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四百六十六章 刘盈知刘邦

虽然刘盈不知道手中巴掌大小的黑色砖块为何物,但是黑色砖块上的一众人像令他顿觉惊异。*躌?4.墈/书_ ¨首\发-

刘盈可以很肯定地说,他从未见过有如此逼真的人像,就仿佛真人一般。

而且……

不知为何,刘盈觉得,黑色砖块上的众多人像颇为眼熟。

在紧紧盯着手中之物看了几息的时间后,刘盈眼睛猛地瞪大,整个人就仿佛被雷电击中一般,一动不动地呆立在原地。

他认出了众多人像的身份。

站在中央那人,是他的父亲。

而父亲身侧,则是萧何萧相国。

除此以外,舞阳侯樊哙,绛侯周勃,汝阴侯夏侯婴,燕王卢绾等一众大汉开国元勋全都围拢在他父亲的周围。

只是,与他记忆中的父亲与大汉开国元勋相比,人像上的众人无疑要年轻得多。

而且,为何他父亲与一众大汉开国元勋的人像,会出现在巴掌大小的黑色砖块中。

面对着刘盈那结结巴巴的询问,张泊徐徐说道。

“此物名为手机,至于你刚刚看到的内容,则是手机拍下的照片。”

“手机?照片?”

在刘盈脑中一团乱麻的时候,张泊拿回了手机,直接给刘盈拍了一张照片。

随后又将手机递到了刘盈的手里。

在看到手机上自己的照片后,刘盈顿时亡魂皆冒。

“店……店家,这莫不是什么拘魂的手段?”

张泊被刘盈的话给逗乐了。

“这可不是什么拘魂的手段,而是和那电视机一样的后世产物。”

得知是和电视机一样的后世产物,刘盈长舒了一口气。

“店家,为何我父亲与一众大汉开国元勋会出现在这手机上,看他们的样子,还很年轻。”

“就像我之前和你说的那样,我这食肆不止通向一个朝代,除了通向四个汉朝以外,他还通向始皇二十九年的秦朝。”

通向始皇二十九的秦朝!

刘盈再一次被惊到了。

始皇二十九年,距离汉十四年,有着二十五年的光景。

也就是说,刚才看到的人像,是二十五年前的父亲!

联想到店家方才拍照的动作,一个大胆的念头出现在了刘盈的脑中。

“店家,既然能够拍下这张……照片,那是不是意味着二十五年前的父亲与一众大汉元勋都来到了此地。”

肉眼可见的,刘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如果始皇二十九年的父亲来到了食肆,他肯定要同父亲见上一面。

顺便将这些日子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父亲。

见刘盈一脸激动之色,张泊知道,刘盈想岔了。¨我¨的/书`城` !免!废¢越~毒+

“并非如此,你所看到的你父亲以及一众大汉开国元勋的照片,是你们汉朝的孝武皇帝刘彻前往秦朝所拍摄的。

照片中,站在你父亲身侧那人,就是你们汉朝的孝武皇帝。”

“原来如此……”

刘盈默默地点点头。

刚刚他确实看到自己父亲身侧站着一位陌生人。

原本他没怎么在意,但是谁曾想,那人竟是刚才店家所提及的孝武皇帝。

仔细回忆了一番方才那人面容,刘盈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确实不是常人能够拥有的。

倏然间,刘盈意识到一件事。

适才,店家说,前往秦朝?

“店家,你刚刚提到,照片是我大汉孝武皇帝前往秦朝所拍,问题是,这位孝武皇帝在汉十四年的八十年后,而始皇二十九年则是在汉十四年的二十五年前。

两者相距百年,为何这位孝武皇帝能够前往始皇二十九年?

难不成……与食肆有关?”

张泊啧了啧嘴。

刘盈不笨,都能举一反三了。

“没错,确实与食肆有关。

这就不得不提我这食肆的第二个神奇之处了,我这食肆,不仅联通着各个朝代,各个朝代还能通过我这食肆,互相串门。”

“互相串门?莫非是像孝武皇帝前往始皇二十九年那般?也就是说,我也能够前往始皇二十九年?”

想通这一点后,刘盈的脸上浮现出一抹雀跃之色。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他肯定要前往始皇二十九年,去见一见尚且在世的父亲以及一众大汉开国元勋。

另外,按照店家的说法,是不是意味着父亲也能够前往汉十四年。

倘若真的可以实现,那么他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可以这么说,不过有先决条件。”

“先决条件?”

刘盈原本激动的心情迅速平复了下来,他屏息凝神地听着张泊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没错,这就是我要与你提到的有关食肆的第三点,即各朝的代理人。

这所谓的代理人,就是每个朝代第一个来此的人物,像你孝惠一朝,代理人就是你。

而这代理人权限多多,他可以将本朝之人带来后世,也可以将其他朝代之人带去本朝。”

张泊的解释通俗易懂,刘盈并未花费多少时间,就理清了所有的关系。

“店家,也就是说,我能够将始皇二十九年的父亲带去汉十四年?”

一想到竟然真的可以将始皇二十九的父亲带去汉十四年,刘盈的脸上因为兴奋而涌现出一抹红晕。^山\八?看`书,王· ¨毋.错_内/容!

那样的话,让他退位都没有任何问题。

“是的。”

张泊点了点头。

得到张泊肯定答复的刘盈,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那份兴奋。

现在万事俱备,只需要询问一番秦朝的代理人是谁,然后让秦朝的代理人将他带去秦朝即可!

“店家,那不知秦朝的代理人是?”

张泊似笑非笑地说道。

“秦朝的代理人是秦始皇嬴政。”

原本刘盈洋溢着笑容的脸顿时僵住了,大概过了几秒的时间,他的脸色瞬间一变。

“店……店家,你……你说秦朝的代理人是秦始皇嬴政?”

刘盈可是深知,秦始皇嬴政是一位暴君,如果对方知晓了他的来历,怎么可能还会将他带去秦朝。

而如果无法前往秦朝,那他将始皇二十九的父亲带去汉十四年的计划也就没有了下文。

猛然间,刘盈想到了一件事。

刚刚店家提到了那张照片是孝武皇帝前往秦朝所拍。

难道秦始皇嬴政还不知道汉朝之事?

既然如此,那他是不是也能够前往秦朝?

“关于此事,刘盈你也不用太过担心,虽然嬴政知晓了秦朝是你们汉朝所灭,但是我这食肆,不允许寻仇之事发生,所以他也算是与你们汉朝和解了,你想去秦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获悉了这一关键的消息,刘盈迫不及待地问道。

“店家,不知嬴政何时前来,我欲跟随他前往始皇二十九年。”

“你不会想直接这样上路吧?”

“店家,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我知道你的想法,不就是想要去沛县见你父亲吗,但是,嬴政目前身处咸阳,如果你跟随着嬴政前往秦朝,势必也会出现在咸阳。

咸阳与沛县的距离,想来不用我多说,你也应该清楚。”

“这……”

确实。

咸阳与沛县的距离长达数千里,确实不应该脑袋一热,就决定前往秦朝,而是应该做足准备再去。

“另外,嬴政打算派人前往沛县,将你汉朝的开国阵容收归己用。

所以,可能数月后,你就能够直接在咸阳见到你的父亲了。”

“将汉朝开国阵容收归己用,这……”

“怎么,舍不得啊。”

刘盈尴尬地挠了挠头。

“并非舍不得,只是……觉得有些别扭。”

“行了,现在你的主要任务,就是等秦始皇嬴政来此,询问他有关此事的进度,顺便,在此期间,你也可以见一见另外两个汉朝之人。”

刘盈微微点头,因为醉酒而有些苍白的脸上涌现出了一抹生气。

原本,因为人彘之事,他想用醉酒来麻痹自己。

但是现在不需要了。

就像店家说的那样,他确实应该重新振作起来,为将来与父亲的见面做好准备。

刘备身后的徐庶,默默地注视着今日之事的发生。

他虽然已经在之前就知晓了后世以及孝武皇帝之事,但是今日的行程,让他再一次涨了见识。

不仅是见到了历史上的孝惠皇帝和听到了孝明皇帝之事,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他甚至将来还能见到大汉的太祖高皇帝。

“玄德公,此次你们前来,可否有着要事?”

解决完刘盈之事的张泊,目光移向刘备,询问此番刘备来此的目的。

“店家,确实是有些事情……”

差不多一刻钟后,张泊将刘备一行人送离了农家乐。

刘备此次来到后世,倒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除了带徐庶来后世见识一番后,还询问了李清照与班昭的动向。

但是,目前的两人都还没有任何消息。

得知这一切后,刘备便踏上了归途。

“刘盈,你怎么不跟着刘备一同前往汉末啊?”

“店家你先前不是说嘛,玄德叔父有事情要处理,为了不给玄德叔父添麻烦,我就没前往……等等,店家,你刚刚提到的汉末又是怎么一回事?”

汉末,岂不是就是汉朝末年?

想到这,刘盈的心情再度紧张了起来。 “不用太过担心,有关汉末之事,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解决了。”

“用不了多久就能解决?店家,麻烦与我说说吧。”

半小时后,汉十四年,未央宫。

刘盈的身影出现在了自己的寝宫。

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刘盈顿觉惊奇。

果然,和店家说的一样。

只需要心中想着汉十四年,他就能回来。

虽然他一开始不想回来,但是刚才,他从店家的口中获悉到了一件重要的事。

后世与大汉的时间比不同。

后世一日,大汉十日。

这对之前的他而言无所谓。

毕竟他先前已经下定决心要逃脱这个牢笼了。

但是今日不同往日。

在知晓了后世的神奇以及得知将来某一天能够再次见到逝世的父亲后,他重新振作了起来。

话虽如此,他也并不打算在宫里长待,而是寻找一个借口,准备长期待在后世。

……

天宝十二年,大明宫。

大明宫始建于贞观八年,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避暑修建的夏宫,原名为“永安宫”,意求太上皇李渊长永安泰。

不过,才建了八个月,李渊噶了。

因此,大明宫在贞观年间的建造暂时搁置了下来。

第一次扩建,是唐高宗李治时期。

因为原先大唐中枢太极宫地势低洼潮湿,使得体弱多病的李治患上了风湿病。

不堪忍受疾病之苦,所以大明宫的修建再次提上日程。

龙朔三年(663),大明宫建成,李治正式迁入大明宫听政。

自此以后,大唐的权力中心就从原来的太极宫转移到了大明宫。

等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大明宫迎来了第二次扩建。

这次扩建令大明宫达到了建筑与功能的巅峰,其也被作为盛唐时期的象征。

在大明宫的内廷,有着一片面积巨大的人工湖泊,其名为太液池。

此刻在太液池边上的太液亭中,正坐着两人。

一人近乎七十岁,虽然身材臃肿,两鬓斑白,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其年轻的时候是一位美男子。

他正是如今大唐的皇帝李隆基。

而他身边坐着一位三十余岁的女子,面若桃花,眉目如画。

女子名为杨玉环,乃是李隆基的宠妃。

两人一边欣赏着湖边美景,一边品尝着刚送抵不久的荔枝。

“玉环,尝尝看,这可是刚从涪州运来的荔枝。”

“多谢陛下……”

将手中荔枝剥好后,李隆基宠溺地将荔枝送到杨玉环的口中。

虽然此举有些腻歪,但是周围的一群宫女见此场景,均神色不变。

就在这时,有一人神色匆匆抵达内廷。

来人名为杨国忠,是杨玉环的堂兄,同时也是如今大唐炙手可热的宰相。

杨国忠一路疾行,很快便来到了太液亭外。

此时,正有一位宦官在外候着,其名为高力士。

虽是宦官,但是不容小觑,他深得李隆基的信任,因此获封渤海郡公,加官骠骑大将军。

见到太液亭中的李隆基与妹妹杨玉环后,杨国忠犹豫片刻,先行一步来到了高力士的身侧,准备将他获悉到的消息先告诉高力士,再由高力士转告陛下。

不过就在这时,太液亭中传来了一道声音。

“杨国忠,有什么事进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