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刚想开口为霍去病介绍李承乾,李承乾抢先一步开口道。
“在下李承乾,字高明,见过冠军侯,同冠军侯一样,我也是来自其他朝代之人。”
说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哦?”
霍去病也是露出了极为感兴趣的神色。
“不知你是来自哪个朝代。”
“我自来唐朝。”
“唐朝!”
霍去病难免有些意动。
据他所知,唐朝的国力较之大汉可是高上一大截。
如果可能,他也想去唐朝见识一番。
只是不知晓,眼前之人在唐朝的地位究竟如何。
“不知高明你为何能够前往食肆。”
李承乾明白,这是霍去病在询问他是否有历史留名的成绩。
李承乾考虑再三,并没有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知霍去病。
“冠军侯,可能是因为我曾经写出过了一本著作吧。”
李承乾二话不说,就拿起了宋应星的模板。
旁边的刘备等人都看傻了,这也行?
刘备欲言又止,但是看一眼李承乾,最终还是遵照了李承乾的想法。
霍去病得到李承乾的回复后,倒也没有追问下去。
著作反正他也不看。
“那你不是士卒,为何想要上阵杀敌。”
“为玄德公匡扶汉室,不知这个理由冠军侯是否认可。”
一方面李承乾确实是这样想的,另一方面就是他想要换一种活法。
“好,你可以成为我的副将。”
对于李承乾的回答,霍去病十分满意。
“不过,既然身为副将,就要听从主将的命令行事,你可明白。”
“是。”
李承乾郑重其事回复道。
对于霍去病,李承乾是打心眼里佩服。
十八岁的霍去病第一次领兵,就斩获远超己方数目的敌人,擒获对方数位大人物,一战封侯。
二十二岁就能创造了封狼居胥一词,而大唐的卫国公,直到五十九岁,才有了封良居胥的成就。
……
几日后,曹仁引兵十万为前队,许褚三千铁甲军在前方开路,浩浩荡荡地向着新野城杀了过来。
正午时分,许褚来到新野城外的鹊尾坡,见前往不远处的林中出现看似不少的人马,尽打着青红色的旗号。
许褚勒马,示意手下停止前进。
“休走,前面必有伏兵,我等只在此驻下。”
许褚说完,便吩咐一旁骑马的士卒飞报曹仁。
林中的霍去病见到许褚的动作,便歪过脑袋,对着别在肩头的对讲机说道。
“孔明先生,如你所言,许褚果然按兵不动。”
在距离此处不远的山顶之上,刘彻,刘备以及诸葛亮均在此地,人手一个望远镜在查探着不远处的局势。
“玄德,那人就是你口中的许褚?”
“是的,陛下。”
“虽然看似勇武,但是貌似并不聪明。”
对此,刘备还能说什么呢。
放置于他们身前案几之上的对讲机此时也传来了霍去病的声音。
刘彻听闻,放下望远镜,看向坐在他右手边的诸葛亮。
虽说《三国演义》中将此次的计谋全都记录其中,但是刘彻并不认为诸葛亮是抄袭书上的计策。
从他这段时间与这位诸葛亮的相处来看,诸葛亮的才能非比寻常。
这是一种与卫青霍去病不一样的才能。
刘彻也是想起了《汉书》中对于兵家的总结。
兵家分为四势,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卫青与霍去病就属于兵形势。
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而眼前的诸葛亮,属于兵阴阳。
根据天时地利等一系列的环境因素来制定作战方针。
就在刘彻想着诸葛亮的神奇之处时,诸葛亮也是对着对讲机另一段的霍去病下达了指示。
“冠军侯,看对方驻扎下来,你等缓慢退去即可。”
听着霍去病肩头上传来诸葛亮的声音,李承乾的脸上难掩激动之色。
从霍去病第一次在他眼前使用对讲机时,他就觉得此物
巧夺天工。
他可是从来没有想过有这么一物,能够相距数十里还能恍若面对面一般进行对话。
两个时辰后,许褚也等到了曹仁的回复。
“此是疑兵,必无埋伏,可速进兵。”
许褚没有迟疑,当即提兵杀了林中,但是哪里还有士兵的影子。
如今的太阳已经西斜,许褚刚想领兵前进,就听得山上传来大吹大擂之声。
抬眼看去,就见到山上一团旌旗,三把伞盖,一位刘备,一位孔明,还有一位坐在刘备与诸葛亮中间,看起来颇为眼生的人。
许褚也没有想太多,而是打算率军寻路上山,活捉刘备。
诸葛亮自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山上的滚木石头齐齐落下。
前进之路受阻,后方又传来喊杀声。
许褚没有恋战,直接下令撤退,前往与曹仁汇合。
晚些时候,曹仁部众抵达新野城,就见城门大开。
率军进入其中,并无阻碍,城中也看不到一人。
“哼,那诸葛孔明不过如此,想来是觉察到势孤计穷,故尽带百姓逃窜去了,我军暂且在城中休息,来日再行进兵。”
经过一天的奔袭,士卒们都已走乏,因此各寻房屋做饭。
见曹仁所部皆进入城中,在城外埋伏的赵云对着别在肩头的对讲机说道。
“军师,曹仁所部皆进入城中。”
“好,只待初更时分(7点-9点),狂风起,就将火箭射入新野城中。”
先前诸葛亮已经派人在城中屋顶之上藏有硫黄焰硝引火之物,现在只待火箭射入,便可火烧新野。
晚上,在府衙中的曹仁被外面一阵阵吵闹声惊醒。
走出府衙,就听得有人来报。
“启禀将军,城中失火。”
“启禀将军,西门失火。”
“启禀将军,南门失火。”
“启禀将军,北门失火。”
一连几次飞报,令得曹仁明白自己中计了。
即使有些慌乱,但是作为跟随曹操征战十余年的老将,也是第一时间吩咐众将士上马寻找出路。
目前似乎只有东门尚未着火,虽然知晓这可能是那诸葛亮的计谋,但是如今曹仁也管不了这么多了,率众向着东门杀了过去。
途中军士践踏,死伤惨重。
刚出城门,曹仁还没有松一口气,就听得不远处一阵喊声传来。
“曹仁休走,快,捉住曹仁。”
乃是赵云引军前来厮杀。
本就败军,都在四散逃命,曹仁也不敢迎战,只得换一个方向继续逃跑。
好不容易脱离了赵云的纠缠,就见到刘封率军向他杀来。
又冲杀一阵,曹仁继续败逃。
然后,曹仁就见到一位陌生的面孔出现在自己的跟前。
年岁不大,看起来较之赵云还要小上些许。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我乃大汉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
曹仁暗骂一声,没有听完霍去病的介绍,直接就又换了个方向。
他可不敢太过耽误时间,后面还有两方人马在追赶着他呢。
霍去病也只是掩杀一阵,并未追击,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他还是记得诸葛亮的嘱托。
看着身旁有些身体不适的李承乾,霍去病安慰道。
“高明,第一次杀人?”
李承乾缓了片刻,点头称是。
这是他的第一次上战场,以及第一次亲自杀人,难免有所不适。
“习惯就好了,行了,该向云长汇报情况了。”
霍去病按动对讲机上的按钮说道。
“云长,曹仁等部已离开新野,向着你那方向赶去。”
听着对讲机中传来霍去病的声音,看着远处新野城方向已经染成一片火红的天空,关羽轻捋美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他可是在黄昏时分就在此地驻扎了,总算是把曹仁盼来了。
过了些时间,就听得河流下游传来人喊马嘶声,关羽一声令下,拉开堵住河水的布袋,顿时水势滔天,向着下流疾驰而去。
大量曹军兵马皆溺与水中,死者极多。
曹仁也顾不得其他,再度夺路而走,待到博陵渡口,听得前方又传来一阵喊声,大喊“曹仁小儿,张飞在此久候
了。”
两军一下子短兵相接。
但是张飞的兵马养精蓄锐已久,曹仁的兵马人困马乏,很明显曹军抵挡不了多久。
就在曹仁慌乱无比的时刻,许褚从旁杀出,与张飞缠斗到一起。
曹仁趁此机会,赶忙率军逃离。
张飞与许褚两人一时间都无法奈何对方,见曹仁已走,许褚也是伺机脱离。
望着许褚离开的背影,张飞并没有追击,而是大笑几声,就在对讲机中报告了他的战况。
一切如同《三国演义》说的那般顺利。
之后,刘彻,刘备等人齐聚河水上游,麋芳早已安排好了船只,众人一起渡河,向着樊城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