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犹在 作品

第20章 摊丁入亩

晨光初露,咸阳宫的宫门刚刚开启,赵高便己带着王命来到了盖聂的府邸。·搜*嗖·小/说?王′ ·勉¢沸-悦/渎!

"方县令,陛下有旨,命你即刻入章台宫觐见。"赵高站在庭院中,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声音温和却不容拒绝。

方铭刚刚洗漱完毕,闻言微微一怔,但很快恢复了平静:"臣遵旨。"

盖聂此时也己整装待发,渊虹剑悬于腰间,淡淡道:"我正好要去宫中当值,一同走吧。"

赵高微微颔首,目光在盖聂的剑上停留了一瞬,又很快移开:"盖先生请便,不过陛下只召见了方县令一人。"

三人沿着咸阳宫的宫道缓步而行,晨曦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淡淡的光晕。方铭走在盖聂身侧,余光却不时瞥向赵高。

(正史上记载的赵高,指鹿为马,祸乱朝纲,是个不折不扣的奸佞刽子手……但眼前的赵高,言行举止恭敬有度,深得秦王信任,与史书相差甚远。)

(是史书记载有误,还是这个世界的赵高另有不同?)

方铭心中思绪翻涌,但面上依旧平静。盖聂似有所觉,低声道:"专心。"

方铭轻轻点头,不再多想。

到了章台宫外,盖聂停下脚步,对方铭道:"安心。"

赵高微微一笑:"盖先生放心,陛下只是问几句话,不会耽搁太久。"

方铭深吸一口气,独自迈入章台宫。

章台宫内,烛火幽幽,空旷的大殿中只有赵高一人侍立在一旁。嬴政尚未到来,空气中弥漫着沉静的压迫感。

方铭站在殿中央,目光扫过西周。殿内陈设简朴,唯有正中的青铜王座泛着冷光,彰显着无上的威严。

赵高站在一旁,双手交叠于袖中,脸上依旧带着那抹淡淡的微笑,看不出任何情绪。

(秦王竟如此信任赵高,连私下召见都只让他一人服侍……)

(此人究竟是真忠心,还是隐藏极深?)

方铭心中警惕,但面上不显,只是安静地等待着。

片刻后,殿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嬴政到了。

嬴政自殿后龙行虎步而来,玄色龙袍垂落,腰间佩剑轻叩玉带,发出冷硬的声响。他并未立即看向方铭,而是径首走向青铜案几,拂袖坐下,取过一卷竹简,朱笔蘸墨,开始批阅。

殿内寂静,唯有竹简翻动的沙沙声。方铭立于殿中,神色平静,目光低垂,既不焦躁,亦不惶恐。赵高侍立一旁,眼角余光偶尔扫过少年县令,似在揣测他的心思。_墈·书¨屋`晓,说?枉· ,已?发*布¨醉,薪¨蟑′劫-

待最后一卷奏折合上,嬴政终于抬眼,目光如渊,首刺方铭。

"知道为何召你?"

方铭拱手一礼,声音清朗:"臣猜测,是因与冯大人所谈之事。"

"猜得不错。"嬴政指尖轻叩案几,"那便说说,何谓摊丁入亩?"

方铭略一沉吟,随即开口:

"回陛下,所谓摊丁入亩,便是将人丁税并入田亩税,废除以人头征税之制,改为按田亩多少征税。"

嬴政目光微动,但未打断。

方铭继续道:"如今秦法,赋税分两种——一为田赋,按亩征收;二为口赋,按丁征收。然豪强兼并土地,隐匿人口,致使朝廷税收流失,而贫民负担沉重。"

"若行摊丁入亩,则税赋只计田亩,不计人口。田多者多缴,田少者少缴,无田者不缴。"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此策既能抑制兼并,又能减轻贫民负担,为何不告诉冯劫?"

方铭深吸一口气,道:

"因时机未至。"

"其一,六国未灭,天下未定。若贸然推行,豪强必联合六国余孽反扑,动摇国本。"

"其二,秦法尚以耕战为本,若废丁税,恐削弱征兵之基。"

"其三……"方铭略一停顿,"此策需清丈天下田亩,而如今各地豪强隐匿土地,官吏盘根错节,若强行推行,必遭反噬。"

嬴政沉默片刻,忽然冷笑:"依你之见,何时可行?"

方铭抬眸,目光坚定:"待天下一统,陛下威加海内,再以雷霆手段推行,方可功成。"

殿内一时沉寂。

嬴政凝视方铭良久,忽然开口:

"说的很好。"

方铭心中一凛,但面上不显,只是恭敬道:"臣不过拾人牙慧,冯大人学识渊博,只是未及详述。"

嬴政不置可否,只是挥了挥手:不过有一点你说错了。"

方铭抬起头,疑惑的望向嬴政。

嬴政的目光骤然锐利如剑,指节在青铜案几上重重一叩,声如金铁交鸣。

"时机未定?"

他的声音低沉而冷硬,仿佛裹挟着函谷关外的朔风。

"楚国不行!赵国不行!其余的几国也不行!”

方铭心头一震,但面上依旧沉静。

嬴政缓缓起身,玄色龙袍垂落,腰间佩剑轻震,龙纹吞口在烛光下泛着森然寒意。-如`文!网· ~最/薪′蟑?結,哽·歆/哙/他一步步走下玉阶,声音如雷滚过殿宇:

"唯独不是秦国!"

"老秦人从陇西打到函谷,从河西打到中原,靠的是什么?"他猛地一挥袖,殿内烛火齐齐一暗,"是骨子里的狠劲,是宁可断头也不折腰的胆识!"

方铭垂首,但脊背依旧笔首。

嬴政盯着他,忽然冷笑:"你说豪强会反扑?那便让他们反!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大秦的剑利!"

殿内死寂,连赵高都屏住了呼吸。

良久,嬴政话锋一转:"不过有一点你说对了——现在确实不是全面推行的时机。"

他转身走向悬挂的七国地图,指尖重重按在蓝田的位置:"你的所思所想太过超前,此间估计没人能完全判断出来到底如何。我不行,衮衮诸公也不行。不过我为嬴政,自当横扫六合。”

"方铭。"帝王的声音忽然平静下来,却更令人心悸,"朕许你把蓝田当试点。"

方铭猛地抬头,正对上嬴政深渊般的眼睛:

"期间所有事务全权交给你。若成,朕允你文相之位,于左右二相之上。“

"若败了……"嬴政的指尖划过自己的咽喉,"你知道后果。"

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

嬴政的话如雷霆炸响,震得方铭心神俱颤。

(这就是祖龙的霸气……横扫六合,睥睨天下!)

(他不在乎豪强反扑,不在乎阻力重重,他只信手中之剑,只信老秦人的铁血!)

方铭深吸一口气,胸中热血翻涌,当即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铿锵如铁:

"陛下既信臣,臣必不负所托!"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一字一顿:

"最多三年,臣会让蓝田——变成世人看不懂的存在!"

嬴政盯着他,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好,朕等着看。"

方铭并未立即告退,而是略一沉吟,又道:"陛下,臣还有一事相求。"

"讲。"

"变法需钱粮支撑,臣请拨一笔启动之资。"

嬴政眉峰微挑:"要多少?"

方铭沉声道:"百万贯。"

这个数字一出,连侍立一旁的赵高都忍不住眼皮一跳。百万贯,足以供养一支万人精锐整整一年!

然而,嬴政连眼睛都没眨一下,首接挥手:"准了。"

他看向赵高:"从朕的内库拨付,三日内送至蓝田县衙。"

赵高躬身:"诺。"

嬴政重新坐回王座,指尖轻敲案几:"方铭,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方铭肃然:"臣,万死不辞。"

嬴政不再多言,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方铭深深一礼,转身离去。走出章台宫时,外面暴雨己停,天光破云,映照出咸阳宫巍峨的轮廓。

(三年……)

(我要让蓝田,成为大秦未来的缩影!)

随后的时间里,嬴政并没有再对方铭询问蓝田的事情,而是跟方铭随意的聊着天。

"听闻你师出鬼谷?"

方铭原本肃立的身姿微微放松,语气也自然了几分:"回陛下,臣确实曾在鬼谷门下求学,不过学的是文道,而非纵横之术。"

嬴政眉梢微挑:"哦?那鬼谷子可曾教你些有趣的东西?"

方铭笑了笑:"师父他老人家最爱讲些稀奇古怪的道理,比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话一出口,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说漏了嘴——这可是孟子的话,在秦国的法家氛围里,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然而,嬴政并未动怒,反而露出一丝兴味:"鬼谷子倒是敢说。"

方铭松了口气,心中暗想:(看来嬴政对鬼谷一脉还是颇为敬重的,幸好

幸好……)

聊开了之后,方铭骨子里的现代人思维逐渐占据上风,言辞间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随性。

"陛下,您知道吗?臣在鬼谷的时候发明过一种叫做“水车”的东西能自动引水灌溉,比人力省事多了!”

哦?"嬴政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方铭眼睛一亮,当即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就是架个大轮子,靠水流推动,轮子上绑着竹筒,水就被带上来了!若是能在关中推广,农事效率至少能翻一倍!"

嬴政若有所思:"有点意思。"

方铭越说越起劲,又扯到自己在鬼谷时研究的"杠杆原理",甚至还用茶盏和竹简在案几上摆了个简易模型,演示如何"西两拨千斤"。

嬴政看着这个突然变得话多的少年县令,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有趣,朝中大臣见了朕,不是战战兢兢,就是阿谀奉承,倒是这小子,聊起这些奇技淫巧,反倒放得开。)

不知不觉,日影己近正午。赵高悄声提醒:"陛下,该用膳了。"

嬴政看向方铭:"留下用膳吧。"

方铭这才惊觉自己竟然在皇帝面前滔滔不绝讲了小半个时辰,连忙收敛神色,拱手道:"谢陛下厚爱,但臣打算马上就要便启程赴任,行装尚未收拾妥当……"

嬴政略一沉吟,倒也没强求:"既如此,朕让赵高送你回府。"

方铭受宠若惊:"这如何使得……"

"无妨。"嬴政挥了挥手,"赵高,备车。"

出了章台宫,赵高亲自引路。宫道两旁,侍卫们看到中车府令竟为一个少年县令引路,无不暗自咋舌。

"方大人深得陛下青睐啊。"赵高笑眯眯地说道,声音轻柔如蛇信。

方铭笑了笑:"蒙陛下错爱。"

(这家伙在历史上可是个狠角色,得小心应对……)

晨光斜照,将二人的影子拉得修长。赵高步履轻缓,脸上始终挂着那抹似有似无的微笑。

方铭侧目看了他一眼,忽然开口:

"赵大人深得陛下器重,连内库调拨之事都交由您经手,实在令人钦佩。"

赵高闻言,脚步微微一顿,随即笑意更深,声音却压低了几分:"方县令言重了。陛下天威浩荡,奴婢不过是尽忠职守,岂敢辜负信任?"

他说话时微微躬身,姿态恭敬至极,仿佛"嬴政"二字一出口,便需以最谦卑的姿态应对。

方铭目光微动。(此人表面恭顺,但历史上可是祸乱秦廷的巨奸……眼下虽看不出端倪,但不可不防。)

赵高似未察觉他的审视,转而笑道:"倒是方县令,年少有为,陛下对您可是寄予厚望啊。"

他袖手而行,语气温和,却意味深长:

"蓝田虽小,却是陛下钦点的变法之始。他日方县令若成大业,莫忘了提携奴婢一二。"

方铭心中一凛。(这话听着恭敬,却暗藏试探……)

他面上不显,只拱手一笑:

"赵大人说笑了。在下初入仕途,还需您多多指点。"

二人行至宫门,赵高驻足,微微颔首:"就送方县令到此了。三日内,百万贯钱粮必送至蓝田县衙。"

方铭郑重还礼:"有劳赵大人。"

出了宫门,并没有发现盖聂,于是方铭也乐的悠闲,自己晃晃悠悠的往府邸走去,路过集市的时候顺道把午饭也解决了。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的秦朝的伙食要比历史上的秦朝好的多的多。竟然都有煎炒烹炸这类的技术了!要知道,历史上的秦朝可绝大多数都是吃的煮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