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扁豆角 作品

第56章 梅开时节

三月初的贾府,梅花似雪,纷纷绽放在后花园的枝头,将整个园子装点得如诗如画。¨5′0′2_t¨x^t\.,c\o·m/

荣庆堂内,王夫人笑着对贾母说道:“老太太,梅花都开了,不如我们带孩子们去赏花吧?”

贾母顿时心动不己,立刻吩咐王熙凤:“凤丫头,你去准备准备,咱们这就去后花园赏花。”

宝玉听闻,十分高兴,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好!好!二嫂子再准备点果酒,我们接着办诗会!”

王熙凤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说道:“现在怕是不行,三弟正在那儿宴请朋友呢。”

贾母倒是来了兴致,好奇地问道:“琮儿的朋友?可知是谁?”

王熙凤无奈地摇摇头,回道:“不清楚,今早三弟派人来问我要西洋葡萄酒,顺带提了句有客来访。”

邢夫人笑着接过话茬:“这个我知道,早上琮儿那孩子来给我请安时,跟我说过。”

贾母不禁狐疑地看过去,问道:“琮儿给你请安?”

邢夫人心中一阵畅快,得意地笑道:“琮儿自幼就与我亲善,我常跟他说不用总来给我请安,让他安心办大事就行。”

“可这孩子依旧时不时地来我这里,唉,儿子太孝顺,做母亲的也很无奈啊。\萝!拉\小_说~ _蕞·鑫¢漳?洁-庚!辛·哙^”

王夫人在一旁内心冷笑,谁是你儿子?你哪儿来的儿子?

贾琏,贾琮两个人再有出息,跟你也没关系。

贾母也有些无语,谁问你这个了,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赦儿媳妇,你还是说说琮哥儿都请了谁吧。”

邢夫人笑着说道:“有咱家老亲们的子弟,听说有个是叫牛天的,还有个什么,叫柳青。”

“此外,琮儿在国子监的同窗也来了,说是要一起参加殿试。”

贾母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是既惊讶又欣慰。

她知道牛天,镇国公府的传人,既然如此,其他几人,想来也应该都是各自国公府的继承人了。

别看现在是几个孩子围绕着贾琮,未来那就是几家国公府以贾琮为首。

王熙凤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急忙问道:“太太可知,三弟的同窗们都几岁了?”

邢夫人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有个是他师兄,也就是余尚书的儿子,另外三个,应该比琮儿大个六七岁吧。”

贾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青年进士,那可是比金子还金贵的东西。

王夫人也不禁有些心动,她在王家还有几个侄女待字闺中,若是能够联姻,那对王家而言可是一股不小的助力。*w.a,n_z\h?e,n¢g?s¨h-u/k′u\.!c′o?m~

薛姨妈只能暗自感叹,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进士可不是她家能高攀得上的,何况是青年进士。

早些年,她也曾动过心思,找些十岁左右就考中秀才的潜力股,提前下注。

应天也不是没有这种天才,只是薛蟠根本成不了事,他所谓的拉拢方式竟是首接过去请人喝酒嫖娼!

薛姨妈虽怒其不争,但她一介妇人,也不能亲自下场去操办这些事,久而久之,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此时,后花园中,贾琮正与牛天,余安等人坐在梅花树下,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

牛天端起酒杯,笑着对余安等人说道:“今日与诸位兄弟相识,真乃人生幸事。”

余安西人也举起酒杯,笑道:“牛兄客气,请。”

“请。”牛天等人说罢,一饮而尽。

“过几天,就要殿试了,牛兄对小弟可有什么指教?”贾琮看向牛天,笑着问道。

牛天放下酒杯,笑道:“我还真有个消息!近日西北发生了件大事,兵部尚书兼三边总督,韩靖,韩大人被勒令回京了!”

柳青也点头说道:“不错,昨晚听我父亲谈话,说是西北打了仗,由于韩大人风格过于保守,己经被圣上撤除了职务。”

余安也感叹道:“昨天听我父亲说,大明宫内吵得不可开交,原来是陛下欲要染指军权,难怪太上皇震怒。”

贾琮沉思片刻,淡淡说道:“所以说殿试题目有很大概率会考边境问题。”

余安点点头回道:“不错,师弟是什么态度?”

贾琮反问道:“先说说你们几家是什么意思吧。”

牛天感叹道:“我父亲更偏向陛下,但他目前只能站队上皇,除非他能

彻底收服前锋营。”

五城兵马司是镇国公府根基,京营是贾家根基,剩下的,前锋营,骁骑营,护军营,健锐营,火器营,巡捕五营,都是在太上皇手里。

余文轩点头赞同,说道:“我父亲的意思是,不做事就不犯错。”

柳青等人面面相觑,他们的父辈虽然官职不低,但比起前面那两位,还是不够看。

李政安三人就更别说了,若不是贾琮,他们连见牛天的资格都没有。

贾琮点点头,平静说道:“行吧,我再思考两天,届时再告诉你们我的想法。”

余安拍了拍贾琮的肩膀,笑道:“那师兄就跟你下注。”

“我们也听贾兄的。”李政安三人连忙表态。

另一边,荣庆堂内,众人纷纷离席。

贾母回到房中,坐在榻上,闭目沉思。

鸳鸯在旁边轻声问道:“老太太,您是在想三爷的朋友吗?”

贾母缓缓睁开眼睛,说道:“鸳鸯啊,青年进士的含金量,不容小觑。”

“若是能招作女婿,对家族的助力,是不可估计的。”

鸳鸯点头说道:“老太太思虑周全,只是奴婢观二太太,似乎也有此意。”

贾母微微叹气,说道:“她自然是不可能想着探春的,怕是又在盘算着给王家的侄女找个好归宿。”

正说着,王熙凤走了进来,说道:“老太太,我刚让人去准备了些点心,一会儿给三弟他们送去,您看这样安排可好?”

贾母点头说道:“嗯,你办事我放心,琮儿那边,你多留意着点,若是有什么情况,及时来告诉我。”

“是,老太太。”王熙凤应了一声,随后接着说道。

“我看二姑娘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三弟的那些同窗,似乎就不错。”

贾母看着王熙凤,感叹道:“难为你还能想着二姑娘,倒是比你姑母强。”

王熙凤内心一咯噔,不过还是笑着说道:“这话您说的,我不想着二姑娘,还能想着谁?”

贾母笑道:“这事回头还是问问琮儿吧,看他什么意思。”

“是。”王熙凤面带笑容,轻声应道,见贾母似有疲态,便悄然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