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思远道鸭 作品

第262章 真是“贤妻孝子”啊

证据详尽证实了今年春闱,庄应乾泄露考题给了至少八位参加科考的学子,其中也包含他的儿子庄耘志,还特意请了一位名师提前写下策论,交给庄耘志背诵。-r¢w/z+w¢w\.*n,e·t_

这些买题的学子中一小半是京中世家贵族,多为落魄衰弱的世家,就如从前的永昌伯府陆家。

剩下一大半是其他各州的富户家族,有知州之子,有商贾之子等。

自书信被盗,庄应乾知道自己己经彻底没救了,却没想到给自己定罪的是曾死忠的主子,悲痛又后悔。

“皇上,罪证确凿,臣无可辩驳,只是犬子他是无辜的,是臣请了名师撰写策论,逼迫他背诵,不仅如此,臣还威胁他,若他不考个状元光耀门楣,臣就活活打死他,所以春闱过后,他才一时胡言,大放厥词。”

“一切都是臣的错,与犬子无关。”

他跪下磕头请罪,心里却在想:若是当初坚定地选择了太子一党,他的前途定会一片光明。

甚至有望封公封侯,让庄家跻身于世家之列。

可惜,他娶了两个无知蠢妇,一个教女不善,得罪了魏君尧的女人,一个自私自利,把他的命脉送给了魏君尧。

等庄应乾认罪,宣王迫不及待地请晋元帝判他的罪。

晋元帝全程皱着眉头,眼底多是对宣王的不满。′i·7^b-o_o^k/.*c.o\m′

魏君尧那边还没有任何行动,宣王就自断臂膀,舍弃了这么多年精心培养的棋子,虽然此举干脆利落,证明了他办案的能力,以及事后能赢得天下学子一道赞誉的美名,可……

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名再好,也不如实力强横。

衍儿与魏君尧斗了这么久,还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怎放心把楚氏江山交到他手里!

晋元帝没有理会宣王的话,而是转头看向一脸云淡风轻的魏君尧,“魏卿似有话要说。说吧。”

一袭绛紫色官袍的魏君尧慢慢出列,身姿颀长挺拔,容颜矜贵俊美,一片波澜不惊,让人窥不透他的心思,看起来比坐在龙椅上的君王还要幽深难测,心深似海。

他薄唇轻启,语气寡淡:“臣确实有事禀报。昨夜臣去街上给夫人买小食解馋,偶遇一对母子,两人行为鬼祟,引起了臣的注意,臣便将二人抓来询问,这一问才知,他们竟是庄尚书的夫人和儿子,身上还携带了几十万两的银票和不计其数的珍宝。

臣怀疑他们是担心被舞弊一案牵连,卷了庄尚书的家产连夜潜逃出城,于是让手下将他们送去了大理寺,静等皇上审问。??§咸<2鱼?|看<书?] t±更§?<新1最>快??”

百官,“……???”

世子居然大半夜亲自去街上买小吃给夫人解馋,这也太宠妻了吧?

庄尚书的夫人和儿子卷了几十万的家产潜逃?庄尚书这家底也太厚了吧?

不对,重点不在这,重点是他的夫人和儿子居然不管庄尚书的死活,连夜跑路,真是“贤妻孝子”啊。

百官按捺不住八卦的心情,盯着庄应乾的眼神变了又变。

他们都清楚的很,庄尚书是寒门出身,他的前夫人用嫁妆供他科考入仕,这才让他有了如今成就,谁知……

他的女儿因说错了话,得罪了镇北王世子妃和镇北王妃,他一怒之下把发妻给休了,甚至毒哑了她,打断了她一条腿,赶出府去,如今不知死活,不知所踪。

之后,他把表妹高氏扶正,抬为继室,把高氏的儿子当做亲生子,入庄家族谱。

他们刚开始还以为庄尚书和表妹是青梅竹马,是真爱,却又听人传闻说,那高氏根本不是表妹,而是庄尚书早年养在外面的外室,庄耘志是他的亲生子。

休了一路陪他吃苦奋斗的发妻,高调扶正外室和外室子,这不妥妥的负心汉、白眼狼吗?

但人家是尚书,谁也不能说什么,何况这是人家的家事。

谁又能料到……

他的儿子口无遮拦,断送了他的仕途;他的继妻卷了所有家当,带着儿子逃跑。

要不是世子偶然撞见,两人早己逃之夭夭。

可见呐,外室不能养,否则什么时候被背刺一刀还不知道。

外室子也不能养,才学没有,见识没有,心却比天高,胆比斗大,玩把大的,把全家的命都玩进去了。

此时被众人暗暗蛐蛐的庄应乾,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心也彻底沉到了谷底。

他很想说,高氏和儿

子根本没有背叛他,也不是卷了家财潜逃,而是……

为了留下他唯一的血脉,他宽恕了高氏,让他们连夜出城。

他万万没想到,高氏和志儿没逃出去,还被魏君尧的人抓了。

心思百转千回间,庄应乾用力磕头:“皇上,高氏和犬子并非要畏罪潜逃,是臣不忍自己血脉尽断,这才悄悄送他们出城,臣罪该万死,还请皇上念在臣在职期间,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宽恕高氏和犬子一条性命。”

他拼命地磕头,脑袋磕破了也没停下来。

魏君尧这时又说话了,给百官和晋元帝扔出一个重磅霹雳弹。

“皇上,臣命人搜高氏母子身时,不仅搜出了钱财,还搜出了十数封密信。”他从袖中掏出一沓信,双手呈上,“这些信被高氏贴身收着,臣大致阅过,通信之人都是京中和各地官员,请皇上过目。”

德公公拿了信给晋元帝。

晋元帝神色阴冷地刮了庄应乾一眼,而后才慢慢看起了书信。

书信的内容,皇上不看也知道。

他愤怒无比,不是愤怒庄应乾操纵了多年的科举,而是愤怒庄应乾为官几十年,竟连几封书信都藏不住。

没有书信,他只用处置庄应乾和庄家。

有了书信,他必须继续彻查科举舞弊案。

此案牵连甚广,损失最大的是宣王。

宣王并不知道庄应乾丢失了信件,这会气的浑身发抖,如果眼神可以杀人,庄应乾己被他千刀万剐了。

魏君尧继续道:“皇上,庄应乾在位期间,利用尚书职位泄露春闱考题,以此敛财和拉拢人脉,长达八年之久,其中牵涉到的人员定不止书信上这么多。”

“科举之路,是天下学子打破壁垒、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十年寒窗苦读,其中何等艰辛,科举不公,舞弊丛生,不仅是对天下读书人的侮辱,更是对朝廷选材根基的撼动。”

“长此以往,贤能何以入朝堂,国家何以永昌盛?”

“臣恳求皇上彻查舞弊案,还天下学子一个公平,还科举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