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对待其他人一般,张泊领着壮汉来到石桌边。
“客官,吃些什么?”
壮汉不停地四处打量,有些漫不经心地说道。
“有什么好酒好菜全都端上来,放心,咱不差钱。”
看对方的衣着,张泊就知道,对方并不是缺钱之人。
武将,有钱,对方的身份实在是耐人询问。
张泊并没有考虑太多,而是先前往了厨房准备菜肴。
他打算在对方吃饭的时候,再询问对方的身份。
看着张泊消失在屋子里,壮汉站起身,在院子里踱步。
左右观望了一番,来到门口的菜地旁。
他倒也没有客气,直接摘下一根黄瓜简单地擦拭一番,便大肆咀嚼起来。
随后不住地点了点头。
“这食肆的黄瓜不错。”
随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朝天椒身上。
见到如此陌生之物,壮汉眼中闪烁着好奇之色。
将朝天椒摘下,丢了两枚进入口中,咀嚼了片刻的时间。
忽然,壮汉的脸庞肉眼可见地变红,随后将口中的辣椒吐出。
“呸呸,这玩意能吃吗?”
壮汉当即就远离了菜地。
重新坐回了石桌旁。
这时候,门口传来了一阵呼喊声。
“兄长,兄长。”
刘据一马当先跑进农家乐,然后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石桌旁的壮汉。
“那个,不知道有没有见到兄长。”
“兄长?你说的莫不是此地的店家?”
刘据不住得点头。
壮汉打量了刘据几眼,随后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神情。
果然,和他猜的一样,这食肆确实不一般。
眼前海贼为孩童,身穿的衣着看上去就价值不菲,明显出身不凡,但是对方竟然称呼这食肆的店家为兄长。
有意思。
壮汉仅思索片刻的时间,便指了指屋子说道。
“就在屋子里。”
见状,刘据就知晓张泊在准备食材,便不再言语,来到石桌旁,坐在了石凳之上。
这时候,壮汉注意到了刘据脖子上挂着一件奇形怪状之物,有些好奇地向刘据询问道。
“小子,你脖子上的那件物件为何?”
刘据低头,看向了脖子上的望远镜。
“哦,此物名为望远镜。”
刘据说完,便看向来人。
据兄长说,望远镜应该算是平常之物,但是眼前这人却不认识,如此说来,那似乎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眼前之人并不是后世之人。
那就是古人了。
不知道对方来自哪个朝代。
望远镜?
念叨了一遍这略显陌生的名字,壮汉开口向刘据询问道。
“不知我可否一看。”
“好。”
刘据倒也没有拒绝,直接将望远镜交到了对方的手中。
“此物该如何使用?”
刘据教导起壮汉该如何使用。
将望远镜置于眼前,学着刘据之前指导的方式。
很快,壮汉立刻瞪大了双眼。
此物竟然如此神奇?
他行军打仗多年,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奇物。
要是献给老爷子……
不过,他便又摇了摇头,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时候,张泊端着托盘出来了。
就见到了嘴巴微张,好奇地拿着望远镜左右观望的壮汉。
以及在一旁的刘据。
得,身着锦服,但是没有见过望远镜,想来确实是古人无疑。
“客官,酒菜来了。”
听到张泊的声音,壮汉有些恋恋不舍地将手中的望远镜放下,摆在了石桌之上。
送完餐后,张泊向刘据询问来此的目的。
“小据,你怎么来了。”
“兄长,我想向你打听最近长庚叔父可曾来过。”
“并没有,小据,怎么了。”
“兄长,并无事,就是有些许久不见长庚叔父了,有些想他,毕竟之前我们与长庚叔父学习了一段时间。”
“跟宋叔学习,莫不是学习物理化学之类?”
刘据不住地点头。
“这样啊,等过两日,你们再来一趟,到时候,朱兄也差不多要来了。”
“那便麻烦兄长。”
张泊与刘据的交谈显然没有引起壮汉的瞩目,他的目光全都被张泊端上来的下酒菜所吸引。
没想到这名不见经传的食肆竟然还有酱牛肉。
当即他夹起一块酱牛肉塞入口中。
好!
他可以打包票的说,这是他有生之年吃过最好吃的牛肉。
即使是用郑和带回来的那些香料所腌制而成的酱牛肉,也没有店家这的酱牛肉好吃。
随后,他的目光又注意到一旁的油炸花生上。
张泊这时候也是一屁股坐在了壮汉的对面,开口向壮汉询问道。
“客官,不知可否告知你的姓名。”
一旁的刘据也是好奇地看向看向壮汉,他也想从兄长的口中知晓眼前之人的来历。
“嗯?你这店家好生奇怪,怎么还问及客人的姓名。”
得,现在来这的客人一个比一个难搞,二话不说,先反问一句。
“那是因为我这间食肆特殊,只有历史留名之人才能够进入,而你,就是历史留名之人。”
壮汉脸上一脸无语地看向张泊。
那副神情就好似在说,信你就有鬼了。
面对着油盐不进的壮汉,张泊与刘据对望了一眼,随后便放弃了询问的打算。
等他付钱的时候再询问一番吧。
一刻钟的功夫过后,壮汉吃饱喝足,从袖中掏出几件东西,一下子拍在石桌之上。
“店家,不错,这顿饭我甚是满意,这些,就当是我的赏钱了。”
壮汉说完,便欲准备离去。
张泊将酒碗移开,瞬间就看到了桌上对方所付的钱财。
竟然是几粒金豆子!
这着实有些出乎张泊的预料。
毕竟之前来这里的古人,一般都是付的具有他们各自朝代特点的货币。
刘关张就是五铢钱,朱标就是大明宝钞,李清照就是绍圣通宝。
像今天这样直接拿出金豆子,可是史上头一遭。
毕竟,在历朝历代,金子可都是属于稀罕玩意,就比如大明,甚至在发行宝钞的时候,都严禁兑换金银。
“喂,客官等等。”
既然如今无法通过钱币来确定对方的身份,那就只有像对方询问了。
不过,令张泊有些意外的是,他的喊声却令得哪位壮汉加快了脚步,几步之间,就已经离开了农家乐。
嗯?什么情况,怎么听到他的呼喊声,壮汉反而加快了脚步。
愣神片刻,张泊便追了出去。
此刻的街面之上,哪里还有壮汉的影子。
这么说来,对方确实是古人无疑。
但是为何刚刚听到自己呼喊他的声音,他却直接跑掉了呢。
张泊带着种种疑问,回到了石桌旁。
刘据此刻在石桌上翻找着什么。
“小据,怎么了。”
“兄长,刚刚那人,将我的望远镜给带走了。”
我去,那人未免太不道德了吧,竟然偷东西。
就这,还是历史留名的人物?
不过,说不道德也不对,最起码,对方用金子给他结账了。
只可惜,啥消息都没有打探出来
那就只有等那壮汉下次再来了。
“小据,走,我去仓库里再给你拿一个。”
“谢谢兄长。”
拿出一只崭新的望远镜,交给刘据。
“对了,小据,此行回去之后,记得和马皇后与冠军侯说一声,该来我这一趟了,我们要准备出发,去为他们两人看病了。”
“是,兄长。”
永乐五年,应天府,外城。
大明永乐皇帝朱棣的第二子朱高煦正骑着马匹,志得意满地行走在官道之上。
他从怀中掏出之前刘据的望远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此行不错,竟然收获了如此重要的宝贝。
朱高煦越看越爱不释手,接下来的去处,他都已经想好了。
那就是他三弟的宅邸。
两刻钟的时间后,朱高煦来到赵王府。
翻身下马,几个大步之间,就迈入了赵王府。
“老三,老三。”
“二哥,啥事啊,莫不是又要联合我去老爷子那闹腾,我先说好,我可不去。”
大明永乐皇帝朱棣的三子朱高燧从另一处院落走出,显然对于自家二哥来此的目的有着不小的怀疑。
“老三,你在想什么呢,我怎么会是那种人呢。”
朱高燧一脸不信地看向自家二哥。
自家二哥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
就因为当初老爷子将大哥定为太子,将他定为汉王。
这几年他没事就去找老爷子闹腾。
“老三,被你一打扰,差点忘了正事。”
朱高煦说完,从怀中掏出望远镜。
“诺,看看吧。”
“二哥,这是啥。”
接过朱高煦递来的望远镜,朱高燧有些不明所以地说道。
“你看啊,是这样用。”
在朱高煦的演示下,朱高燧很快就明白了如何使用。
看了几眼,朱高燧很快露出了和之前朱高煦一样的神情。
“二……二哥,此物为名太过神奇了,不知此物你是从哪获得的。”
“那自然是从……番人那获得的。”
联想到自家老三的“大嘴巴”,朱高煦还是决定暂时不告诉他这件奇物的来历。
“番人……那二哥,你能不能给我也整一个。”
“行,我再去问问那番人,看看还有没有,不过,此事记得保密。”
他也确实想要再去一趟那处食肆,顺便问问那个孩童,那望远镜是从何而来。
在这之前,先过过瘾。
“这是当然,你老弟我的嘴最严实了。”
朱高煦此刻露出了和之前朱高燧差不多的神情。
骗二哥可以,别把自己骗了。
……
洪武十五年,应天府。
今日的应天府,发生了一件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情。
朝廷又开始发行宝钞了。
对于这个消息,大多数人是嗤之以鼻的。
上过一次当还不够,还想再上一次当?
因此,大多数人都对此无动于衷。
应天府,一间酒楼之中。
“你听说了吗,朝廷又发布了大明宝钞。”
“啊?现在谁还用大明宝钞啊,之前发行的一贯宝钞,现在价值仅仅有五百文,一百文的大明宝钞,仅仅有五十文,价值几乎都降了一半,说不定将来啊,连一半的价值都没有了,这谁敢用啊,狗都不用。”
“据说,这大明宝钞与之前的大明宝钞截然不同了。”
“这你都信,换汤不换药罢了,难道还能玩出花来?”
“还真不一样,根据城门口告示上所获取的消息,似乎这次发行的大明宝钞能够兑换成铜钱了。”
“能够兑换铜钱,真的假的?之前可是不能兑换宝钞的。就在不久前,有人大肆低价收购宝钞,我将手中的宝钞卖了,如此看来,血亏。”
“应该是真的吧,我还没有来得及去,听说要兑换的话,是去朝廷的宝钞提举司去兑换,也不知道真假。”
“既然有告示,那想来就是真的,还愣着干嘛,快点去兑换啊,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呢。”
“行行,那快走。”
与此同时,宝钞提举司的门口,正人头攒动,数十位的百姓正扬着手中的大明宝钞,想要兑换成铜钱。
所幸现场有着士卒在维持着秩序,也就没有发生严重的事故。
李承乾看着手中着薄薄的一张纸,脸上也是浮现出无限的感慨。
谁曾想到,这薄薄的一张纸,就价值一贯。
如今看来,大明确实算是走在了大唐的前列。
帮助大唐来实验纸钞的可能性。
一旁的朱标看着眼前人头攒动的一幕,脸色异常平静。
虽然如今看似送出去不少的钱财,但是如店家所言的那样,只要建立起纸钞的信用,那么,将会有很多人愿意将铜钱兑换成纸钞的。
只要能够稳定下来,那对于大明来说,可以算作是变相地增加收入了。
“高明,我们走吧,接下来,为你介绍一番我的家眷。”
经过两刻钟的行程,两人已经到达了太子府。
“殿下,您的意思是说,将雄英接到宫中?”
吕氏有些不解地向朱标确认道。
朱标点了点头。
“殿下,你日夜为国事操劳,将雄英接到宫中,会不会……”
虽然吕氏说话极为平静,但是她额头上留下的滴滴汗珠也是说明了她心底的慌张。
难道殿下发现那件事了?
“关于此事,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
殿下都这么说了,吕氏也选择了闭口不言。
只期待不要东窗事发就好。
就这样,朱雄英便跟随着朱标返回了紫禁城。
三人同乘一辆马车,朱标也开始第一次为朱雄英介绍起李承乾的身份。
当得知眼前的的年轻人是大唐的废太子李承乾时,朱雄英瞪大的双眼。
作为大明皇长孙,将来的大明太子,学习历史上各位太子的得失,算是必修的功课。
因而,对于眼前的这位大唐废太子,朱雄英也算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而且,在他得知自己能够前往所谓的大唐之际,那张开的嘴巴,都快要塞下一个鸡蛋了。
“朱兄,看起来,我的名声似乎在大明也极为响亮呢。”
看到朱雄英看着自己一脸难以置信的神情,李承乾倒也是开起了玩笑。
“高明,你可不要妄自菲薄,现在的你,可与历史上不一样了。”
随后,朱标转过头来,向着朱雄英叮嘱道。
“雄英,此行前往大唐,切记,不可鲁莽行事,要听高明的话。”
虽说这消息对于朱雄英来说极为震撼,但是面对着父亲的告诫,朱雄英同样收起了之前吃惊的神情,对着朱标郑重的回复道。
“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