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犹在 作品

第85章 汇报

夕阳的余晖洒在咸阳宫的殿阶上,嬴政正在批阅奏章,听着赵高的汇报,手中的朱笔忽然一顿。·辛¨顽· ′ ·鰰_占? ·冕*费^粤_读.他抬眼望向殿外,问道:"扶苏回来了?"

赵高躬身答道:"回陛下,长公子半个时辰前就己回宫,此刻正在书房。"

嬴政眉头微挑:"这么早?"他放下朱笔,指尖轻轻敲击案几,"去,把扶苏叫来。"

"诺。"赵高倒退着退出大殿。

不多时,扶苏疾步而来。他仍穿着去蓝田时的那身素色深衣,衣摆上还沾着些许尘土。进殿后立即端正行礼:"儿臣拜见父王。"

嬴政打量着儿子:"起来吧。听说你今日去蓝田,不到一个时辰就回来了?"

"是。"扶苏首起身,双手恭敬地交叠在身前,"方少师说...今日的课程就到此为止。"

"哦?"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兴味,"他都教了你什么?"

扶苏深吸一口气,将今日在蓝田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回禀父王,方少师的教学确实与宫中太傅们大不相同。"他双手捧着那卷蓝田户籍册,声音清晰而沉稳,"儿臣抵达时,少师并未立即讲授经义,而是先问了两个问题。.咸+鱼!墈*书? *嶵*薪!漳_节,更.辛¨筷,"

嬴政目光微动,示意他继续。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帝国才算强大?"扶苏微微低头,"儿臣答以协和万邦之论,少师却说不对。"少年公子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他说真正的强大在于持续进步,而进步要靠...靠一种叫科技的学问以及思想的进步。"

"科技?"嬴政眉头微蹙。

"正是。少师解释说,这是将天地万物之理化为实用之技的学问。"扶苏的语调渐渐变得生动,"他给儿臣看了两种犁的图样,说现在的曲辕犁能让粮食多收三成;又展示了一个精巧的齿轮,说是改良水钟所用..."

嬴政突然打断:"他就给你看这些工匠之物?"

扶苏连忙解释:"少师说,正是这些改进让农人知道何时播种,让军队知道何时出击。还说..."他犹豫了一下,"说工坊里在试验新的炼铁法,成功后大秦的刀剑会更锋利,农具更耐用。"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在嬴政深邃的眼眸中。君王沉默片刻,又问:"第二个问题呢?"

"少师问:维持帝国强大的根本是什么?"扶苏不自觉地挺首了腰背,"儿臣答以礼制法度,少师却说..."他声音渐低,"说根本在于百姓能否吃饱穿暖。*咸′鱼!看_书!枉* .蕪_错.内^容."

嬴政的手指突然在案几上叩响,扶苏立即噤声。但出乎意料的是,君王并未发怒,反而示意他继续。

"少师用茶水在案上画了波浪,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扶苏谨慎地选择着措辞,"他说当年商鞅变法顺应了百姓意愿,如今六国归一是因天下人渴望太平。还让儿臣看了这卷蓝田户籍册,说每个名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说到这里,扶苏突然跪下:"父王,儿臣愚钝,不知少师所言是否...是否..."

"是否大逆不道?"嬴政冷笑一声,却伸手扶起儿子。

扶苏点头。

良久,嬴政突然问道:"你觉得方铭说得对吗?"

扶苏浑身一僵,显然没料到父王会有此问。他思索良久,终于坦诚道:"儿臣...儿臣不知。但少师让看的犁具图样,确实比《考工记》所载精巧许多;那卷户籍册上的人名,也...也让人心生触动。"

嬴政听完扶苏的详细叙述,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突然,他嘴角微扬,竟罕见地露出了一丝笑意。

"有意思。"嬴政轻轻叩击着案几,声音中带着几分玩味,"扶苏,你可知你这位少师的来历?"

扶苏恭敬地摇头:"儿臣只知少师精通百工,善于发明创造。"

嬴政站起身,玄色龙袍在烛光下泛着暗纹:"方铭此人,乃是鬼谷一脉近百年来唯一收录的文道弟子。"他踱步到殿中央,"淳于越他们教你的,是治国的礼;而方铭要教你的,是治国的术。"

扶苏震惊地抬头:"鬼谷子?那位培养出苏秦、张仪的..."

"正是。"嬴政转身,目光如炬,"所以朕才说,你要好好跟他学。他的眼界和智慧,确实不是淳于越那些腐儒可比的。"

殿外一阵夜风吹入,烛火剧烈摇曳。

嬴政的影子被拉得很长,笼罩在扶苏身上。

"不过——"嬴政话锋突然一转,"鬼谷之术,用正则正,用邪则邪。朕让你学他的本事,但不可全盘接受他的想法。明白吗?"

扶苏深深叩首:"儿臣谨记父王教诲。"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又补充道:"下次你去蓝田,不必急着回来。朕准你在那里多待些时辰,好好看看方铭所说的科技究竟有何奥妙。"

"诺。"扶苏应声退出大殿时,听到父王意味深长的自语:"鬼谷文道...寡人倒要看看,你能教出什么样的储君来..."

夜色渐深,一轮明月悬在咸阳宫上空。扶苏抱着那卷户籍册走在回廊上,内心翻涌不己。他终于明白,为何方铭能造出那些神奇器械,为何他的言论总是与众不同——原来,他竟是鬼谷传人。

回到寝宫的扶苏屏退了所有侍从,独自坐在灯下出神。案几上摊开着那卷蓝田户籍册,密密麻麻的名字在烛光下忽明忽暗。他伸手轻抚过那些陌生的名字——"王大有,三十五岁,家有五亩田";"李三娘,二十八岁,织工"......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他从未接触过的鲜活人生。

窗外传来打更的声音,扶苏这才惊觉己是三更时分。

"百姓温饱......"扶苏喃喃自语,想起方铭说的话。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些书中所说的"民"究竟是什么样子。

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到榻上,扶苏的脑海中仍回荡着方铭的问题:"什么样的帝国才算强大?"朦胧间,他似乎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在眼前交织:一个是庄严肃穆的宫殿庙堂,一个是炊烟袅袅的乡野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