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开国县公虞世南的带领,辩才一路畅行无阻,来到了东宫。
在说出了面见请求后,两人便被安排到显德殿中等待。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大唐太子李承乾姗姗来迟。
虽然仅有两个多月未见,但是在虞世南眼中,面前太子的气质形象与两个月前,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可以说,已似人君。
“虞县公,莫不是不认识孤了?”
感觉到虞世南似乎有些怔怔出神,李承乾出声打趣道。
虞世南回过神来,向着李承乾俯身拱手道。
“见过太子殿下。”
不过,还未完全俯身,就被李承乾搀扶起来。
“虞县公,不必如此多礼。”
随后,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辩才身上。
“想来这位就是永欣寺的主持大师了吧。”
辩才双手合十,身子微微前倾道。
“贫僧辩才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微微点头,将虞世南与辩才引到一边坐下,便直奔主题。
“辩才大师,想来虞县公已经和你说过我的想法,不知道辩才大师意下如何。”
虽然李承乾明白,辩才来到此地,就意味着这件事大概率成了。
但是他还是要例行询问一番,将选择权交到辩才的手中。
与李承乾所料不差,辩才直接开口道。
“回太子殿下,贫僧来此就是要将《兰亭集序》献与太子殿下的。”
辩才说完,便从袖中将一只木盒取出,然后将木盒递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李承乾的视线并未在古朴的木盒上过多停留,他知晓,木盒里的东西,才是重中之重。
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李承乾从其中取出卷轴模样的字帖。
将之缓缓摊开,屏息凝神地看了几息的时间后,李承乾微微点头,随后将字帖放回木盒。
即使李承乾并不是精于书法的专业人士,但他自小便有这一系列大儒的教导,眼光自然没什么问题。
并且,还有着王羲之的传人虞世南的检验。
所以说,这幅字帖,想来是王羲之的真迹无误。
既然如此,那他便可以将这《兰亭集序》去交给店家了。
不过,在这之前,还需要多复印几份。
一份给眼前的辩才,一份嘛,自然是留给父皇。
就算是复印的,想来父皇也说不出什么话。
这可是一模一样的复印!
“辩才大师,多谢你将《兰亭集序》带来,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便好,孤都会尽量满足你。”
虽然太子殿下的条件极为优渥,但是辩才依然记得他当初的目的。
一是为了在太子殿下这,获得给手机充电的方式。
二是为了见一见佛经上曾多次提及的玄奘。
“太子殿下,贫僧不需要什么,只希望殿下将给手机充电的方式告知贫僧,好让贫僧能够在回到永欣寺后,能够抄录佛经。”
“这自然没有问题。”
李承乾没有犹豫地就应承了下来。
这原本就是他与辩才交易的内容,就算辩才不提,他也会将东西交给辩才。
当即,李承乾领着两人来到东宫后的一间阁楼中。
这间阁楼,是李承乾新建造的储物之地,里面存放了李承乾从后世所带回来的所有物件。
进入阁楼后,虞世南与辩才两人,都被周围一系列见所未见的事物吸引了目光。
吩咐宫人,将他早已准备好的一系列物件运到阁楼外后,李承乾便当着虞世南与辩才的面,开始组装。
李承乾一边组装,一边还在进行着解说。
“辩才大师,将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就是为手机充电的装置了,这是太阳能板,能够吸收太阳的能量,这是蓄电池,能够将能量储存在其中……”
随着李承乾的介绍,辩才脸上也显露出惊诧之色。
他原以为这所谓的电与天上的雷电同出一源。
但是却没有想到,这是取自太阳之精华。
难怪如此神奇。
经过一炷香的时间后,李承乾指了指已经亮灯的蓄电池,和辩才说道。
“辩才大师,这套充电装置的布置方法已全部交给与你,你
可以先行练习一番,然后回到永欣寺布置。
待到手机没电,便可以用我刚才的方式给手机充电,另外,再送给辩才大师十个充电宝,以防在遇到阴雨天气时,无法见着太阳。”
“贫僧多谢太子殿下。”
李承乾摆了摆手。
“辩才大师不用如此客气。”
对于他而言,一套太阳能充电装置,加上手机以及充电宝,用来换《兰亭集序》实在是赚大发了。
毕竟这一套装备,才价值几何?《兰亭集序》那可是千金难换。
辩才的想法与李承乾如出一辙。
一方面他手中有百部佛经,这对于永欣寺来说,乃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另一方面,太子殿下也说了,会拿来一模一样的字帖给他,也不算将智永师傅的传承断绝。
喜悦持续了片刻,辩才想起了他来见太子殿下的第二个目的。
“太子殿下,贫僧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太子殿下能够为贫僧解答。”
“辩才大师请讲,孤一定知无不言。”
“殿下,手机中的那些佛经,曾经多次提到一个人的名字,其名为玄奘,不知他身份为何,我能否与之见上一面。”
在辩才看到佛经上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向开国县公虞世南进行过问询了。
但是很可惜,即使虞世南身为开国县公,也未曾听过玄奘之名。
因而,他这才来到此地,向这些佛经的提供者太子殿下进行问询。
“玄奘吗?”
李承乾面露难色,喃喃自语道。
他早些时候,就在店家那听说过这个名字,并且也想询问过玄奘的事迹。
但是玄奘早在贞观三年,便从长安出发,前往了天竺求取佛经,如今的玄奘,应该还待在天竺。
而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话,玄奘恐怕还需要八年的时间,才会返回大唐。
所以……
辩才想要见玄奘一面的想法恐怕要泡汤了。
“辩才大师,如你所想,玄奘乃是一位僧人,至于你想与他见面一事,恐怕不能如你所愿了。”
面露难色的李承乾,加之刚刚李承乾所说的话语,使辩才的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觉。
“太子殿下,难不成……玄奘大师已经圆寂了吗。”
“啊这……”
李承乾没想到,眼前的辩才似乎有点想茬了。
“这倒不是,因为这位玄奘大师前往了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恐怕需要过些时日才能回来。”
虞世南有些意外地看了李承乾一眼。
这位玄奘大师前往天竺?他怎么没有在朝中获得此类的消息啊。
如此阵仗,好歹应该有些消息传出吧。
奇了怪了?
难不成是他离开的这两月发生的。
与一脸疑惑的虞世南相比,辩才则显得一脸惊讶。
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天竺。
果然,这位玄奘大师非一般人!
“那以太子殿下之见,玄奘大师大概多久返回?”
辩才素知天竺之远,加之他也并未前往过天竺,自然无法得知具体行程,只能向李承乾打听。
“大约七八年。”
“七八年……”
辩才有些恍惚。
他现在已经是六十余岁的年纪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见到玄奘大师。
不过,他依然双手合十,向李承乾表达了感谢。
“多谢太子殿下为贫僧解惑。”
之后,就没有什么事了。
李承乾在虞世南与辩才等待的间隙,吩咐宫人,将辩才所需要的物资全部搬到马车之上。
而他,则趁此机会,将《兰亭集序》复制一份,交到了辩才的手中。
晚些时候,虞世南与辩才双双离去。
傍晚时分,虞世南坐着马车,回到自己的宅邸。
就在这时,虞世南看到,有一人,正从他的宅邸中走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好友褚亮之子,目前担任起居郎一职的他的学生,褚遂良。
看到熟悉的马车,褚遂良赶忙来到了马车前。
“是老师吗?”
因为虞世南与褚遂良父亲褚亮的关系,使得褚遂良很小的时候,就拜虞世南为师,跟随着虞世南学习书法,所以褚
遂良都是以老师称呼虞世南。
虞世南掀开车前的帷幔,从车上缓缓地走下。
“登善(褚遂良),你今日怎么来了?”
褚遂良拱手道。
“老师,其实最近这几日,我每日都前来。”
“哦,难不成是有着要事?”
“老师,也谈不上要事,就是想问问,关于父亲从老师那带回来的字帖一事。”
“字帖?”
虞世南想起来了,在他出发前,褚遂良的父亲褚亮曾经来到他这,并且拿了些字帖回去,带给褚遂良。
“登善,不知关于字帖,你有何想问的?”
“老师,我想问问,关于那字帖上的名字,诸如颜真卿,苏轼等人……这段时间,我也曾找过欧阳叔父,但是他也未曾听过这字帖上的名字,因而,我便来此向老师问询一番。”
“原来如此,事实上,我也不知,你可以去问太子殿下一番,因为那些字帖,都是太子殿下给我的,刚好今日太子殿下就在东宫,你可以前往东宫,去问询字帖的线索。”
“太子殿下吗?”
褚遂良没有犹豫,告别了虞世南,乘上马车,向着东宫方向前行。
结果,待到褚遂良抵达东宫,想要见太子一面时,却告知太子殿下有要事,并不见客。
看着日暮西山的天空,褚遂良也就放弃了今日见太子殿下的想法,离开了东宫。
而李承乾,这时已经来到了后世。
农家乐中,张泊与嬴政的谈话还在继续。
“店家,如你刚刚所说,汉武帝刘彻前往汉末,那是不是意味着他大汉即将倾覆。”
一想到将他大秦所灭亡的汉朝,即将灭亡,嬴政的心情莫名地感觉到一阵畅快。
“这当然不是了。”
“嗯?店家你刚刚不是说汉末吗?”
“汉末是汉末,但是谁规定了,不能再造大汉呢。”
?
嬴政满脸地问号。
还有这种操作?
“店家,你刚刚那是何意?”
“简单来说,就是现在汉末的局势,与你秦末的局势截然不同,秦末时期,群雄并起,所有人都巴不得秦朝灭亡,用一句话说,天下苦秦久矣。”
嬴政面色一沉。
他的大秦,如此不堪吗?
“但是汉末不同,人们对于汉朝是有着怀念的,就算按照历史发展,不横加干预,最终汉室后裔也能够三分天下,就更不要说现在,有了汉武帝刘彻的帮助了,重新一统天下,应该没有什么难度。”
得知汉末并没有向他想像中发展的嬴政,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不过,很快又恢复如初。
他不打算在汉朝的这个问题上在多说什么了。
“店家,我刚刚来到你这食肆看到,有一伙人刚刚离开,不知道那些离开的人,又是那个朝代的人。”
“哦,你说刚刚离开的啊,那些都是明朝之人,并且是来自三个不同时期的明朝人。”
“明朝的三个不同时期……”
嬴政轻声念叨了一声,便继续向张泊问道。
“店家,你说我大秦,将来会有人来吗?”
张泊瞥了“赵佗”一眼。
大哥,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赵佗,你们秦朝一共就两朝,如果来人的话,那就肯定是秦二世时期来人了,怎么?你想见秦二世一面,又或者是想见秦末时期的你自己一面?”
听到要见秦二世,嬴政只感觉到气血上涌。
他倒想这么干。
如果要是能够见到他的继承人胡亥,他一定要掐死对方。
该死的,大秦祖上数百年基业,就毁在了这个王八蛋的手中。
嬴政越想越气,坐直身子,拿起一旁的快乐水又是猛灌几口。
这时,他看到了从农家乐外面,走进来的李承乾。
李承乾也注意到,食肆的屋檐下,并不只有店家一人,而有两人。
一位乃是中年男子,正坐着喝着快乐水,另一人躺在躺椅之上,看身形穿着,倒是有些像店家。
“喂,店家,有客人来了。”
嬴政歪着头,对着躺在躺椅上的张泊说道。
“有客人?”
张泊直起身子,就见到大唐的太子李承乾已经走到了面前。
“店家,许久不见了。”
李承乾一脸微笑,和张泊打着招呼。
“高明,确实是许久不见了,最近在忙啥呢。”
“因为最近正值正旦节,我身为太子,自然要忙活一番了。”
哦?太子。
坐在一旁的嬴政,目光自然而然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他已知晓,这间食肆目前一共有三位适龄的太子来此。
不知眼前的太子,来自哪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