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童祭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怀柔县。+卡?卡·小+税?网\ /哽_新?蕞\快¨

陈任把新娘送回去后,便坐在路边一家简陋的面摊前。

他刚用筷子挑起几根面条,就听到邻桌交谈道。

“听说了吗?河伯老爷要吃一百个童男童女!”

邻桌一个挑夫压低声音对同伴说道。

陈任的筷子微微一顿,耳朵不易察觉地动了动。

“嘘!小声点!”

同伴紧张地西下张望。

“这事就怕是真的啊,我家隔壁老李头的孙子前天夜里就不见了,门窗都好好的,孩子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这都不知道是多少家了....”

挑夫叹了口气,狠狠的吐了口面条。

“你说好端端的,河伯怎么突然要吃人了,真是莫名其妙啊。”

“而且里长还说这是河伯显灵,要是不按时献祭,整个清宁府都要遭殃。”

“我看啊,这神灵也是靠不住,都是祸害百姓的邪神!”

陈任的手指微微收紧,竹筷在指节处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河伯?”

他皱了皱眉头,这清宁府真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邻桌的对话还在继续。

挑夫是越吃越不得劲,他猛的把筷子拍在桌上。

啪的一声脆响在嘈杂的面馆里格外刺耳,引得众人纷纷侧目。-齐.盛.暁*说+蛧_ ,追/罪_鑫/璋/劫~

那汉子约莫三十出头,皮肤黝黑,粗布短褂下露出结实的手臂,一看就是常年干力气活的。

“哎!这半月来,清宁府下辖八个县陆续有孩童失踪,都是夜里无声无息就不见了。”

挑夫的声音里压着怒火。

“我家隔壁王婶的小孙子,才五岁啊!前天夜里就这么没了!”

面馆里的嘈杂声渐渐低了下去,有人低头继续吃面,有人交换着不安的眼神。

角落里一个穿绸缎的商人模样的男子悄悄挪了挪凳子,似乎想离这话题远些。

“河伯庙的庙祝说,这是河伯显灵,要一百个童男童女做祭品,否则就要发大水淹了清宁府。”

挑夫越说越激动,拳头攥得发白。

“官府竟然信了这套鬼话!”

同伴急忙按住他的手压低声音道:“你小声些!”

随后朝着西周食客尴尬地笑了笑。

“各位别见怪,我兄弟这几日心里不痛快,吃面,吃面。”

挑夫冷哼一声,双眼扫向西周。

待看到个青衣道士后,眼前一亮,随后故意大声嘲笑道。

“是啊,俺心里不痛快!毕竟现在除了官府就连道士也都不管降妖除魔的事喽~”

闻言陈任听出是在激他,整座面馆里只有他一个道士,不是说自己还能是谁。¨秒¨蟑\結+小,税+枉_ ^唔?错/内\容?

他缓缓起身,哈哈大笑着朝二人走来。

见状那同伴气的瞪了挑夫一眼,急忙起身致歉道。

“道长!都怪我这朋友猪油蒙了心,说了胡话,这样我仅剩下五十铜板就当赔罪了!”

说着手就要往怀里拿铜钱,看到同伴如此作态,挑夫站起身来大喝道。

“给什么钱!不许给!难道俺说的话是假的吗!”

他瞪着陈任,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

眼见就快要打起来了,掌柜的急忙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

“哎呦喂,这是做什么啊,都消消气消消气。”

陈任走到他们的桌前,指节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

他微微一笑道:“河伯庙在何处?”

听到这话,挑夫以为他强要面子,伸手朝门外指去。

“沿河往东三十里,有棵老槐树的地方就是。”

挑夫呵呵一笑,嘲讽道:“道长,不会不敢去了吧....”

“多谢相告。”

陈任拱手告辞,转身后拂尘轻扫大步走向门外。

“不是!李兄你混账啊,为何要去挑衅那位道士。”

“人家一来与你无冤二来与你无仇,你你你.....”

同伴脸色气的通红,伸出颤抖的手指向挑夫。

挑夫不以为然的说道:“既然都当了道士,那肯定是要为百姓做善事的。”

他朝着同伴挤眉弄眼道。

“尤其是这种斩妖除魔的事,你看我一激他就去了,我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同伴看着眼前的挑夫,一瞬间竟然判若两人,不由得张大了嘴,再说不出一句话。

就在挑夫还想说话的时候,忽然浑身一震,双眼微微失神,像是陷入了一场大梦。

他的嘴巴半张着,却发不出声音,整个人僵在原地,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摄住了心神。

同伴见状,连忙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李兄?你怎么了?”

挑夫没有回答,只是眼神渐渐变得恍惚,嘴角微微颤抖,似哭似笑。

他缓缓抬头目光穿过客栈的屋顶,仿佛看到了极遥远的地方。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喃喃自语着,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他中了什么邪。

掌柜的刚想上前询问,却见挑夫忽然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的迷茫渐渐化作澄澈。

他缓缓转身,望向道士离去的方向,脸上的骄横之气早己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和。

“道长慈悲……”

他低声说道,随即双手合十,朝着门外深深一拜。

同伴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问道:“李兄,你这是怎么了?”

挑夫摇摇头,嘴角浮现出一抹苦笑。

“方才道长让我看见了自己的心。”

“看见自己的心?”

他轻叹一声,目光虔诚的说道。

“是啊,只是一瞬,却像是过了百年。”

“我看到了自己过去的种种傲慢、刻薄,也看到了若再这样下去,终将自食恶果....”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那位道长,不是凡人。”

众人闻言,纷纷望向门外,可哪里还有道士的身影?

唯有清风拂过,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在回应着挑夫的醒悟。

同伴仍有些不解,但见挑夫神色肃穆,再无半点轻狂之态,心中也不由得对那位青衣道士生出几分敬畏。

挑夫沉默片刻,忽然从怀中掏出几枚铜钱,轻轻放在桌上,对掌柜的说道。

“方才多有得罪,这些就当赔礼了。”

掌柜的一愣,还未反应过来,挑夫又向同伴深施一礼。

“多谢吴兄慷慨解囊,在下感激不尽!”

说罢,挑夫转身走向门外,背影竟比来时挺拔了许多。

同伴连忙追上去:“李兄,你去哪儿?”

挑夫头也不回,只是朗声笑道:“去河伯庙,给道长带路!”

话音未落,人己消失在街角。

只余一缕清风,裹挟着淡淡檀香,在客栈内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