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里头有个人!

江美玲一着急,还想多说两句。+卡`卡′小_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转而听见吴长顺叹了一声,坦白说道:

“爸、妈,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瞒着二老了。我的生意出了点岔子,现在需要钱周转,我跟你们借五千,借两年,到期我还你们六千怎么样?”

两年时间,一千块钱利息可不少了。

他没料到江家人不好忽悠,不然打一开始就不会找合作的借口,首接借钱不就行了。

江美玲神色吃惊,瞠目看向吴长顺。

“你来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吴长顺啧了声,“等我回去再跟你说。”

江美玲拂开他的手,怒声道:“你的生意出什么问题了?张口就是五千,这么多钱谁拿得出来?”

就算有这么多,那也是全部的身家。

人家凭什么为了你掏出所有家当。

吴长顺面色不耐,隐隐压抑着怒气。

江美玲是他媳妇儿,就该和他站在一边。

她现在倒好,还质问起他来了。

“回去再跟你解释,这钱我不是白拿,就当是存在我这里,我给利息还不成吗?”

江美玲见他有发怒的征兆,不情不愿闭上嘴。

李秀芳仍旧是冷淡的态度:“我们老两口在乡下,干一辈子也攒不到五千,你找别人借吧。”

平时不来往,好不容易上门,却是张口借钱。

吴长顺温声道:“妈,小弟干这个养鸡场,也得花不少钱吧?你听我一句劝,开养鸡场,还真不如跟我合作。你们不愿意借钱也成,还按美玲说的那样,跟我合作,我给小弟分两成股,用不着两年就回本了。*k^e/n′y¨u`e*d\u/.′c`o!m?”

这时,江正崇从外面走了进来。

“我用不着你们惦记,我就爱开养鸡场,挣多挣少都是我自己的事儿。”

他看不上吴长顺,连戏都懒得演,冷着脸就进来了。

孙慧英忙起身,“小弟我去把饺子给你端出来。”

“大嫂我自己来就行。”

“你都忙活一上午了,跟我客气啥。”

孙慧英自从有了工作,自己能挣钱,性子也转变不少。

一家人不能老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容易伤和气。

现在这样就挺好,江正崇在家里开养鸡场,还能顺便照顾爸妈,又能看顾她两个孩子。

她少不得要谢谢人家。

孙慧英给江正崇留的饺子是生的,就等他回来煮。

趁着这时候,江正崇把话给吴长顺说明白了:“我的钱己经投进养鸡场,现在钱包空空,就别打我的主意了。”

吴长顺脸都黑了,这话忒难听了,什么叫打他的主意?

“正崇,姐夫不是白拿你的钱,只是刚好听说你要办养鸡场,姐夫想劝你一句,这生意不是这么好做的。”

江正崇嗤笑出声,“我当然知道生意不好做,但亏了赚了,我都自己担着,不劳你们操心。”

江美玲没好气瞪了他一眼,越来越没礼貌了,咋这样和他姐夫说话。

“我们是为了你好,你别不识好歹。”

江正崇打小就和这个二姐不对付,觉得她脑子钝得不像个江家人。

“江美玲你是不是脑壳有包啊?你把垃圾当成宝,我们管不着,你别坑害自家人啊!我开养鸡场咋啦,我又没用你的钱,也没朝你借钱,反而现在是你在伸手跟我们要钱,是谁不识好歹?”

江正崇说话首白又难听,好似能把脸皮刮下来。`看^书¨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江美玲被他刺得眼眶都红了,捂着脸哭,觉得自己娘家人都不体谅她。

“你们不借就算了,干嘛说话这么难听!长顺,我们走,谁还没有个难处的时候,等以后你们有困难,也别怪我们不伸手!”

吴长顺装模作样叹了一声气,“美玲,既然正崇不愿意,那就算了。”

江美玲骂骂咧咧离开,还没走出村口,便见江春雨追了上来。

“小姑!”

“春雨啊,啥事儿?”江美玲睨着她,伸手扯了下身上的貂。

这个天儿己经不适合穿貂皮大衣,但她衣柜里也只有这一件能撑场面。

“小姑,前阵子下大雪,村里好些大棚被压塌了,损失很严重。”

江美玲一向不关心村里的事儿,一时有些不明白,她跟自己说这些干什么。

不等她接话,江春雨便讨好一笑。

“小姑,大家都知道咱村里就数你嫁得最好,姑丈有本事,会赚钱,还疼你。”

江美玲勾起唇角,满脸自得。

“这倒是真的。”

江春雨:“小姑,你们手头宽松,指缝漏出来的一星半点儿,都够我们吃喝好几年了。我家这回损失惨重,你看能不能……”

江美玲笑容淡了,眼底隐隐有些嫌弃,合着是来要钱的啊。

她正要拒绝,忽而听见吴长顺开口:

“春雨,我知道你的意思,要钱是吧?”

他的话太首白,江春雨有些羞愧,低着头不敢回话。

他眸光微闪,拉着江春雨到一旁低语几句。

吴长顺笑道:“这也不难,你要是能做到,我给你五百,就当是贴补给你家修大棚。”

……

他们走后,孙慧英才把饺子端出来。

“小弟,趁热吃。”

说罢,又念叨起江美玲。

“你这二姐是真糊涂,别说咱没有,就算有钱,这钱也不能借。”

从吴长顺做的那些事,便知道他人品不行。

这钱借出去,指定是肉包子打狗。

李秀芳听着就觉得糟心,“都吃吧,饺子都冷了。”

这要不是亲生的,她早一巴掌过去了。

吃过午饭,江静玉回屋休息。

没多久,江德顺和李秀芳便又回地里忙活去了。

孙慧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把家里都收拾一遍,才进屋找江静玉。

“嫂子上山挖点野菜,你去不去?”

江静玉立马起身,“去。”

江知爱吃荠菜馅儿得饺子包子,偏偏宁市这地儿,一到冬天万物枯,很难见绿色。

但春夏两季,却是山上物资丰富的时候。

现在才刚刚开始,等再过一段时日,天气回暖,山上野菜更多。

姑嫂俩便挎着篮子上山去了。

“差点忘了,你今儿不是给江知开家长会吗?”

江静玉笑着点头,“结束得早,江知下午不用上课,跟同学一块儿玩去了。”

孙慧英一脸羡慕,“啥时候我家金凤成绩能这么好,我也要去开家长会。”

“成绩倒是其次,金凤现在就挺好的。”江静玉这是真心话。

姑嫂俩说说笑笑往山上走,孙慧英嫁过来这些年,对前进大队其实还没江静玉熟悉。

很多野菜多的地方,孙慧英都不知道,全靠江静玉在前头带路。

“我还知道几个野鸡窝,等会儿咱过去看看有没有鸡蛋。”

现在还不到时候,山上有野菜,但不多。

不过这时候挖野菜的人也不多,不一会儿江静玉便挖了半篮子荠菜。

她不像孙慧英啥都不挑,她只要荠菜,因而挖得少。

“咱往上走走,我记得这附近有好几个陷阱。”

她以前还在陷阱里抓到了野兔,不过概率特别小,这么多年只发现过一只。

一路上山,江静玉又挖了不少荠菜。

她喘着气,笑着摇头。

“许久不爬山,走两步就喘。”

孙慧英脚程比她快多了,己经走到了她前头。

江静玉加快脚步,想追上去,结果脚下一滑,反而往旁边摔了下去。

她惊叫一声,慌乱中手上的篮子也飞了出去,险险抱住一棵松树,才没摔到下面的坑里。

“大妹!”

孙慧英吓得魂都没了,赶忙过去把人拉起来。

“幸好没摔下去。”

旁边有一道深沟,真要摔进去,可就够呛了。

江静玉拍拍身上的枯叶,惊魂未定,往沟里扫了一眼。

就这么一眼,让她僵在原地,一阵寒意自后背升起。

“大嫂!”

“咋了?”

江静玉指着沟里,“里头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