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望远 作品

第145章 花出去的钱才是钱

“这就是李老二的处理结果?”

李宽看着手里的电文,鄙夷道,“他就没查查潘家为什么如此维护那个阿其那拓也?”

“还是说他胆子变小了,连一群胡商都不敢动!”

李洵放下茶杯,缓缓道,“殿下,圣人有圣人的难处,朝廷马上要大举出兵吐谷浑。.k¢a′k¨a¢w~x¢.,c·o*m¢

那些胡商在长安各地经营多年,关系错综复杂,真查下去指不定会查到谁的头上。

此时不宜牵连那些个勋贵功臣的,否则会影响军心士气。”

李宽闻言,没再出言贬损老头子。

李洵的话在理,出兵在即,军队的稳定压倒一切,其他的事情日后再清算也不迟。

不过这不代表李宽认可老头子的处理结果。

对新兴权贵的放纵有时候比对旧势力的妥协更加的严重。

阿其那拓也那边还是要查下去的,不搞清楚那些极乐草的真正来路,他总觉得心中不安。

可话又说回来,老头子怎么对待功臣权贵其实跟他关系不大,他也没必要去操这份闲心。

“老李,李醒那边是怎么回事,本王是说过在长安尽量不要动用那些武器,但都被人包围了,他们身上的手榴弹和火枪还留着下崽儿,这不是谨慎,是愚蠢!”

“这次伤了三个护卫,残了两个,功勋册上,李醒功减一级,他要是再犯蠢,就不用回岳州了!”

“伤者的家眷你亲自安顿,告诉李醒,伤了的人必须活着,医疗队的药他随便用,少了一人,我拿他是问!”

发了一通脾气,李宽问道,“兵部的调令来了没有?”

“还没有,荆州府兵也没有调动,看来兵部此次并不会从江南调兵。?白`马.书.院^ `已\发!布`嶵_欣`蟑-劫!”

李洵道,“殿下,臣知你的担忧,可往关中派兵这等事,切不可胡闹啊!”

李宽心心念念着要苏定方带兵去关中,让他很是着急。

他明白,李宽是想向皇帝证明自己不掌兵权,是无害的。

但事情哪里有这样简单?

皇帝怎么想的,没人知道。

李宽道,“这件事你不用劝了,我会亲自给老头子发报,通知苏定方,做好准备,随时起程北上。”

“殿下,你自己开口不好......”

“派兵的事没你想的那么严重,就是我表达个态度而己。

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

快过年了,两州的官道也基本上完工了,你和杜楚客、许敬宗商量一下,咱们搞个过年大联欢。

最近工坊完成了扩建,蜀中、淮南等地的货物陆续到港,该来一波促进消费了。′0?0¨暁`税`网^ -已?发-布?蕞_鑫+蟑+劫\”

听到又要搞大联欢,李洵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啊,殿下,上次中秋大联欢花了那么多钱,州府的意见就很大了,要是再来一次,杜别驾估计要骂街了。”

“他懂个屁!”李宽骂道,“你让他查查中秋之后的岳州商税,只会比我们发下去的多,增收的手段告诉他了他都看不到,他还真指望种地能种出金山银山来啊!”

“哼!如今两州百姓手里的钱会更多,本王几十万贯砸下去,又不是为了听个响!”

经济方面的东西真不是他跟手下人解释几句就能说明白,就能让他们转变固有印象的。

钱不是攒出来的,是挣出来的。

挣了钱就要消费。

铜钱藏在百姓家的房梁上炉灶里,埋到猪圈地窖里,都不叫钱,那叫工业原料!

花出去的钱才叫钱呢!

货币不流通,市场就不繁荣。

市场不繁荣,增长的生产力和产品怎么真正的转化为财富?

钱只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不等于财富。

很多人就是想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死抠死抠的。

这一点上他就比较欣赏李老二了。

李老二从来都是有钱就花,修水利、造兵甲、修路造桥建城、建官仓收购粮食商品,把国库收入变成实实在在的国力和朝廷的统治力,这不比那些世家豪族把钱挖个坑埋起来强多了?

要不是怕人说皇帝穷奢极欲,李老二估计早就把太极宫推倒重建了,何必跑到龙首原上去建大明宫?

太极宫地势低洼算事吗?

只要钱到位,包工头能把太极宫的地基抬到比龙首原还高!

花钱这一点上,长

安李老二和岳州李老二还是很有共同话题的。

但是其他人可不这么看,比如说杜楚客,比如说魏征。

老杜听说楚王又要搞全民大联欢,而且这次的规模更大,发的福利和现钱要翻倍,当场就不干了。

别说他,连许敬宗这个“佞臣”都表示反对。

不过楚王送了他们西个字,反对无效!

马周知道了这事儿,连夜跑到王府别院给楚王上课,苦口婆心的劝他别乱搞,要爱惜民力云云。

李宽也不客气,一脚就把老马踢出了房门,“本王的话你这么快就忘干净了?”

“你这些日子在乡间调查了个寂寞吗?”

“去查两州的中秋以来的商税,查清楚了再跟本王这里哔哔!”

“杜楚客和许敬宗不懂事,你马宾王好的不学,净学坏习气!”

马周挨了一脚,满心的委屈,见到杜楚客他们就是大倒苦水,“殿下年幼,胡闹了些,我不在别院,不能时时提醒,你们几位就不能跟殿下讲讲道理,劝劝他?”

杜楚客和许敬宗都是一脸的便秘模样。

你说得轻巧,楚王是我们想见就能见的?

我们说话人家得听才行!

三人互倒了一顿苦水,才想起来去查商税的事。

盛鹤带了他们需要的账目。

重新整理过的账目相当清晰,让三人眼前一亮。

“这就是殿下要改的新账目吗?果然有些门道。”

“三位上官,这账目何止是有门道,下官觉得,要是新式记账法推广开来,朝廷再查州府的账可就没话说了。”

新账目固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即便是刨除那些补税和楚王提前入库的部分,岳州的商税居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两倍,不仅可以覆盖掉中秋大联欢的开支,居然还能基本满足岳州官府的日常开支!

大惊喜啊!

“殿下在经营上的确有一套,二位,你们看这个过年大联欢......”

“办,必须办!”

“对对对,不仅要办,还要大办特办,明日我等便去别院找殿下商议此事!”

这种既能增加税收,还能在百姓那里增加官府好感度的好事,傻子才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