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了一阵叫喊声。
“店家,店家,快带我去库房,我要再挑选一些。”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个人影掀开门帘,大步跨进屋内。
其正是前不久刚刚离开的杨广。
他的手上,还拿着一个极为沉重的包裹。
“店家,诺,这是我付的账,不知够……”
杨广话还没有说完,就看到了坐在桌边的刘备以及诸葛亮。
当即他轻咦一声道。
“店家,这两位是?”
“来,杨广,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东汉末年的刘备与诸葛亮,你应该听说过他们的名号。”
“哦?刘备与诸葛亮吗?”
杨广的目光落在了刘备与诸葛亮身上。
嘿,还真像那么回事。
不对,什么叫像。
他们就是刘备与诸葛亮。
说起来,东汉末年,那可是极为地热闹。
等有机会,他肯定要去东汉末年看看。
在杨广思考的间隙,张泊也开始为站起来的刘备与诸葛亮介绍起面前的杨广。
“玄德公,孔明先生,这位是东汉末年四百年后,隋朝的晋王杨广。”
听闻对方乃是隋朝晋王,刘备当即与诸葛亮向着杨广拱手示意。
见到这一幕的杨广,当即将手中的包裹放在桌上,然后一脸正色地对着刘备以及诸葛亮拱手示意。
太不容易了。
他终于,终于遇到了对他不知根知底的人物了。
回想起这几日,只要他一报出自己的名号,那些唐宋之人纷纷退避三舍。
他对此可是十分郁闷。
果然,还是多和前朝人交流交流比较好。
看着杨广一脸傻乐的模样,刘备与诸葛亮有些不明所以。
怎么眼前这位隋朝的晋王,看上去脑袋瓜有些不太灵光的样子。
“店家,这是……”
刘备指了指身边的杨广,压低声音,对着坐着的张泊说道。
“行了,杨广,将手中的财物放下吧,那电动三轮车就停在后面,货物都已经装的差不多了。你可以直接驾驶三轮车离去了。”
“不不不,店家,其实我没有这么急的。”
杨广说罢,拉开面前的长凳。
既然如今,东汉末年的人来到此地,那他肯定是要借此机会,和对方认识认识。
顺便打听打听,最近的东汉末年可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虽然他大隋,早年间也经历过统一战争,并且他也参与到了这些战事中。
但是作为战争的亲历者,没有人比他清楚,当初大隋的统一战争有多么无聊。
例如在隋灭陈一战中,明面上他是尚书令,统筹各路兵马。
但是实际上,他就是个挂牌的。
尚书左仆射高颎(jiong)才是统帅,负责决断行军谋略。
还有着尚书右仆射杨素,韩擒虎,贺若弼等一众在大隋赫赫有名的将领。
外加80路总管、50余万士兵。
但是当时的陈朝呢。
全国上下一共也就只有50万户,200余万人口。
陈朝自然没有任何悬念地输了。
与群英荟萃的东汉末年相比,简直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见杨广坐了下来,张泊倒也没说什么,而是看向了刘备的方向。
“玄德公,你刚刚提到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麻烦我,不知为何?”
杨广顿时竖起了耳朵,将注意力全部放到身旁的刘备身上。
有大事发生!
“店家,此事与公子刘琦有关。”
嗯?
听到这个有些许陌生的名字,杨广有些懵。
刘琦,是谁啊?
“刘琦?”
对于这位《三国演义》中的小透明,张波倒是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张泊记得,上次他听到这个名字,还是刘备准备将刘琦带来后世。
但是失败了。
“是的,店家,根据书中所言,公子刘琦将会在赤壁之战不久后染病离世,而为了防止这一切的发生,平日里我对公子刘琦的身体极为关注,每隔一段时间,还会邀请诸位神医
共同诊治,但是……前不久,公子刘琦还是染上了病症。”
嘶……
听完刘备的讲述,直觉告诉张泊,恐怕刘备又要和上次一样了。
“如此说来,玄德公,你的意思是要我治疗公子刘琦?”
说实话,对于刘琦的死亡,张泊倒是不怎么触动。
他可是和对方连面都没见过,况且,东汉末年的代理人,可是刘备啊。
那他自然要为刘备考虑。
现在明面上,刘备等人是跟着刘表之子刘琦混的,如果刘琦不死,那刘备可就一直上不了位啊。
不过……
张泊倒是意识到了一件事。
虽然《三国演义》上是这么写的,但是现在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三国演义》的范围。
汉武帝刘彻,前往了东汉末年,为刘备撑腰。
那刘备的正统性,自然就没有一点问题了。
“店家,景升兄待我不薄,在我困顿之时,收留我八年,而公子刘琦,作为景升兄的嫡长子,宅心仁厚,我实在不忍,看着公子像书中记载的那般离世。”
“这个……玄德公,其实史书上并未记载,公子刘琦是如何离世的。”
“这样吗……”
刘备的脸上露出些许怆然之色。
想当初,他没有保住景升兄的性命,如今,连景升兄子嗣的性命也保不住嘛?
“玄德公,不知道东汉的诸位神医,怎么说?”
“诸位神医经过商讨,配置了些药物,但是公子刘琦服下后并不见好转。”
见此情形,张泊爱莫能助。
如果刘琦能够来到后世,治疗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就算最终是疑难杂症,但是好歹也可以让刘琦死个明白。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刘琦不能来此。
“店家,还有一事,这里是神医们所列出的公子刘琦的病症,还望麻烦店家打探一番消息。”
刘备从袖口处掏出一张纸张,递给张泊。
“好,此事包在我身上,刚好我这几日要去一趟医院。”
“店家,难不成你的身体也有恙?”
刘备一脸关切地看向张泊。
“没有的事,我去医院是要携带着北宋皇帝赵煦前往看病。”
“现在又来了一位北宋的皇帝吗?”
“确实如此,相信过不了多久,你们就能见上一面。”
刘备点了点头,站起身,向着张泊行以大礼。
“店家,关于公子之事,还望你费心了。”
“交给我吧。”
将刘备送走之后,张泊回到了屋内,就看到杨广似乎还沉浸在刚刚的谈话中。
“杨广,走了,该开着你的电动三轮车回隋朝了。”
张泊说罢,便转身前往车库。
杨广见状,跟上了张泊的脚步。
“店家,我听刚刚的刘备说,赤壁之战已经打过了?”
“嗯,确实如此,刘备已经开始接收荆州了,怎么,你也想去参加赤壁之战?”
“嘿嘿,这是当然了,赤壁之战可是一场载入史册的战斗,相信没有人会拒绝加入其中。”
对于杨广爱搞事的性格,张泊无奈地摇了摇头。
隋朝就是被这么搞崩的。
“店家,话说回来,刚刚的刘备,确实像历史上描写的那般,是一个仁德之人。这一点,我自愧不如。”
张泊停下脚步,看向了身后的杨广。
不是哥们?
你还真和刘备比啊。
刘备所干的那是什么事,携民渡江,治下百姓对其称赞有加,刘备的仁德,在历史上都是排得上号的。
至于杨广……
隋末的百姓有话说。
……
杨广载着满车的货物,回到了隋朝,他王府的院落之中。
看着周围的一切,杨广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笑容。
现在前往后世可谓是越来越熟练了,以后在晋王府,便可随时随地地前往后世。
不对。
再过些日子,就不是从晋王府前往后世了,而是东宫。
想到以后的美妙生活,杨广不由得轻哼起来,翻身下车,开始美滋滋地从车上往下搬东西。
不多时,一位府中下人前来禀告。
“殿下,尚书右仆
射前来拜访。”
“嗯,杨素来了?”
杨广这时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这杨素可不是一般人,其出生于弘农杨氏,能力非凡,称得上是一位全才。
早年间,在周朝时,他就履历功勋,后来投靠在他父皇的旗下,父皇也对其极为器重。
之后父皇建立隋朝,杨素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然后,就是那场大名鼎鼎的隋灭陈之战。
在那场战役中,他担任尚书令,明面上是全军元帅,但是实际掌权者是元帅长史高颎,至于杨素,则是担任行军元帅一职,负责指挥水师主力。
最终自然没有任何的悬念,他带领着水军直捣黄龙陈朝的都城建康,陈朝灭亡。
而杨素凭借此等功勋,获封越国公。
当时的南方豪强,因为对大隋的限制政策不满,便利用民间的流言蜚语,发动叛乱。
杨素率兵平叛,最终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即将叛乱平息。
之后又大破突厥,声势达到顶峰。
最终他成为了大隋的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高颎一道,成为了父皇的左膀右臂。
不过,现如今,杨素是他的左膀右臂。
因而,在得知杨素前来的第一时间,杨广便直接对着身前的下人说道。
“好,孤知晓了,带路吧。”
与此同时,杨素在晋王府的会客厅中来回踱步,时不时还将目光投向院门口的方向。
现在可是太子被废的关键时期,只要操作得当,那被他押宝的晋王殿下,就势必可以登上太子之位。
那他的地位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挤掉高颎,成为大隋的尚书左仆射指日可待。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谁曾想,晋王殿下最近这些时日竟然消失不见了。
如果,陛下再次期间,升起了其他的念头,后果不堪设想。
以他对陛下的了解,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那他们这些日子的努力,将会全部化为泡影。
就在杨素焦急地来回踱步的时候,杨广脸上挂着笑容,脚步沉稳地进入院子。
见到杨广前来,杨素赶忙迎了上去。
“殿下。”
“右相。”
杨广这时向杨素拱了拱手,显得无比从容。
看着眼前的杨广,杨素对于自己的眼光颇为满意。
与太子杨勇想比,眼前的晋王殿下显然更像人君。
“殿下,据我近些日子收到的消息,恐怕更换太子的日子将近,所以,还望殿下提前做好准备。
接下来一段时间,只需要殿下每日前往宫中,与陛下皇后娘娘多见见面,想来太子之位应该不成问题。”
“多谢右相提醒,不过,目前孤可以说,对于此事已经十拿九稳了。”
嗯?
杨素一脸狐疑地看向杨广,他有些想不明白,殿下为何能够说出如此底气十足的话语。
而杨素疑惑的表情,落在了杨广的眼中,他对此极为受用。
此时的杨广,嘴角那是止不住的上扬,已经快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了。
他当即对着杨素说道。
“来,右相,给你看看孤近些日子的收获。”
杨广说完,便将杨素领向他停靠电动三轮车的院落。
不一会的功夫,两人就站在了电动三轮车前。
“右相,这就是我先前与你所说的,能够让我十拿九稳的事物。”
“这是?”
看着地上那一团颜色各异,造型奇特的物件,杨素的心中满是疑问。
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右相,简单来说,这些可都是亩产千斤的作物。”
“亩产千斤!这怎么可能,殿下,你是不是被人骗……”
杨素话音未落,便瞬间止住了。
见此情景,杨广无语地撇了撇嘴。
他可是亲眼前往北宋,去见识过北宋这些作物的产出的。
就这,还能有假。
忽地,杨素意识到了什么事,眼眸瞬间瞪圆。
“殿下,你的意思是,将这些献给陛下?”
“没错,右相,你说如果我将此物献给父皇,我这太子之位,是不是十拿九稳了。”
杨素的目光落在地上那散落
的包装之上。
如果确实如晋王殿下所言,那确实没有话说,太子之位稳稳的。
但是……
这玩意是否真的能够亩产千斤?杨素还要打一个问号。
“太子殿下,此物难不成真的能够亩产千斤?万一不是,那后果……”
杨素与杨广反复确认道。
他和晋王现在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是自然,这可是本王亲眼所见。”
杨广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好,那殿下还需尽快将此物献给陛下,只要殿下将此物献上,那此事肯定板上钉钉。”
“本王这就出发,去面见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