,模块还要我自己安装?”

【您也可以先行建造自适应适配站,此模块可以不依附移动作业平台自行运作】

“行吧……”

“还有其他吗?”

【您还未对该科技命名】

命名?

顾泽左手环抱在胸前,右手手肘支撑在上面,右手摸着自己有些胡渣的下巴,脑海中的思维快速发散,嘴里喃喃自语道。

“这个科技的研发本就是为了在地下建造电磁轨道炮用的。”

“要一点点的挖空整个地下,怎么感觉有点像愚公移山呢?”

“唔……这个科技就叫……”

【愚公移山?】

“基建狂魔的狂欢!”

【哎?】

……

材料物理实验室。

明明己经是晚上十点,实验室内却灯火通明。

“教授,数据出来了!”

“检测材料的密度为1.8g/cm3,抗拉强度3500-4000 mpa,弹性模量45-55 gpa,断裂韧性150-180 mpa·m1/2,抗冲击性300 j/cm2,比我们仅存于理论中的纳米晶格钛合金的数据还要好!”

接过学生手中报告,教授将上面的数据和仅存于纸面理论的数据对比了起来。

因为拿到材料的时间太短的缘故,像疲劳极限等需要时间的数据尚未测出具体的数值,但是仅仅是现有的数据,就能让夏国大量因为材料强度而暂时搁置的项目重启了。

不行,老薛上次对我贴脸嘲讽,这次我怎么也得嘲讽回去,顺带去他那顺几个好苗子。

超导实验室。

正在埋头看文献的薛原澄院士莫名的打了个冷颤。

薛原澄看了眼墙壁上的温湿器,依旧是28.0摄氏度。

“我这是……着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