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第三件事,便是月余后,朕要出门一趟,由太子监国。”
出门?
对魏征而言,陛下出游,太子监国,这件事本没有什么,因为先前就发生过很多次。
而先前的几次,太子颇能听断,干的相当不错。
只是……
不知道陛下此行会前往何处。
应该不是前往泰山封禅,毕竟之前都已经劝说过陛下,陛下也已经放弃了泰山封禅的打算。
难不成是前往东都洛阳。
这倒是很有可能。
但是,要前往东都洛阳的话,就得从现在开始准备一系列的事宜了。
“陛下,不知此行何处,臣好准备相关事宜。“
有一人站了出来。
其正是如今站在大唐臣子顶点,担任尚书左仆射的魏国公房玄龄。
他的想法与魏征如出一辙。
陛下此行大概率会前往洛阳宫。
但是,例行的询问还是要的。
面对房玄龄的问询,李世民极为干脆地摆了摆手。
“不必如此麻烦。”
房玄龄一愣。
虽然陛下出行的阵仗与以往的皇帝相比,排场不大。
但是,一些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不用如此麻烦,难不成陛下打算只身前往东都洛阳?
房玄龄那略微一怔的神色,落在李世民的眼中。
“这次朕要去的地方,可不是什么大唐境内,准备再多也是无用。”
李世民笑着回应道。
“不在大唐境内?”
“没错,朕此次前往的地方,是大唐的后世。”
在座众人皆有些愕然。
后世?
他们自然知道,后世的含义是之后的朝代,但是人怎么可能前往之后的朝代呢。
想想也不可能啊。
难不成,陛下得了癔症。
可是也不对啊。
陛下谈吐,与平时无异,可一点都不像是得了癔症的样子。
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望着下方大眼瞪小眼的诸位大唐重臣,李世民嘴角噙着笑意,轻捋胡须。
他可是很少看到这些大臣,露出此等神情啊。
说起来,虽然他没有看到自己在第一次听承乾讲述后世之事时的表情,但是,想来也与诸位大臣的神情大差不差。
“看你们的样子,似乎有很多的问题,既然如此,有什么问题便问吧。”
“陛下,关于刚刚提到的后世,不知为何?”
房玄龄直接开口询问道。
“简单来说,这所谓的后世,是大唐的一千四百年后。”
虽然李世民说的话,仅仅短短的一句。
但是这句话,使得文臣武将皆面露疑惑之色。
房玄龄也是如此。
沉吟几息的时间,房玄龄逐字逐句地向李世民确认道。
“陛下的意思是,在离开的这两日,陛下前往了一趟大唐一千四百年后的后世?”
对于房玄龄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一点,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
“准确地来说,是朕与承乾一道,前往了后世一趟。”
房玄龄脸上顿时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果然,太子殿下消失不见,确实是与陛下在一起了。
不过……
恍然过后,房玄龄便紧皱了眉头一言不发。
这一切,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陛下和太子前往了一趟一千四百年以后。
这怎么可能呢?
场上众人的想法,与房玄龄相差无几,他们的脑海中,都是这个念头。
这就导致场上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很快,这寂静就被房玄龄的问题所打破。
“陛下,如此说来,目前大唐所出现的那些奇物,难不成……也与后世有关?”
虽然现在的房玄龄,并没有完全相信后世之事,但是,莫名的,他想到了那些从未在大唐出现过的奇物。
不仅在大唐没有出现过,在历史当中,也根本无迹可寻,就好似突然出现的一般。
但是根据陛下刚才所言,那么这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因为那些奇物,根本就不是大唐以及之前朝代的产物,而
是来自后世。
这也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原因。
在座众人在听到房玄龄的这个猜测后,纷纷用好奇地目光,望着坐在首位的李世民,他们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听陛下为他们解惑了。
“没错,事实上,无论是对讲机,还是热气球,亦或者是望远镜之类,都来自于后世。”
李世民直接了当地承认了。
他今日召见诸臣,就是将这些日子所经历的一切,与他们透底。
因而,面对询问,他自然和盘托出。
“这……”
李世民直接了当的承认,使得场上又再度陷入沉默。
猜测来自后世是一回事,真的来自后世又是另一回事。
结合着刚刚陛下的言语,那岂不是说明,陛下真的前往了后世!
那由这一点,所引出的问题就多了。
众人的脑海中,不由得开始浮想联翩。
“陛下真去了后世?”
房玄龄再一次和李世民确认道。
只是这一次,心境已与之前截然不同。
李世民微笑着做出了回应。
“是。”
“陛下,那不知我等是否可以前往后世?”
虽然向陛下询问能否前往后世有些唐突,但是房玄龄依然还是问了。
一方面,虽说陛下说的如此笃定,但是有些事情,只有自身经历过,才会确定。
另一方面,如果真如陛下所言,后世真的存在,那么不去后世一趟,岂不是过于可惜?
“可以,只是最近这些时日,恐怕不行。因为这就要谈及朕前往后世的目的了。”
“前往后世的目的?”
“没错,这里的后世,可不仅仅是大唐的一千四百年后这么简单,他还有着其他的功能。”
“其他的功能?”
底下的众大臣翘首以盼,等待着李世民的继续解惑。
虽然现在他们还不确定后世是否真的存在,但是陛下都说的如此笃定了,想来也是八九不离十。
因而,对于陛下接下来所要介绍的后世之事,他们是异常地感兴趣。
“到达后世,便会来到一间食肆,这可不是一间普通的食肆,其除了是后世的食肆外,还联通着其他的朝代。”
如果说,前往后世一事,就已经足够让众位大臣惊讶了,那么通向其他朝代一事,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一般,在众人的脑海中响起。
在场上众人一脸错愕的同时,坐在武官一侧的尉迟恭,虎目圆睁,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原本,他只是看个热闹。
但是,在陛下说出,那后世联通其他朝代后,他就有些不淡定了。
他可不会忘记,前段时间,他遇到的那些自称关羽张飞赵云之人。
虽说他们的武艺确实精湛,并且因为名字,装扮的问题,他对于那几人的身份有所怀疑。
但是,仅仅也只停留在怀疑当中了。
毕竟后汉时期人,怎么可能出现在大唐呢。
但是,陛下现在说,后世的那处食肆,联通了其他的朝代。
会不会关羽张飞赵云等后汉之人,就是通过后世的食肆,来到了他大唐?
带着这种怀疑,尉迟恭的目光,向着秦琼的方向望去。
结果他的目光,就和秦琼的目光碰撞在一起。
看起来,他们完全是想到一块去了。
当下,尉迟恭收回了目光。
说实在的,现在的他,已经有些按耐不住焦躁的内心了。
如果说,后汉之人,能够来到大唐,那岂不是说,他也能够前往后汉!
有趣,太有趣了!
此刻,场上还有一人,面露思索之色。
其正是如今已经耄耋之年的永兴县公虞世南。
这些日子,他与太子接触颇多。
而通过陛下刚刚的一番讲述,他也获悉了太子殿下阁楼中的那些奇物,是来自于后世一事。
但是,令他真正感兴趣的不是这个,而是先前太子殿下赠与他的那些字帖。
那些字帖上的名字他未曾听过,结合着刚刚陛下的言语。
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虞世南的脑海中。
难不成,那些字帖,是来自于大唐之后的朝代?
与尉迟恭,秦琼,虞世南三人不
同,场上的绝大多数人,此刻还处在懵逼当中。
“陛下所说的通向其他朝代是指?”
虽然这句话理解起来不难,但是真要理解起来,又不是这么简单。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在那个食肆,碰到其他朝代的人,然后在那人的带领下,前往其他朝代。”
即使是经过隋末动乱,又经过了玄武门事变的众人,此刻也难掩脸上的震惊。
竟然可以在那间食肆,碰到其他朝代的人,甚至,还能够前往他们的朝代!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在座的众位大臣,此刻已经完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一切了。
“那陛下,不知道那间食肆,又通向了哪些朝代。”
房玄龄的话刚刚问完,众人便用热切的眼光望向李世民。
知晓了哪些朝代通向食肆,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将来也能够通过食肆前往这些朝代!
谁不想去见见,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人物呢?
“通向的朝代有很多,有始皇二十九年的秦朝,元狩六年的前汉,建安十四年的后汉,以及……开皇二十年的隋朝。”
原本,李世民所报出的一系列朝代,就已经够让诸臣吃惊的了。
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前往秦朝,前汉,后汉,去见一见那些历史留名的人物。
只是,在听到隋朝之名时,场面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陛下,那处食肆,还通向开皇二十年的隋朝?”
李世民轻点头颅。
“是的。”
这下子,诸位大臣脸上,均是浮现出一抹古怪之色。
在座的很多人,在开皇二十年的隋朝,就已经成名了。
就比如永兴县公虞世南,在隋朝时期,就被当时的杨广看重,征为幕僚,在杨广上位后,升迁为起居舍人,相当于大唐的起居郎。
又例如,目前已经六十余岁的宋国公萧瑀。
跪坐的萧瑀,在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后,整个人为之一愣。
他本来如同其他人一般,对于后世之事,以及其他朝代之事,抱有着浓浓的好奇。
但是,谁曾想,那处食肆,竟然连通了开皇二十年的隋朝!
开皇二十年的隋朝……
隋文帝杨坚,皇后独孤伽罗还在世,隋朝整体还处在一个上升的势头当中。
但是,与此同时,他的姐夫,隋炀帝杨广也还活着!
想起杨广,萧瑀便有些无奈。
因为姐姐的关系,他与杨广算是相识多年了,两人的关系极好。
但是杨广骄奢无道,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劝谏过杨广,但是杨广却置若罔闻,并且,还将他贬官。
隋朝末期,各地叛乱不断,他为此深感忧虑,恰巧这时,他夫人的姑舅表兄兼他好友的李渊,向他发来邀约,他自然也是顺水推舟,加入了李渊的队伍。
最终,伴随着大唐的建立,他成为了如今大唐的宋国公。
“陛下,如果那处食肆通向开皇二十年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臣等也能够前往隋朝?”
萧瑀开口,向李世民询问道。
“没错。”
“如此说来,臣等是不是能够见到开皇二十年的自己?”
萧瑀的问题,也是在场所有人的想法。
要知道,开皇二十年,距离如今不过是三十七年。
而诸位大臣,在开皇二十年时,年纪大的是三四十岁,年轻只有几岁,但是,却都是真正存在于隋朝的。
虽然见自己,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怪。
但是如果这个机会摆在眼前,相信没有人能够抵御得住。
“可以。”
李世民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在他从店家那,获取可以前往隋朝的消息后,他就向店家提出了这个问题。
店家也直接了当的告诉他,这还是可行的
因为不止一个朝代如此做过。
就比如那位大明的永乐皇帝朱棣。
他就见到了洪武朝的自己,而且,还和洪武朝的自己,一同去拯救明末。
得到李世民肯定答复的大臣们,脸上均是露出了一抹喜悦的神色。
还有比去见隋朝的自己一面,更为令人期待的吗。
李世民并未打扰喜悦的众人,而是在众人的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后
,这才缓缓说道。
“前往隋朝虽然可行,但是,却需要一个人带路。”
“需要人带路?陛下,不知那人是谁?”
“那人便是隋炀帝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