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四百六十章 人厌狗嫌的秦桧

这时的秦桧发现,面对他的袒露身份,眼前小小的校尉,不仅是没有恭敬的姿态,甚至连注意力都不在他的身上。

顺着对方的目光,秦桧看向了自己的身后。

就见一位身着银色甲胄之人正率领着一众骑兵返回。

仔细回忆了一番战事未开始前的站位,秦桧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

如果他所料不差,眼前这位将领,应该就是此地的统帅。

不过,还未等秦桧有所动作,他就见先前的那名校尉,竟然将他不管不顾地丢在一边,向着那名将领迎了上去。

秦桧现在很生气。

他决定了。

等到不久后回京复命,他一定要参这些武将一本,让这些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武将吃不了兜着走!

在秦桧想着如何报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来到了岳飞的面前。

“将军,抓到一名金国俘虏,据他所言,其名为秦桧。”

虽然辛弃疾私下里与岳飞关系不错,但是他深知,战场上职务为重。

所以,如今的辛弃疾是以职务称呼岳飞。

翻身下马的岳飞,听到辛弃疾的禀告声,整个人为之一怔。

虽然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目前的他还并不认识秦桧。

但是,眼下他已经看过了史书,自然知道秦桧是何许人也。

秦桧,乃是大宋有名的奸相。

他主张与金国媾和,推动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致使大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割让淮河以北土地。

在担任宰相,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培植党羽,排除异己,甚至操纵科举、控制言路,导致朝纲腐败。

并且,他的死,也与秦桧脱不开什么干系!

不仅如此,身为主和派的秦桧,不停地打压朝中主战派,致使大宋原本能够成功的北伐计划胎死腹中。

想到史书当中所记载秦桧的事迹,岳飞不由得攥紧了拳头。

“将军,不知该如何处置秦桧?”

在辛弃疾询问秦桧的处置方案时,秦桧也已经慢悠悠地来到岳飞的跟前。

听到辛弃疾这话,秦桧眉头一挑。

“大胆,你们想干嘛,我乃大宋御史中丞,你们对我动手,难不成是想要造反不成?”

秦桧的一声大喝,吸引了在场所有人员的目光。

作为知晓秦桧德行的辛弃疾,也不惯着秦桧,对着秦桧的小腹便是一脚。

秦桧当即捂着肚子,跪倒在了地上。

“你说你是大宋的御史中丞,那为何你没有穿着大宋官服,而是穿着金国的官服?”

对秦桧,辛弃疾可没有好脸色。

要不是秦桧这个奸臣,岳飞岳武穆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死亡,大宋原本可以收服失地的机会也不会就这么白白溜走。

秦桧就是大宋的罪人!

此刻的秦桧捂着小腹,身子不停地抖动,不知道是因为刚才受到重击说不出话,还是因为确实无话可说,半天没有吐出一个字。

“还是将秦桧带给官家,让官家定夺吧。”

虽然岳飞恨不得将眼前的秦桧大卸八块,但是他知道,这么做不合规矩。

再怎么说,目前秦桧也还是大宋的四品官员,如果他动手,未免有逾矩之嫌。

况且,他相信,知晓未来的赵佶官家也会秉公办事的。

“这……好吧。”

虽然辛弃疾对秦桧恨得牙痒痒,但是岳武穆说的确实在理。

“秦桧,别装死了,走吧,带你去见官家一面。”

“官家。”

捂着腹部,缓了半天的秦桧疑惑地抬头,看向说话的辛弃疾,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刚刚听到了什么?眼前这个对他动手的校尉,竟然提到了官家?

官家来这了?

不可能啊。

他大宋先前的两位官家,目前身在金国,而新登基的赵构官家,据他所得到的消息,目前身在扬州府。

这哪里还有多余的官家?

难不成,赵构官家来前线了?

可是,先前金兀术明明和他提到,要去扬州府啊。

难不成金国的消息滞后了?

不过,现在可没有时间给秦桧思考了。

在看到辛弃疾要再度动手后,秦桧忙不迭地站了起来。

随后一行三人便向着鄄城县城的方向走去。

“岳武穆,不知金兀术如何了?”

在两人私下相处的时候,辛弃疾向岳飞打听起了金兀术的下落。

辛弃疾刚才发现,虽然岳武穆此行俘虏甚多,但是在俘虏中,唯独没有金兀术的身影。

在两人前往行走的秦桧,听到辛弃疾的问题,顿时竖起了耳朵。

他也很关心金兀术到底有没有被抓住。

不过,他不是担心金兀术的生死,而是担心金兀术在被抓住后,将他在金国的事情抖出来。

那样的话,他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面对着辛弃疾的问题,岳飞轻叹,摇了摇头。

“属实可惜,让他逃了。”

秦桧顿时松了一口气。

金兀术跑了好啊,跑了死无对证了。

接下来岂不是随他怎么说?

他完全可以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一般的忠臣,费尽心思,才从金国逃脱,回到大宋。

念及至此,秦桧已经开始在脑海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话术了。

“原先,在货车的追赶下,金兀术一行人是慌不择路地逃跑,而我率领骑兵跟在货车后奋力追赶。

不得不说,金兀术确实不凡,他似乎意识到了货车的局限性,转而前往了一条崎岖的小路。

于是货车就暂时用不了了,而我率领骑兵在后面继续追击。

只是,我大宋的马匹相较于金国的马匹,还是差上一筹,我们与金兀术的距离也是逐渐被拉开……”

听到这的辛弃疾不由得轻叹一声。

他大宋,因为没有燕云十六州,自建国开始,战马就十分紧张。

而到了南宋,这更是如此。

这就使得,在靖康之变后,南宋根本无法组建有效的骑兵部队与金国相抗衡。

直至后来,岳家军的崛起。

在绍兴元年(1131)到绍兴四年(1134)之间,岳飞岳武穆平定了南方的流寇,收编降卒,这便是岳家军的雏形。

在此过程中,虽然获得了广西经略安抚司的战马支持,但是依然还是杯水车薪。

直到绍兴四年(1134),岳武穆进攻由原先济南知府刘豫所建立的伪齐政权时,缴获了大量的战马。

依靠着这一批的战马,岳武穆组建了南宋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骑兵,背嵬(wei)军。

此军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光是背嵬士卒的选拔就极其严格。

每当军中进行比武时,都会将胜出的士卒登记在册,一旦背嵬军中的士卒死亡,这些优秀士兵就会补充进去。

优秀士兵之间也会经过多次选拔,一旦将官有伤亡需要补缺,再从这些优胜者中选拔将官。

而凡是进入背嵬军编制的士卒,其待遇也与岳家军各级统制相同。

正因为如此,背嵬军的战斗力极其夸张。

每当战事焦灼时,必定是背嵬军打开局面。

在历史上,即使是金兀术的铁浮屠与拐子马,也不是岳武穆的对手。

不过,如今乃是建炎二年。

南方的流寇还未平定,济南知府刘豫也还没有成为伪齐的皇帝,没有好的战马,背嵬军一事自然连影子都没有。

但是,关于此事,辛弃疾那是一点都不担心。

一方面,就算没有南方的流寇,伪齐,他们现在也能够从金国的手中获得好的战马。

就例如今日这场战役一般。

虽然有很多战马被货车碾死,甚是可惜,但是还有着不少战马,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据他粗略估计,应该有小几千匹的战马。

依靠这些马匹,组建一支小型岳家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接下来,便是以战养战。

通过不停地与金国的作战,源源不断地获取金国的马匹。

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宋,有着比嵬军更加强盛的武器,货车。

可以说,只要地势平坦,即使是金国的铁浮屠,也不过是货车的一合之敌。

在辛弃疾考虑着将来的发展时,岳飞还在进行着讲述。

“虽然逐渐被拉开,但是还是将金兀术与他麾下百骑逼到了一条湍急的河边,结果金兀术二话不说,直接弃马跳河,朝着河对岸游去。

我虽用箭矢射中金兀术,但是他被身边亲信抬走,生死未知。”

岳飞说这话的时候,一脸惋惜之色。

如果,他可以在今日将金兀术杀死,那意味着将来,他大宋将少一位强力的对手。

“岳武穆,我相信,即使金兀术还活着,他也不是你的对手,无论几次。”

在前方行走的秦桧撇了撇嘴。

那校尉的吹嘘真是令他都感到汗颜。

对方竟然说,无论几次,金兀术都不是对手。

在金国多日,对于金兀术的实力,他有着一个清晰的认知。

此次大概率是金兀术掉以轻心,这才大败。

如果下次面对面作战,那金兀术必不可能败。

为今之计,还是应该与金国议和,以让金国退兵。

一盏茶的时间后,秦桧被带到了城墙上。

如今南宋名义上的官家赵佶,正手持望远镜,看着下方清扫战场的众人。

事实上,赵佶这个吉祥物做的很不错。

虽然赵佶仅是在战事未开始前,骑马立于队伍前列,以作鼓舞人心之用。 但是,正是因为赵佶的“御驾亲征”,令得在场所有将士全都战意高昂。

这也是为什么宗泽不辞辛苦,一遍又一遍地请求赵构返回汴京的原因。

有官家在前线,与没有官家在前线,战斗力虽不至于天差地别,但是也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官家。”

岳飞与辛弃疾来到城墙上,对着背朝他们的赵佶拱手行礼道。

此时的秦桧,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学着岳飞与辛弃疾的样子,对着赵佶行礼。

只不过,在行礼的同时,他的目光还在悄悄打量着赵佶的背影。

他想看看,这所谓的官家,究竟是谁?

随着赵佶的缓缓转身,秦桧整个人愣住了。

这也不是赵构官家啊。

他虽没有亲眼见过赵构官家登基时的样子,但是康王时期的赵构官家他还是见过的。

眼前之人明明就不是赵构官家。

但是那统帅与那校尉竟然称呼其为官家。

难不成,他宋朝又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秦桧的怀疑并未持续多长时间。

因为他觉得,眼前之人颇为眼熟。

似乎……有些像赵佶官家?

只不过,眼前的赵佶官家实在是有些年轻。

而且,据他所知,赵佶官家明明还在金国,怎么会出现在此地呢?

“鹏举,幼安,这是?”

“回官家,此人乃是秦桧。”

得知眼前之人为秦桧,赵佶眉头一拧。

他在后世的这段时间,为了更好的适应宋徽宗赵佶这个身份,也是问店家要了些史书。

而他也从史书中,了解到了有关秦桧的事迹。

历史上,秦桧是在他执政的第十五年中的进士。

一开始秦桧这家伙确实还可以,是个硬骨头,极力反对向金国媾和。

只不过,被抓到金国一趟后,便暴露了他的本性。

等他回到大宋后,所干下的事情,即使是他也颇为不齿!

察言观色的秦桧见到赵佶的神情似乎有些不悦,也不管对赵佶身份的怀疑,而是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着赵佶爬了过去。

“官家,官家,您什么时候回来了?臣已经好些时日没看到你了。”

看着跪在地上正向自己爬来的秦桧,赵佶一阵嫌弃。

“起来吧。”

秦桧并未直接起身,而是伏跪在地道。

“官家,你可一定要为臣做主啊,臣此次好不容易从金国逃回大宋,结果就被这两人痛打一顿,如今身上还在隐隐作痛。”

赵佶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打得好。

秦桧这狗东西,打死都死不足惜。

“那你想如何处置他们啊。”

“一切任凭官家决断。”

赵佶点了点头,并未回应秦桧的要求,而是将目光看向岳飞与辛弃疾。

“鹏举,幼安,你们想如何处置秦桧?”

“任凭官家决断。”

啊?

秦桧懵逼地抬起头,有些迷茫地看向赵佶。

不是要处置那两人吗?

怎么官家突然要处置他了?

感受到秦桧那疑惑的眼神,赵佶有些牙疼。

他来之前,六哥明明和他说,此行只需要当个吉祥物便好,不需要参与到决断。

结果,现在还要他决断。

虽然秦桧的结局是板上钉钉的,但是如果处置轻了也不好。

与其那样,还是选择一个稳妥点的方案吧。

“来人,将秦桧关入大牢,择期处置。”

赵佶的想法很简单。

既然他没有办法处理好秦桧的问题,那还是等将来六哥来时,将这个问题交给六哥吧。

他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想犯错。

“是。”

在赵佶的命令下达后,城墙上的两位士卒上前几步,架起秦桧便欲离开了。

直到被架起时,懵逼的秦桧才如梦初醒。

“官家,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