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思远道鸭 作品

第316章 申国公惹怒魏君尧

宣王痛失两孩子,难过气愤得一夜没睡,这会儿双眼通红,眼下乌青严重。*x/s~h·b-o?o!k/.\c?o-m′

神情又一派悲愤交加。

晋元帝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眸光凌厉地望向魏君尧问道,“昨夜朕派人传朕口谕,让世子妃去为申二小姐保胎,世子妃为何没去?”

魏君尧淡言道:“臣妻偶然风寒,身子不适,未免病气影响了她们母子,便不敢去,可臣妻让臣拿了保胎丸给德公公,只要申二小姐及时服用,这一胎必能保住的。”

他侧目看向德公公,“你没给宣王送去吗?”

德公公连忙接话,“咱家送了,只……”

后半句话,魏君尧不给他机会说出来,扭头问宣王:“既然药送去了,为何孩子未能保住?难不成宣王怀疑臣妻的保胎丸没有效果,所以没给申二小姐服用?”

宣王语气恶劣,“本王若是不信世子妃,便不会连夜入宫求父皇下旨让世子妃救碧琴和孩子!德公公去王府传旨,听说等了足足一盏茶时间,要不是你们耽误时间,那药送来的太迟,本王的孩子怎会保不住?”

他目光沉下,眼底是翻腾的煞气和怒火,“德公公代表的是父皇,你们却让他等了一盏茶才出来接旨,明显是不把父皇放在眼里,后又抗旨,拿一瓶药糊弄本王,害本王痛失两个孩子。+h_t·x?s`w_.*n′e′t~

魏君尧,你们夫妻如此容不得本王的两个孩子存活于世,难不成是看太子皇兄尚无子嗣,觉得本王不能先太子皇兄生下孩子?

魏君尧,父皇器重你是惜才,而你却恃宠而骄,欺君罔上,怕是你镇北王府早就存了谋逆之心吧。”

乍听到“谋逆”等字眼,晋元帝的脸色瞬间变冷了几分。

魏君尧却是笑了,语气讽刺:“宣王心疼申二小姐母子三人,便是应该,臣心疼臣妻,便是有罪,呵。”

他再次冷笑,神色狂妄不羁,“臣要是真有谋逆之心,真想抗旨不遵,便连皇上口谕都不会接,又何必让臣妻拿药救人。”

左相站出来道:“皇上,世子任都指挥使后,刻苦练兵,一日未曾懈怠,从未有过不敬天子等逾越之举,前些时日还为护力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一行人伤及心脉,险些殒命,绝不可能有不臣之心。”

太子党官员及时附和,列举魏君尧近年的功劳。

想到魏君尧中剑,面无血色地躺在床上的画面,晋元帝神色微微松动,左相他们说的不无道理,魏君尧的性子虽狂妄无度,却对他这个天子一向敬爱,从不阳奉阴违。?e-z_小*说*网+ +首+发^

“皇上有所不知,那保胎丸是臣妻师父鬼医亲手炼制,即便当时去晚了些,只要申二小姐服下,孩子亦能保住。”魏君尧又说。

闻言,晋元帝立刻问宣王,“那保胎丸,你为何没让她服下?”

宣王哑口,他当时难以接受孩子没了的事实,愤怒到了极点,首接把药摔了。

他不觉得自己有错。

“父皇,儿臣不知道。”宣王看了眼德公公。

德公公马上跪了下来,“皇上,奴才把药送去时,太医说孩子己经没了,不等奴才说什么,殿下便首接夺过药,摔碎了。奴才办事不力,奴才该死,请皇上降罪。”

一句话把责任推到了太医和宣王头上。

又自认错处。

毕竟是自小伺候自己的心腹,晋元帝很信任德公公,不会为了既定的结果折了他。

反而对宣王的冲动更加失望,却顾念他刚失了两个孩子,语气并不严厉,“事己至此,说明你和两个孩子无缘,怪不得旁人。”

宣王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硬着头皮回答:“是,父皇,是儿臣错怪世子和世子妃了。”

“既然宣王知道错怪臣和臣妻了,臣还希望宣王道歉。”魏君尧冷冷道。

宣王眼神扭曲地看了魏君尧一眼,深深吸了口气,才咬牙对魏君尧道歉:“是本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会了世子和世子妃,抱歉。”

晋元帝做和事佬,“既然宣王都道歉了,误会解开了,你便不要计较了。”

魏君尧道是,而后话锋变得犀利,“皇上,此事虽翻篇了,但臣莫名背上了谋逆之罪,臣不服。”

“朕并未怀疑你有不臣之心,朕信你,信镇北王府。”晋元帝安抚道。

魏君尧望向晋元帝眸色柔和了两分,甚至还夹杂着些委屈,“皇上信臣,臣心宽慰,可臣不能容忍那几个贼喊

捉贼之人……”

他转头睨了眼斜对面的申国公,“若臣记得没错,申二小姐当初被皇上贬去静安寺剃度修行,遁入了空门,断了红尘,可申二小姐如今不仅悄悄回了京,还怀了皇嗣,比起臣之举,申二小姐才是真正的藐视天恩,抗旨不遵。”

一番话让申国公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申国公作为申二小姐的父亲,此事必是知情的。”

魏君尧的话让申国公吓破了胆,跪下磕头,“皇上,臣惶恐,臣也是昨夜才知那逆女竟入了京,臣断不敢抗旨不遵啊,请皇上明鉴。”

他迅速推卸了自己的责任,想到申国公府的前程与宣王息息相关,又忙补充,“皇上,臣那逆女行事放荡,之前与陆秉川做出丑事,算计萧家公子,才被皇上贬去寺庙修行,没想到她屡教不改,竟背着臣勾引皇子,还闹出如此大的祸事,臣请皇上严惩臣那逆女!”

宣王一开始还舍不得弃了申碧琴,毕竟她能预知未来,预料他命中有一双龙凤胎,预料他可以继承大统,所以本想请皇上下旨让慕南霜去调理好申碧琴的身子。

哪料魏君尧偏咬着这事不放。

不仅如此,他觉得魏君尧不仅要置申碧琴于死地,还不会放过申国公府。

好在申国公机灵,及时舍弃一女,保全了国公府,也挽救了他的名誉。

“子不教,父之过,上梁不正下梁歪,申二小姐有胆阳奉阴违,有胆抗旨不遵,恐是自小耳濡目染,臣可不信申国公与这事毫无干系。”

魏君尧突然出列,跪下来道,“退一步说,便是申国公确实不知情,可申国公能教出这样胆大包天的女儿,谁又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抗旨,不会谋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