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长孙修与长孙宁二人喜笑颜开,无比热络地将陈迎新送至大门外。

走在长安街上,陈迎新仍觉有些恍惚。

他喃喃自语:

“史书所载,怕是有误……”

“长孙家若都是这般……痴愚之辈,怎能成得了大反派?!”

若非亲历长孙府一行,陈迎新实难想象他们竟如此……不通世务!回想方才情景,他依旧难以索解。纵是品行高洁之人,也断无这般行事的道理!

这简直是……糊涂透顶!

他都将长孙家的生意搅得七零八落了,对方竟无半分愠怒,反倒要以德报恩?

当真是……匪夷所思!史书所载的阴险之人全然不对,这分明是世间难得的大善人啊!

……

长孙府内。

目送陈迎新身影消失在赵国公府外,叔侄二人长长吁了口气。

长孙宁呷了口茶,春风满面道:“未曾想,竟是我猜错了!此人原来是登门致歉的!”

长孙修亦道:“方才那狠人的意思,分明是向我长孙家求和!”

“不错!”长孙宁笑道,“你看他几番试探,皆被我们化解,最后无计可施,才抛出了橄榄枝!”

“此事办得甚好!待家主归来,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长孙修连忙摆手:“侄儿不敢居功,此事分明是族叔的功劳!”他心中无比舒畅,此番为家族化解一大难题,待父亲回来,必能另眼相待!

……

遥远的辽东。

李世民正与几位老臣商议军情。

长孙无忌忽地连打数个喷嚏。

“这几日可是着了风寒?”李世民关切问道。

“谢陛下关怀,臣无碍。”长孙无忌摇头。

近来战事顺遂,一切尽在掌控。可不知为何,他心中总萦绕着一丝莫名的不安。

李世民颔首:“无事便好。眼下军粮情形如何?”

长孙无忌取出一本册子,正色禀道:“连日缴获,臣昨夜已清点完毕,共计粮草二十万石。足供我军将士与马匹三月之需。”

自开战以来,大唐战功赫赫,所获颇丰!

先是李绩攻占盖牟城,俘高句丽五万众,粮草无数。继而迅速拿下卑沙城。随后大军抵近辽东城外,高句丽遣五万骑兵驰援,李道宗亲率五千铁骑迎击,大破敌军,斩首万余!

随着唐军一场接一场的胜利,高句丽从起初的傲慢轻慢,渐露惊慌,如今已是惶恐至极!各城皆紧闭城门,龟缩不出,全然失了应战的胆气!

大唐铁骑所向披靡,高句丽早已闻风丧胆!李世民每战只派五千骑兵,无论高句丽是四万还是五万之众,皆被打得丢盔弃甲!

一个半月过去,唐军连战连捷,斩获无数!而自身折损竟不足五百人!此等战损,堪称惊世骇俗!

高句丽将士早已心胆俱裂,只能紧闭城门,任凭唐军在外策马扬鞭,亦不敢有丝毫举动!

如今,大唐五万雄兵齐聚辽东城下,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要攻城!

三十门威震四野的巨炮早已架设完毕,森然炮口齐齐对准城门!炮阵之后,更有杨江精心督造的百余架投石机!此等利器,能将数百斤巨石抛掷千步之遥!

李世民此战目的极是明确,唯有一个字:

轰!

他就不信,轰他个三天三夜,不能将这辽东城夷为平地!

李靖上前禀报:“陛下,万事俱备,只待您一声号令!”

“高句丽可有援兵?”李世民沉声问。

“他们五万兵马已被我五千铁骑斩杀大半,哪还有援兵敢来送死?”李靖豪气干云地喊道。

李世民开怀大笑,断然喝道:

“如此甚好!那就轰他娘的!”

军令如山!霎时间,巨炮轰鸣,投石机呼啸!

轰隆隆的巨响连绵不绝,震彻云霄!

城门内的高句丽守军,望着眼前天崩地裂的景象,眼中只剩下绝望。

说三天,便是一炷香也不曾少!

三日之后,辽东城彻底化作一片焦土废墟!

唐军攻陷辽东城,斩敌三万余,俘获两万兵卒,并掳获百姓五万人。

李世民当众宣告:

“即日起,辽东城更名辽州,永为大唐疆土!”

战事告捷,唐军大胜!无数将士欢呼雀跃,声震四野!

挟此大胜之威,唐军士气如虹,雄赳赳气昂昂,继续向前挺进!

白岩城一战,高句丽急调两万骑兵驰援。

李靖亲自披甲上阵,率一千重甲铁骑杀入敌阵,七进七出!

高句丽两万骑兵死伤枕藉,溃不成军!

李靖犹不罢休,纵马追杀数十里,斩敌首级千余!

待其归来,天色已暗。他手提敌酋头颅,满脸不屑:

“此等废物,也配在我大唐边境耀武扬威这许多年?”

此役又是大获全胜!高句丽彻底被打服了气。白岩城从此更名为岩州。

唐军继续前行。

抵达鸭绿江畔时,所有将士终于亲眼得见那座传说中的京观!

军中无人不闻,高句丽人曾以十万华夏子民的骸骨筑起此京观。如今亲眼所见,人人悲愤填膺,杀气冲天!

放眼望去,白骨累累,层层叠叠!

何止十万!

高句丽人,万死难赎其罪!

李世民痛心疾首,眼中杀意翻腾!他特意在此停留一日,命将士收敛所有骸骨,又安排长孙无忌将其护送回大唐,择地安葬,令英灵得以安息!

随后,唐军继续前行。

途中,李世民忽地想起陈迎新当初的请求。

此战,定要一打到底,绝不接受高句丽乞降!

很快,大军兵临安市城下!

此地乃高句丽王城所在,亦是其最后一道防线!

高句丽王闻听唐军兵至安市城,几欲吓破肝胆,数次遣使向李世民乞和,甘愿永世臣服于大唐!

对此,李世民断然拒绝,毫不留情!

高句丽王绝望之下,只得召集高句丽、靺鞨兵马共二十万,前来救援。

此番,李世民亲自披挂上阵。

仅几个回合,便将高句丽二十万大军击溃!

李靖率五千重甲铁骑直破城门!

踏入城门那一刻,无数形容枯槁、双眼空洞的前隋遗民,早已泪流满面。目睹此景,李靖心中怒火更炽!

这高句丽人,当真禽兽不如!

他声震寰宇:

“高句丽!欺我同胞,罪该万死!”

“我李靖,奉大唐天子之命!”

“率义兵,行天诛!”

万千将士齐声怒吼: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