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白糖之利

  在杨斐提及手中有大买卖的消息时,三家主与六大家族的态度截然不同。

  六大豪门家族只是嗤之以鼻。

  而杨、孟、高三名家主却心怀期待和激动,他们深知小王爷如此郑重其事地邀请他们,必定有所深意。

  杨家家主杨钊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向杨斐行礼后问道:“王爷口中的大买卖是何物?”

  孟家家主孟雄与高家家主高飞也同样目光热切地注视着杨斐。

  杨斐微微一笑,道:“糖。”

  “白糖!”

  “糖?白糖?”

  三名家主心中疑惑,他们家族也涉及糖的生意,但主要是饴糖,至于小王爷所说的白糖,那是何物?

  孟雄忍不住开口询问:“敢问王爷,白糖是何物?”

  杨斐不急不缓的解释道:“白糖,乃是纯白如雪的糖,本王在宫中吃的糖都是甜中带苦的红糖,或是如颇为粘牙的饴糖,但本王制作的白糖,其色如雪,其形亦如雪,且没有丝毫的苦涩与其他味道,只有纯正的甜味。”

  听着杨斐所描述的白糖,三名家主的脑海中不断用白雪来对比白糖的色与形,却无论如何都幻想不出杨斐口中那个只有纯正甜味,没有其他杂味的白糖是什么味道。

  纵使是饴糖,也带些其他的味道。

  纯正的甜味,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味道?

  尽管无法完全理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白糖绝对是王爷口中的大买卖。

  饴糖,那是贵族们独享的奢华品,价格昂贵至极,而白糖,按照小王爷所说,岂不是外观与口感更胜一筹。

  那这价格,只怕还要更高!

  “王爷所言当真?”

  高飞坐不住了,急促的询问。

  问完才发觉自己的冒失,对面可是王爷,哪里是他能够如此质疑的?

  当即连忙赔礼道歉:“王爷恕罪。”

  可小王爷并没有怪罪高飞,只是一笑而过,还非常宽容的说道:“无妨,高家主的心情本王理解。”

  “这几日本王刚好研制出了一些白糖。”顿了顿,杨斐继续说道:“三位家主不妨亲自尝一尝,真假立辨。”

  杨斐的话音刚落,薛明立刻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罐子,从中倒出如雪花般纯洁白净的糖。

  这些糖是杨斐利用这两日时间,让黑衣卫收购甘蔗并在城外军营中连夜赶制出来的样品,由于时间仓促,未能充分准备精密的工具,所以白糖的产量有限,只做出来这么点,但用来展示并无问题。

  “请。”

  薛明将盛有白糖的小碗轻轻推至三位家主面前。

  三名家主立刻看向小碗,却见碗中白糖颜色纯正,晶莹剔透,果真如雪一般,还散发着浓郁的甜香。

  “这......”

  三名家主面露震惊之色,随即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捏起一些,放入口中。

  “甜,纯粹的甜。”

  “这就是白糖,果真如王爷所言,色如雪,形亦如雪,且味道纯正,不苦,不涩,甜的纯粹。”

  三人张开大嘴,惊喜万分的叫了起来。

  这哪里是糖啊,这是他们三家咸鱼翻身,将六大家族踩在脚下的神器,有此等白糖,又有王爷做靠山,什么六大家族,什么郡守,都是垃圾。

  他们三家,要崛起了!

  “三位家主觉得此白糖如何?”

  杨斐笑着询问。

  三人齐刷刷地看向杨斐,眼底充斥着激动和狂喜。

  这种东西,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

  “白糖之利或不亚于盐铁之利。”

  盐铁的收益,整个大隋朝没人不知道,但盐铁这玩意,绝大部分都掌握在五姓七望手中,大隋朝前几任皇帝多次想要将盐铁收回朝廷之手,实行官营制,但皆因五姓七望的阻挠而不了了之。

  白糖之利能比肩盐铁之利,无疑是泼天的富贵。

  杨斐听到三名家主的赞美,进一步说道:“这白糖之利的确不比盐铁差,本王还可以告诉你们,制作白糖的成本极其低廉,并且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此言一出,三位家主再度陷入震惊当中。

  糖的制造成本低?

  岂不是说糖的利润非常高,而且听王爷的意思,糖可以大规模生产,不似盐铁一般,产量有限。

  三人的呼吸再一次变得急促起来。

  这泼天的富贵要轮到我们了?

  见三人因太过激动而满脸通红,杨斐打算给他们降降温。

  “三位家主不必太过激动,白糖这东西,初期我们可以维持高价高利润,收割一波贵族的钱财,但量上来了,肯定要降价的。”

  三位家主一听,激动的心情稍稍平缓。

  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成本低,还能规模量产,价格肯定会走低,除非...

  当即,杨家家主杨钊提议道:“王爷,我们可以控制产量,始终将白糖的价格维持在高价。”

  杨斐心中无奈。

  这些小家族做不起来是有原因的,一家之主都如此鼠目寸光,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家族又如何做大?

  不过杨斐也不在乎。

  他要的只是借这三家给岭南其他地区家族做个示范,蠢不蠢没关系,反正都是自己发号施令,不要求你多聪明,听话就行。

  杨斐纠正道:“杨家主想错了。”

  杨钊一愣,但连忙做出谦卑的态度:“还请王爷指点迷津。”

  杨斐解释道:“白糖若是价格低到寻常百姓们都吃得起,三位家主觉得,白糖的收益还会低吗?”

  薄利多销,才是糖的未来。

  白糖这玩意,最终还是要走入寻常百姓家中为好,那样才能收益最大化。

  大隋朝百姓安居乐业了一百多年,除类似岭南这等偏远地区外,百姓们多少都有消费能力,白糖价格低,他们就会买来尝尝。

  此外,白糖还有许多衍生产品,如糖果、蛋糕等,这些产品也需要大量的白糖原料。

  所以白糖的量必须起来,不能因为赚贵族的高利润而去控制产量,最终只会是捡芝麻丢西瓜,得不偿失。

  三位家主虽然不知道薄利多销这个名词,但经过杨斐的点拨,也想到了这一层。

  白糖必须成为每个人都能消费的起的日常用品,只有让更多人消费得起,才能真正实现巨额的收益,仅仅依赖贵族市场的销量,即使利润再高也是有限的。

  杨斐的这一番话,让三位家主如梦初醒,豁然开朗。

  “王爷高明。”

  三位家主齐齐拱手称颂,被杨斐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