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
“启禀皇上,明日就是代表团精英学员培训的日子了”!
和珅将最终定下的学员名单双手捧着,递到赵梓辰的面前。\鸿*特·暁+税`惘+ !免+费*跃`独`
“哦?那朕可要亲自去看看。这可是咱们大清朝第一批远渡重洋的精英人才啊,配的起朕的重视”!
接过名单,赵梓辰打开看了看,吴敬沐的名字赫然在列,且还是由他亲自敲定。
“这个吴省兰倒是生了一个好儿子,此人才华了得。朕听闻他足不出户,在府里整日研究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吴省兰一生到处钻研巴结人的功夫,没想到其儿子却不屑于科举这等康庄大道,而且对于做官丝毫不感兴趣。这样的人放到前世,妥妥的科学家啊!
“确实如此,听吴大人说,前段时间还在研究三合土的改进,不过那时候咱们朝廷己经开始量产水泥了”。
和珅也虽不赞同吴敬沐为人处事的方式,但单从他对于所定目标从不言弃这一点,和珅就觉得他今后成就不会太差!
“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是好事。但一味地闭门造车,不接受新鲜技术等同于井底之蛙啊!不过从吴敬沐的答卷来看,他还是善于变通的。将来只要稍微调教一番,成为朝廷栋梁只是时间问题”。`鸿^特¨暁!税*枉· ?勉,费`阅¢黩_
“皇上圣明!奴才深以为然!”
听到皇上由浅入深地客观分析,和珅非常赞同。吴敬沐将来哪怕不做官,也可以继续为朝廷效力。
“且勿拍朕的马屁,快下去准备明日的开学事宜,届时朕会亲自莅临现场的”。
“嗻”!
……
翌日,办事处。
“今日乃尔等培训首日,远渡重洋前,你们将会不间断的接受新的知识。英吉利等国的语言、临危不惧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甚至野外生存的技能都要烂熟于心。”
和珅看着台下朝气蓬勃的众学员,拿出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对他们谆谆教导,毕竟这些学员可是朝廷未来的中流砥柱。
“皇上驾到”!
“皇上居然亲自来了!想不到皇上对我们这么重视!此乃我等之幸啊,我一定要好好培训,将来为大清争光”!
“哼,说的谁不是一样!到时候看咱们成绩谁好谁坏,敢赌么”?
“怕你是孙子,本公子……”。
就在学员中的两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吴省兰连忙上前打断,低声呵斥道:“肃静!不想活命了”?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平身吧”!
“谢皇上”!
“朕来的时候,和大人己经把该说的都与你们说了,不过朕还是要补充几点。~微_趣-晓*说¢ *蕪\错!内\容·第一,尔等作为大清朝的子民,朕不管你能力有多强,对朕、对朝廷的忠诚是首要的。如果发现谁为了某种目的而损害大清朝的利益。不仅朕不会放过他,大清朝的任何一个子民都不会放过他”!
“第二,跟随使团出使诸国,一定要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纪律。做什么事要提前请示,不要自己擅自行动!”
“好了,朕就讲这么多。接下来朕预祝你们培训顺利,都能有所收获”!
补充了两点要求后,赵梓辰开始出言鼓励。这种方式,也是前世学校开学时,校长经典的训话方式。
“谢皇上!学生一定勤奋学习,绝不辜负皇上的信任与培养”!
学员们谢恩完毕后,赵梓辰让他们各归其位,准备开始培训。而他自己则走到最后找个空位置坐了下来,想看看古人是怎么上课教授知识的。
“今日由意大利传教士给大家传授地理和航海方面的知识!大家欢迎”!
和珅看到皇上坐在最后,也没有上前打扰,开口宣布今日的课程开始!
“各位学员好!我来自意大利的德天赐,来到贵国己经许多年了,大清的风土人情让我有些流连忘返。今日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解地理与航海方面的知识”。
德天赐来到讲台前,向赵梓辰的方向鞠了一下躬,自我介绍后,开始了正式的培训。
“这个德天赐不仅当过朕的老师,精通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文化,而且还与纪晓岚编撰过《西库全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看着讲台上认真讲课的德天赐,赵梓辰对一旁的和珅评价。听闻他于乾隆西十年就来大清了,和康熙年间的郎世宁一样,本来是来传教的。
但是康熙和乾隆不允许,只把他们看做艺术家来对待。
听到皇上的话,和珅随声附和道:“是啊,皇上。听闻《中国地图集》《满法词典》等都是由他亲自编写的呢!”
“所以啊,这种人才可不能放跑了,一旦他返回意大利,那可是咱们大清朝的损失。所以酬劳方面适当提高一些,更重要的是要让他在咱们大清结婚生子,这样才能牢牢地拴住他的心”!
毕竟是远渡重洋而来,对航海、西方文化等还是所知甚多,能让他们快速地了解西方文化。到时候出使英吉利等国,也能更好地融入进去,不至于捉襟见肘。
“皇上放心,奴才知道该怎么办了”!
皇上所说的,对于和珅而言简首非常轻松。先诱惑,诱惑不了就下药,强行让他喜当爹!如果不行,他还有其他办法。
“嗯,你办事,朕向来放心!但也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你可比他们重要多了,累坏了身子,朕心里有愧,而且小十的丫头也会在心里怪朕的不是”。
……
“总之呢,海洋远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广阔,大清朝的陆地面积在海洋面前不值一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征服了海洋,就能征服全世界”!
德天赐的话刚落下来,下方的学员们忍不住纷纷交头接耳。很明显,他们对德天赐说的话丝毫不信。
“德天赐先生,海洋真的有如此辽阔?”
吴敬沐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站起身子出言询问。倒不是他质疑德天赐的话,只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自己自小生活在京城,也曾跟随父亲去过大清的很多地方。可以这么说,很多时间都是在路上度过的,可见大清的疆域有多大!
“没错,朕可以证实德天赐先生说的话不假”!说着,赵梓辰举起手中的茶盏,开口说道:“朕给你们举个例子,假如大清朝的疆域面积是这个茶盏,那海洋的面积就有二十六个茶盏这么多”!
“没想到海洋这么辽阔?真的假的”?
“废话,皇上都亲口所说,岂能有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