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心的朱由检

wtf。

这是什么情况。

怎么朱由检见到自己的第一面就喊自己阎王。

张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看向一旁的宋应星。

宋应星也很无奈。

本着谨言慎行的态度,他几乎什么多余的话都没有说,就将陛下带来了此地。

依照他的意思,是想与店家会和之后,再将一些细节告知陛下。

凭借后世的种种神奇之处,想来陛下应该好接受一些。

谁知道陛下好像是理解错了一般,直接语出惊人。

宋应星向着朱由检解释道。

“陛下,此地并不是地府。”

“不是地府?”

朱由检愕然地抬头看向宋应星。

这里不是见到太祖皇帝的地方吗,而且刚刚他还遇到了自称武松的人,眼前之人一眼就认出了他,此地不是地府又会是哪。

“此事解释起来颇为复杂,宋叔,你为崇祯皇帝解释一番,我先去招呼客人。”

“好的,店家。”

过了一个小时,张泊将客人送走后,简单收拾了一番,便来到了这对明末君臣的面前。

就见到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坐在小板凳上,低头思考着什么。

朱由检刚刚从宋应星的口中得知了一个惊天秘闻。

此地不是地府,而是大明的四百年后。

说实话,如果是地府,他还能够好接受一些,毕竟历朝历代都流传着一些地府的事迹。

但是如果说这是大明的四百后,朱由检一时之间无法接受,更是不能理解。

这历朝历代也没有这种先例啊。

而且,据宋应星所言,此地不仅有太祖皇帝,西汉的汉武帝刘彻,东汉的昭烈皇帝刘备都能来到此地,如果能够获得其他朝代的帮助……

很快,朱由检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即使能够沟通其他朝代,对方也不一定会尽职尽责的帮助自己,与其这般,还是依靠太祖的帮忙吧。

见到自己的面前出现一道人影,朱由检抬起头来,就看到了之前他口中的“阎王”。

想起刚才的那一幕,朱由检恨不得整个人都钻到地里。

“咳咳,店家,宋爱卿说这里是大明的四百后?不知这是否属实?”

“是的。”

“宋爱卿还说,这件食肆可以贯通古今。”

“确实如此。”

张泊拉过一旁的小板凳,坐在了朱由检的对面。

“那也就是说,太祖皇帝是真实存在的。”

“没错。”

听着朱由检的反复确认,张泊都有点想要打哈欠了。

宋应星似乎明明已经和朱由检说过一遍了,他还要问。

“那不知我太祖皇帝何时才能来到此地。”

张泊抬手看了一眼时间,对朱由检说。

“恐怕还有一个时辰不到,你就能见到大明太祖皇帝了。”

这段时间,朱标差不多每隔三小时左右就来一趟,看看宋应星有没有来,如今还有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是朱标到来的时间。

“一个时辰!”

朱由检面色潮红,呼吸也变得急促,身体甚至都控制不住开始抖动。

也就是说,还有一个时辰,他就能见到大明的太祖皇帝了。

这一个时辰,他等得起。

“一个时辰!”

宋应星听闻要等待一个时辰,眉宇间不由得露出一副愁容。

如果是平日里,这一个时辰对于他来说也不是事,但是,现在可是陛下与他第一次来到食肆,等一个时辰,也就意味着在崇祯朝,陛下消失了一天的时间。

他等得起,但是他的好友涂绍煃可是等不起了。

“陛下,此地一个时辰,相当于我大明一日,如果陛下消失一日,恐怕涂督学……”

这里一个时辰,大明一日?

朱由检大感意外。

深深地看了眼宋应星,朱由检直接了当地说道。

“好,既然宋爱卿如此说,那朕与爱卿先行回大明一趟。”

如今既然已经知晓太祖皇帝可以亲临崇祯朝,朱由检那是心情大好,自从他登基以来的所有阴霾全都一扫而空,对于宋应星的提议,他也就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

既然这里一个时辰,就相当于大

明一日,那么他回去一趟再来,想来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当然,他还要特意叮嘱一番眼前的店家。

“店家,如果大明来人,还请其稍等片刻,我去去便来。”

“好。”

崇祯朝,夜晚的紫禁城,灯火通明。

此时的王承恩,手持灯笼,呆呆的站在武英殿前,一脸愁容。

陛下消失不见已有五六个时辰,如果再过五六个时辰再见不到陛下,那么恐怕这件事就有些瞒不住了。

他人头落地事小,风雨飘摇的大明只怕又要迎来一场动荡。

忽地,他注意到不远处似乎出现了两道人影。

“是谁?”

王承恩手提灯笼,蹑手蹑脚地向着人影方向靠了过去。

“王承恩,你不认识朕了吗。”

这是……陛下的声音,陛下回来了。

王承恩顿时喜极而泣,提着灯笼前进的步伐也由走动改成了跑动。

“陛下,您回来了。”

朱由检看着周围一片漆黑的天空,心中也是确认了刚刚店家的说法。

它仅仅在食肆呆上半个时辰,结果大明就过去半日。

“王承恩,涂督学呢。”

作为追随朱由检已久的宦官,王承恩自然是听出了陛下言语中的喜悦。

难道陛下此行真的见到了太祖皇帝,这才龙颜大悦?

当然,陛下不说,他也不敢问。

“陛下,涂督学已被臣监管起来。”

“这……”

宋应星看了一眼朱由检,心中有些担心。

“嗯?王承恩,你不会将涂督学送进东厂了吧?”

东厂什么样子,朱由检清楚,可以说,只要进了东厂,那涂绍煃就只有半条命了。

听着朱由检冷厉的质问,王承恩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

幸好他当初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没有将涂绍煃送进东厂。

“陛下,并没有。”

“好,将涂督学放出来,好生招待一番。”

“是,陛下。”

王承恩的目光瞥向一旁的宋应星,心中也是暗惊。

如此看来,恐怕这位名叫宋应星的举人一夜之间就麻雀变凤凰了。

“另外,给朕与宋应星沐浴更衣,朕可得好好整理一番仪容,再去见我大明的太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