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橘为重96 作品

第125章 海下的古代遗迹(二)

“哎呀,今日怎这般背时,渔获少的可怜。!e¨z-晓?说`旺\ -免¨沸_越·独^”

“哎!真羡慕老鱼头!他算是祖坟冒青烟了,捕了一条异种蛇尾鱼,听说卖了七十两银子,够他家那小子拜入武馆了。”

“都是命,有便有,没有便没有,求不来的。”

因海兽体型庞大,基本不会在近海出没,故而大大小小渔船不少。

渔获寥寥的情况下,就近的几艘渔船便靠在一起,凑合着煮点海鱼填填肚子。

忽然间!

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涌动,令渔船左右晃荡不停。

“怎么个事?哪来的浪?”

“离潮汐还差了时辰,又无大风...怪哉?”

渔民们纳闷不己。

他们都是靠天气吃饭的,海上什么时候来潮汐,什么时候有大风大浪都门清。

就在此时!

一名渔民猛的睁大眼睛,手臂颤抖的指着前方,口齿不清道:“看...看...”

“看什么呀...”

其他渔民不耐烦的说了句,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待看清那物时!

一众人都惊的说不出话。

只见一座小岛凭空出现在海面,朝着这边缓缓移动。

“海...海兽!!!”

“快!快摇船桨!快啊!”

随着呐喊声传出,海面上的所有渔船都注意到了这惊恐的一幕!

哪还顾得上捕鱼。

一个个全不要命的狂摇船桨!

先别说其他有的没的!得赶紧比同行跑的更快!

有人一边划桨一边紧张回头张望,看那海兽离的还有多远,却突的看见那巨大海兽的身上,似乎站着一群人...可又不敢置信,不停的眨眼确定...

“等等...我好像看见海兽的背上有人...”

“怎么可能!谁有那个本事能命令海兽,你当是海龙王啊...”

可回头一看。/l!k′y^u/e·d`u¨.^c~o?m+

果真看见那海兽身上站着一群人。

一时间看的呆了,都忘了划桨。

良久。

等那群人‘借’了渔船,沿着海口驶入天龙江上,才回过神来。

“苍天啊!竟然有人的驱使海兽!”

“要是我也有这本事,那海上的渔获还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慢慢的。

传闻在渔夫之间流传。

说是东海之下有座龙宫,还看见有隐士高人前往龙宫赴宴。

别人说他吹牛。

他说他亲眼看见龙王的使者,送赴宴之人回归。

“我亲眼看见的,能有假?除了龙王,谁能使唤那般岛屿大的海兽!你不信西处打听打听,看见的又不止我一人...”

就这么越传越广,甚至还被说书人传唱,被文学大家写入著传中。

吴国公府。

看见憔悴不堪的次子,吴国公又惊又喜,惊的是次子受了多大的磨难,才会变的面目全非,喜的是,不管如何,自家这二儿子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让父亲担忧了,儿万死!”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娘都担心坏了,你且沐浴更衣,再去陪你娘。”

吴国公扶起儿子,欣慰不己。

随后。

他又对道长千恩万谢。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高歌并没有居功自傲,且婉拒了吴国公的宴请。倒不是清高,一方面是不喜喧嚣,另一方面是仙书传来了异动,应是有了新篇章,他急着查看奖励。_萝/拉~晓+税′ `冕¨费?阅.黩·

道别后便回到了客栈。

而许松也见到了妻儿,看见了老父亲托人送来的信,一时百感交集,又感自己身体己垮,加上吴国公府给了一笔银子,决心带着妻儿回家,安享晚年。

也算是完美的画上了句号。

【海外仙岛】

【玄都者,云游道人也。尝行至江州,值暴雨倾盆,乃暂避于许氏人家。雨止云开,整装欲行,许氏老者捧家书泣曰:“子松赴吴郡谋生,数月杳无音信,闻道长行程,恳请携信送之。”道人悯之,遂纳书于袖,稽首应诺。】

【夜半逢时,借宿荒缪,遇谋财之匪,施小计惩之。及至吴郡,访得松宅,方知其随吴国公次子乘船出海,寻访海外仙岛,欲求富贵。恰逢吴国公邀请,乃赴宴。公曰:“吾之次子

,访仙岛,求不死药,无归。”言毕,以金银珍宝许之。盼道长慈悲,救其性命。道人素来为善,应而允之。】

【越数日,国公备巨舶以待,大小数十丈,曰:龙骨宝船。择吉日,载壮士数百余,自天龙江出,奔赴淼茫东海。乃行日夜,突闻惊嚎,及出。老舵工色变曰:“此雾中灯鬼也,乃溺死者怨气所化,专夺人精魄,使其坠海而亡。”众人无不惊惧。又曰:“不可首视,恐为其害。”道人法眼如炬,观雾中之物,笑曰:“此异鱼也,擅惑人心神,待吾擒之。”但见道人踏海而行,孤身入迷雾,顷刻复返。见之全貌,丑陋怪异,头顶幽灯,命名:灯鬼鱼。众人惭曰:“原是鬼鱼作祟,自惊自怪矣。”】

【又行数日,忽见海面银蓝幽光,众人惊异之。老舵工大喜曰:“此乃银衣子!老朽少闻,有此异色之地,必有沉船宝藏。”众人闻言,皆聚舷观望。然,海深知危,无人愿往,复行。又闻惊惧呼喊,聚众于前。乃见一巨兽,绕船而行。】

【庞氏者,武林宗师也。不欲坐以待毙,拔剑而战。道人阻之,曰:“吾闻其音,哀也。”言罢,纵身跃上鲸背,细察之下,知其哀鸣缘由,是为藤壶者寄生。遂施以掌心雷,助其摆脱切肤之痛。巨鲸摆尾致谢,喷水柱为引,复沉深海。其后保驾护航,捕食相谢。】

【一日,巨鲸忽止游不前,长鸣示警。道人知其意,未及言明,骤见黑云压顶,飓风乍起。怒涛壁立十丈,宝船巨桅应声折断。更有旋涡暗生,如深渊巨口,终至船毁人沉。道人急掐避水诀,于惊涛中救落水者数十。待风浪稍歇,浮出海面,忽见仙岛隐隐。】

【生者喜极,争相上岛,散而探索。道人喟然叹曰:“共患难者,不可共富贵。”遂择幽径独行。后救人而归,云游西方,恍惚间千载时光,飘飘乎羽化登仙。忽觉破绽,惊醒!方知此前种种皆是幻象。未了,又复陷心魔。生死一线间,道人忽朗声大笑,首面心魔,心如澄镜,堪破幻象而出。乃知,从无仙岛!是为蜃之海市蜃楼。】

【环顾之,见众人皆陷幻象,或富贵,或权势,或七情,或六欲,难以自拔。道人为救众人性命,遂施法入蜃之梦境。遇一垂钓渔翁,曰:“久未见生人,愿君听吾言之,成则授之法诀。”道人应允,交谈间知秘闻。渔翁者,姜氏,五千年前虞国人,大祭司也。承大王授命,出东海猎龙,欲得其精元,而奉还长生。】

【然!路途险恶,同行者亡十之八九。后误入归墟,尽殁,唯渔翁以秘法延命。道人闻之愈惊,暗思此人存世五千载,何以困于蜃梦而不灭。虽疑窦丛生,仍得授法诀。后道人依诀施为,唤醒沉溺幻象之众,又御巨鲸破浪而归。】

【东海之滨,渔民遥见巨鲸破浪,负众人归,无不骇然。此后,市井谣言起,曰:东海有龙宫,隐者赴其宴。蚌女侍其馔,龙女座相陪。海中珍奇酿,醉酒宿龙庭。一时为说书人传唱,更入文学家著作。奇哉!怪哉!异哉!】

【故事评价:乙等!奖励:稀世机缘一份】

通篇洋洋洒洒一千多字。

高歌慢慢读完,看到最后才惊讶道:“不是吧?居然够的上乙等评价!”

他颇感困惑,这篇章读起来文辞平平,本以为顶多也就丙上评价,没想到居然给了个乙等评价...总不能因为篇章字数多就评乙等吧?怎么也要结合情节之跌宕、立意之深远、文采之斐然等多方面,来决定综合评价才对吧。

疑惑归疑惑。

奖励却是实实在在的。

不是道行,不是法术,而是稀世机缘。

“稀世机缘...机缘类奖励,倒是很久没见到了...”

机缘这玩意,还等自己去寻找。

没到手的东西,高歌自然也没有激动等情绪。

只是回想起之前的两份机缘,一份珍贵,一份罕见,分别得到了乙木元精和龙珠,为自己增添了百多年法力,那这稀世机缘...恐怕只会更好。

【东海之外,日落之滨,归墟之地,潜海底可见真章。】

“......”

有时会真的想骂人。

每次给的机缘都说的不清不楚。

“东海之外...日落之滨...”

高歌轻声读着这几句话,东海之外好理解,日落之滨...应该是日落的方向,滨...水边的意思,估计是靠近日落的水边...

“归墟之地...”

念到这句话,高歌立马想起钓鱼翁说的那个地方,八成就是了。

既然钓鱼翁会出

现在蜃的梦境中,那应该就离蜃所在的地方不是很远,只要以那里为点,朝着日落的方向前行,应该就能到达归墟之地...吧...

“正好巨鲸没走远,看来又得麻烦这大家伙了。”

这是逮着一条鱼,就往死里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