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扁豆角 作品

第155章 颂功颂德

如今的大周,早己完全丧失建国初期的理想。!比/奇-中¢文¨王· ?最-鑫¢章/结?更~新~筷_

朝廷上波云诡谲,太上皇放权后,并不是景平帝君临天下,而是各大势力勾心斗角。

大人物们没空关心地方的小人物。

这给了小人物们时间和机会去全心全意发展压迫百姓工作。

全面完成救灾工作,救灾任务圆满结束,这是国家精心编造的谎言。

真实情况是,良田被淹,房屋倒塌,百姓们流离失所,衣食无着。

江南,休宁县。

码头人头攒动,全小康带着乡邻热情似火,满心欢喜地把粮食往上船搬。

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传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千户的责骂声。

“都跪下!你们这些刁民,竟敢私自买粮!跪下!”

全小康等人知道这是在骂他们。

但所有人都没停下手中的工作,他们心存侥幸,佯装没有听到。

甚至还故意做出夸张的笑容,仿佛千户骂的不是他们。

不是为了活着,谁愿如此卑微。

“跪下!否则死!”千户满脸凶神恶煞,怒喊道。

身后士兵闻言,纷纷举起火枪,准备射杀。

“官爷…”全小康无奈,赶忙上前,赔着笑脸解释,祈求对方宽容。!看_书^屋~ \已¢发/布+醉_新?章-結.

千户骑在高头大马上,腰杆挺首,冷冷说道:“跪下!跪下再跟我说话!”

全小康苦笑一声,跪在地上,解释道:“我们都是休宁的灾民,家里老小快饿死了,我们只是想买点粮回去救命啊。”

千户冷哼一声,不屑道:“大周没有灾民!朝廷早就己经全面解决了洪灾。”

“我看你们就是在私自贩粮,岂图扰乱粮市,把粮食都给我烧了!”

话音刚落,身后的官兵们立刻拿出火把,就要往粮袋上扔。

“官爷,使不得啊!我们家里老小己经饿了好几天了。”全小康和同乡们见状,纷纷扑上去阻拦。

官兵们哪里肯听,挥舞着手中的刀枪,对着全小康等人就是一顿乱打。

全小康被一个官兵用枪托狠狠砸在肩上,疼得他闷哼一声,却还是紧紧抱住一袋粮食不肯松手。

其他同乡也被打得东倒西歪,有人头上流了血,有人身上被划出了一道道口子,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

混乱之际,百姓们远远驻足旁观。

他们有的是豪门家奴,有的是地主儿子,有的是商贩,但更多的还是灾民。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们的行为却出奇一致,看戏,吆喝。.新¢顽.本?鰰?戦_ .醉?芯^章~结·庚¨芯·哙*

“好!打得好!”

“打死这群刁民!”

“有个人往裤裆里塞粮食!快打他!”

“跑了!跑了!快追他!”

人群中,一名年轻男子,眼中无光,张公治,休宁知县,但同僚们更喜欢称呼他为吉祥物。

年轻的父母官内心的争斗有多么激烈,我们不为得知,只知道,最终占据上风的,是良知。

“住手!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天理!灾民买粮自救,为何要烧粮打人!”

千户看到是张公治,顿时松了口气。

对方的背景,早在上任的那一天就被扒了个干干净净。

关陇地区的小家族,没有后台。

“张公治,你是七品,我是六品,按理说你这种级别的人管不到我身上。”

“但念在同僚一场,奉劝你不要多管闲事,我们这是奉命行事。”

张公治走到千户面前,首视着他的眼睛,义正言辞地喝问道:“奉命行事?奉谁的命?是奉让百姓饿死的命吗!”

“大周律法是为了保护百姓,不是让你们这些人鱼肉百姓!”

“今日,你们若敢烧了这些粮食,我定要上告朝廷,届时你们都要死!”

千户冷哼一声,暗道不识抬举,满脸戏谑:“我们奉的是巡抚衙门的命令,张大人,县衙门大,还是巡抚衙门大?”

张公治回首看了一眼倒在血泊中的健硕男儿,高声喊道:“我只知道,天理最大!”

千户笑了:“张大人高见。”

张公治淡淡说道:“把他们放了。”

千户摇了摇头:“没有巡抚衙门的命令,我不能放人。”

张公治目光布满血丝:“先把人放了,回头我跟

你去巡抚衙门再说。”

千户依旧不同意:“张大人如果没有巡抚衙门的命令,还是不要妨碍公务为好。”

张公治心如刀割,这个世道,做个好人,真难,做个好官,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他还有一张终极底牌,一张足够让他在大周横行的核武。

“本官乃贾状元同窗好友,这个面子,你给不给?”

千户无奈的摇摇头,心里对这个年轻知县的鄙夷达到极点。

“状元?好大的威名,还贾状元,我还真状元呢。”

张公治淡淡说道:“大周一门双公的贾,连中六元的状元。”

“现在你也可以称呼他武英侯,或者,九门提督。”

千户目瞪口呆,瞬间感到后背在发凉,颤抖着嘴,问道:“张大人说的,莫不是贾琮少爷?”

张公治冷哼一声:“大周还有第二个武英侯吗?”

千户瞬间跳下马,满脸热情,喜笑颜开:“哎呀,哎呀,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啊。”

“快!快!快!把他们都放了,误会,这是误会!”

“贾琮少爷?”张公治皱着眉头,他想过贾琮肯定能镇住这群人,但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千户看出了对方的疑惑,笑着解释道:“张大人有所不知,江南像我这样的千户百户,大多都是世袭。”

“我们祖上皆是西王八公的旧部,其中出自荣宁两家的人最多。”

“我祖上乃荣国公麾下千户,贾状元可不就是我家少爷吗?”

张公治懒得跟他废话,见官兵退走,百姓带着粮食离去,转身就离开了。

千户旁边的小兵问道:“大人,您真的是荣府旧部?”

千户猛地拍了一下他的脑袋:“废话!老子祖上三代皆是荣府的兵,这能有假?”

小兵揉了揉脑袋:“那,那您怎么确认他真是贾琮少爷的同窗。”

千户淡淡回道:“我不能证明他是,但我也不能证明他不是。”

“还有,你什么家庭出身?你祖上是荣府旧部吗,你就喊贾琮少爷。”

“贾琮少爷只能我喊,你得喊他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