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望远 作品

第115章 脱离群众很不好,很危险

李宽疑惑道,“此话怎讲?”

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他还是了解一些的,李醒调查岳州附近情况的时候,有收集过相关的资料。?g`o?u\g!o¨u/k.a·n?s¨h?u~.`c_o?m^

正是因为知道百姓的生活状况,他才会第一时间选择打土豪分田地,同时向老头子申请免除岳州和潭州的一季赋税劳役,让两州的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江南百姓的生活总得来说比关中好得多,尤其是守着长江、洞庭湖、太湖这样的大水系,地方上的物产丰富,即便是战乱时期,也没出现过大面积的饥荒。

不像北方那样,一但有个天灾人祸,没有朝廷救济,很多灾民根本活不下去。

哪怕是风调雨顺,北方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平也不如江南百姓。

江南,尤其是江南道西部,之所以显得萧条,根本原因是基础设施、人口、教育和经济跟不上,自然禀赋完爆北方。

他有些不理解苏定方的意思。

苏定方道,“殿下乃是天潢贵胄,自然是不懂小民的难处。”

李宽不高兴了,合着你就是想说本王不知人间疾苦呗!

不过他却没有打断苏定方的话。

“普通人家每日闲时能吃两顿稀饭,农忙时能吃两餐干的,便己是顶好的日子。`s·h`u*w-u-k+a*n¢.`c?o?m!”

“朝廷规定,府兵因要操练军事,地方府库供给统军府的粮食是按每人每日一斤半细粮、八两杂粮、菜蔬油盐等杂项按每人每日半斤算的。”

“这些定量己经是普通农家日常所耗费的两倍有余了。

即便是到了战时,军士们也不过加了半斤粗粮和微薄的油水,岳州统军府按照殿下的要求,每日提供三餐,每名军士加了半斤的杂粮,每伙加了三斤鱼、一两油。”

“我们的府兵要比他们在家里吃的好得多。

至少粮食管饱,盐管够,关中和河北许多军府连盐都吃不起,更不要说鱼肉汤了。”

“您看这些军士吃饱喝足,一个个神采奕奕,训练时都不喊累,他们又怎么可能造反呢?”

“臣私以为,殿下可能在用王府别院雇工和王府护卫队的标准对照统军府的伙食。”

“王府雇工每日三餐饱饭、几乎每日都能吃到油水,做苦力和工匠的,时常还能喝道那种带气的盐糖水,这等生活莫说是普通百姓了,便是关中的一些小地主都比不了呢!”

“王府护卫的待遇和训练情况,李统领与臣说过一些。

每日三餐吃两顿肉菜、早上一颗水煮蛋,夜间站岗巡逻还有加餐,便是在长安,冬日里都能吃到绿菜、水果罐头,甚至是喝上加了蜜糖的茶水。~艘?艘!晓?说`惘, /追?醉`辛?章′結-

吃喝好,住得好,穿的好,每月还有两贯钱的薪俸拿。

不怕殿下笑话,臣一个中郎将,家中也没有如此豪奢的日子呢!

有时候臣都想首接辞官,到您府上当个差,不用多,每月五贯钱,臣去给您站岗放哨也是可以的。”

李宽在他眼中看到了幽怨。

“呵呵,没想到本王错的如此离谱!”

“苏烈,你列个统军府需要的马匹、军械的单子,回头交给杜楚客,让他给你批钱粮,尽快完善统军府的武备。”

李宽待不下去了,交代了几句就要走。

他需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他己经脱离群众了啊!

这很不好,很危险!

最关键的是,他发现自己来了大唐十来年,居然还习惯用后世的一些眼光和标准看待唐朝的事物,这更危险。

无意中犯下无法挽回的大错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呢!

“殿下请稍等,容臣问一句。”苏定方拦住他。

李宽头也不抬道,“你说吧。”

“殿下今日来此,是否是因为担心朝廷从岳州统军府抽调府兵?”

“那是自然。”

“殿下,您不用着急,其实岳州统军府可以不出兵的......”

“不行,岳州统军府必须出兵,就算是朝廷没有征召,你也得带岳州府兵去到长安!”

李宽突然就上头了,“这件事必须是你亲自办,亲自带兵!”

苏定方一头雾水,“殿下,岳州统军府新设,兵部大约不会征调岳州府兵。

便是征召,都督府也可以回绝,新兵上战场就是送死,若是等到了鄯州等地再加训

,恐怕要耽误出兵时间,兵部会考虑的。”

“你不用说了,就是请战,你也得把岳州统军府的一半兵力带到皇帝面前,这是命令!”

苏定方不知道楚王这是抽什么风,但既然是军令,他就得接。

他嘴上领命,心里却在祈祷,兵部的老爷们可别跟楚王学,关中和陇右大军云集,出征吐谷浑绰绰有余,不差岳州统军府的仨瓜俩枣,千万别给岳州统军府下征调令啊!

打吐谷浑主要靠骑兵,他手下的这些步卒去了也只是凑热闹,捞不到仗打得,他不愿意白折腾一趟。

李宽在马车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之间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自己身边来回动,下意识就是一巴掌。

“哎呦喂!”

一声清脆的叫声让李宽觉得有些熟悉。

努力撑开眼皮,便见武照正捂着半边脸,大眼睛泪眼婆娑的盯着自己。

“师父,你为何打我?哇......”武照一脸委屈,一开口便哭了。

李宽的瞌睡虫让小丫头给弄没影了。

起床气让他完全不受小丫头凄楚模样的影响,张口便骂,“滚一边去,一点规矩都不懂!”

“师父,你......”

武照的泪水瞬间就止住了,说了句“真没意思”便跑开了。

李宽躺在床上缓了半天,才想起问问是怎么回事。

“闻乐,武照怎么回来了?她现在不应该在荆州吗?”

闻乐在门外道,“殿下,张顺和回来了,小姐和武大娘子、程二郎是跟着他一起回来的。”

“张顺和回来了?”李宽揉揉脸坐起来,“几点了?”

“晚上六点半,天刚黑没多久,小姐他们刚到别院。”

“算了,不睡了,让张顺和先休息一下,后半夜再来。”

“是!殿下,您要不要吃些东西?”

“不用,八点之前我谁也不见。”

李宽听着闻乐的脚步声远去,躺回床上,意识进入废墟空间思考起来。

今天的事情对他触动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