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交易
数学很好的扶苏崽算完超级生气:
“阿父,这个加阳寿的丹药也太不划算了。”
秦政有些意外:
“你还会算乘除?”
他还以为儿子顶多能把加减法算明白呢。
扶苏:?
这是重点吗?阿父是不是小看他?
眼看小孩就要气呼呼地瞪向自己,秦政连忙接上之前的话题。
“也不能这么算,若是能辛苦一年,就给自己续命一年,还是有得赚的。”
秦政给不懂人情世故的儿子分析。
比方说一个人他已经活到最后一年了,这个时候出现了天幕。他只要每年认认真真学习,就能一直增加阳寿。
这样对他来说,其实就是成功替自己续了命。
哪怕续来的命都被用来学习了,好歹学习知识不算是浪费时间。而且一个人又不可能全年学习不休息,还是有自己享受生活的时间。
“你去问问那些年迈的贵族,要是进学就能续命,他们愿不愿意?”
别说一年换一年、两年换一年了,学个十年才能换一年,他们都肯。
何况——
“你忘了,有些人可以考很多科目?”
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后世必修科目里除了外语和政治都在里头了。
一共七门,要是都能参加考试,哪怕全考及格分,就是每五天可以获得3x7=21积分。想换丹药,25次考试即可,一年可以换三枚。
扶苏崽算完眼前一亮:
“一年可以换三枚,我一枚、阿父一枚、阿娘一枚。不对,阿父不需要,那还多一枚呢!”
秦政:……
秦政强调道:
“阿父还是需要的。”
他可以不吃,但他不可以没有。
扶苏崽嗯嗯嗯地点头:
“那我交给阿父,阿父你自己收好哦!”
那语气跟交代家里小孩把值钱东西收好似的,人小鬼大。
秦政捏捏他的小肉脸:
“知道了。”
班级群里,没问到特殊科目具体是什么的皇帝们正在激烈讨论。
[胤礽]:孤知道一部分,但告诉你们有什么好处?
康熙心想,事已至此,那就为大清多赚一些好处。虽然考生互相之间没办法转赠积分,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说不得自己能从其他皇帝手里捞到好处呢?
于是他示意太子替他在群里开口,毕竟成年的他自己不在群中。
[嬴稷]:你谁?
[胤礽]:大清太子胤礽。
[嬴稷]:哦,退下吧。
胤礽:???
秦政刚指挥着儿子打开群,就看见这一幕,轻笑了一声。
考完历史题的大家现在已经对朝代更迭有了点印象。虽然考题里没有近代史,但光是异族入主中原就够叫人讨厌的了。
毕竟古代又不怎么
讲究多族一家亲。
嬴稷一副胤礽是他臣属的口吻,成功把清人给气着了。偏偏少年太子胤礽不会骂人,憋得脸通红也不知该如何回复。
群里的大家已经默契地岔开了话题,不给他想到对策反击的机会。
[刘启]:看来这些特殊科目在后世很常见,不然清人不会知道。
[李隆基]:明人清不清楚?
[朱棣]:不知道啊!
[嬴稷]:我知道,但是我也不可能白告诉你们。
[扶苏]:……
长公子万分无语,高祖父拿着玄孙孝敬的消息自己出去换好处,这样合适吗?
长公子看向自家父亲。
秦王面不改色:
“不管他。()?()”
若是梓桑他爹不乐意的话,对方会亲自收拾昭襄王的。
秦王又问:
“墨家弟子名都报上了吗?()?()”
臣下回答:
“回禀陛下,都报上了。1()◆1♀?♀?1()?()”
秦王微微颔首,而后提起了旧事。
他疑惑地问道:
“之前上天幕考试的,只有一部分臣子。这天幕,到底是如何选人的?()?()”
虽说上去的似乎都是名臣良将,可有一些他自认为实力不俗、应当能后世留名的人,却不见他们的少年体。
臣下也不清楚此事。
秦王便道罢了:
“扶苏,把历史课本和翻译器买了。王离,你买语文七上的教材。”
少年王离连忙出列:
“喏!”
两人加起来正好四积分,可以把三本书和一个翻译器买了。
隔壁秦政正在私戳嬴稷。
[梓桑]:你拿朕给的消息卖好处?
扶苏崽崽给阿父开了所有权限,秦政就干脆用他的账号打字和先祖们交流了。
嬴稷被揭穿了也不心虚。
事实上他就是仗着老秦家不会在群里和他唱反调,才第一个跳出来的。他跳出来了,其他秦家人就不能再出来换了,没有跟自己人竞争的道理。
[嬴稷]敷衍道:换到了好处分你们一点。
秦政信他才怪了。
群里大家对嬴稷给的消息很感兴趣,比起和清人合作,他们当然是更愿意和秦人合作。尤其秦人是被他们摘桃子的,而不是摘他们桃子的那个。
何况嬴稷的时代离绝大多数人都远,形不成竞争关系。要是嬴稷拿到了好处,说不定还能惠及那个位面千百年后的他们自己。
不过嬴稷真的知道消息吗?
惠文王叮嘱儿子:
“赶紧把消息卖了,等他们开始参加试课之后,恐怕就卖不上价了。”
参加试课就会直接接触到那些特殊科目的内容,哪里还用得着找别人买情报?现在着急买,不过是想赶在试课之前,先判断好什么样的人才适合报什么课。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班主任说报名多科目试课的话,会随机安排顺序。因为试课的四天内只学这一门,没办法
一起学?[(.)]?6?♀?♀??()?(),
那就只能随便先挑一个学。
各家为了利益最大化()?(),
肯定要让臣民先去尝试自己最可能有把握的那一科。不然白白浪费好多天时间()?(),
比旁人少赚不知道多少倍的积分。
[诸葛亮]:你怎么确定你给的消息为真?
[王安石]:你想怎么换?
[嬴稷]:我刚刚问过班主任了()?(),
祂说同一位面内的积分不让交易是为了防止其他人抢夺旁人积分。不同位面没有这个困扰,所以可以用积分做交易。
[嬴稷]:我只要1积分。
[胤礽]:你!
1积分已经是最低单位了,没办法再低。所以就算胤礽想和他打价格战,也没办法打。
嬴稷面向的交易对象是皇帝或者有组织的团体,凑出一积分来不难。个人想买的话不一定买得起,毕竟很多人就考了不及格,一个积分买书都不够花。
为此,系统提供了租借服务。
班主任:【花费1积分即可获得一个月的书籍租赁权限,最多可选已解锁科目的三本书。】
已解锁科目就是下次可以考的科目,大家都是历史和语文,需要的书正好是历史七上、历史七下和语文七上。
这个租书功能十分鸡贼,卡在大家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服务。但是租书比起直接买肯定是亏的,以后还得再买。
唐高祖李渊灵光一闪:
“不如让人租书,而后我们将租来的书籍抄录下来,不就省了买书的钱?”
这相当于1积分买了三本书。
企图钻系统空子的操作没有成功,因为租来的书籍没有实体,而是光屏里的电子版。电子版书籍无法共享,别人看不见。
想要抄录的话,只能通过购买者口述。这个效率可就太低了,让不少等着看书的人觉得不划算。
口述有错误还不容易被发现。
为了省两个积分这么折腾,其实完全没必要。只要不是积分实在不够用的皇帝,都不会精打细算到这个程度。
群里胤礽眼看嬴稷要把生意做成了,连忙和康熙商量对策。片刻后,他胸有成竹地发送消息。
[胤礽]:孤这里有西学书籍。
他们大清的西学书籍不一定和天幕上的一模一样,所以给出去也不心疼。反正五天后肯定有人能买到,到时候这书就不值钱了。
[梓桑]:我也有呀!
胤礽再次:???
不是,你们秦人怎么什么都有?
众人在胤礽和大秦之间很快做出了选择。
原因很简单,谁都见过秦梓桑,知道他是唯一一个三岁就上天幕的。独独他特殊,那他身上一定有特别之处,或者他的位面有特别之处。
西学书籍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能不能借此打探到和梓桑相关的信息。若是能从他身上获知三岁参加考核的原因,对各界来说才是最有用的。
毕竟十到十五岁还是卡得太死了,好多人才的年纪不是没到就是超过了,便宜了其他时期的君主。
如果能提前到三岁,自家可以
提前享受到不少人才提供的积分,而不是非得等几年后他们长大。
?本作者无字惊鸿提醒您最全的《大秦地府日常》尽在[],域名[(.)]???&?&??
()?()
当然,更要紧的是能把上限提高到二十岁、三十岁。年纪小的还能等他们长大,年纪大的是真没辙。()?()
积分掌握在别人手里,实在让皇帝们太不安了。诸如康熙这类掌控欲强的人,很想自己也能获取积分。()?()
康熙审视着下头的儿子们。()?()
虽然他不担心儿子们攒够积分后会自己乱花,不肯听他的话,不愿意把积分贡献出来给他。
但这样的现状总归叫康熙有些隐约的不安,担忧儿子们仗着有积分,翅膀就硬了。
很快便有人戳梓桑交换情报。
[嬴稷]:?是我在卖情报!
怎么莫名其妙就变成秦梓桑在卖情报了?
安国君嬴柱在心里幸灾乐祸,心说你拿的又不是独一份情报,人家当然不理你。还想趁机占便宜,门都没有。
昭襄王眯了眯眼:
“秦柱,你在笑什么?”
安国君连忙肃穆了表情:
“父亲,我见梓桑那边交易红火,想来我们大秦可以赚到不少积分了。”
昭襄王便让他给梓桑发消息。
大家都是一家人,既然赚到了钱,那自然要接济一下穷亲戚。何况生意还是梓桑从他这个高祖父手中截胡的,肯定得有点表示。
安国君:……
人家截胡的是公子稷,又不是你这个秦王稷,你也好意思。何况消息本来就是人家给的,又不是你自己的。
秦政直接无视了昭襄王让安国君发来的消息。
想什么好事呢,之前免费共享的消息没收你钱就不错了,还想分一杯羹。
因为大大小小势力众多的关系,并不是只有单独的朝代会来找扶苏买消息。比如南北朝,就找来了不少人。
秦政对这类群聊的各种操作很熟悉,直接把大家都拉入临时会话群里。进群先交费,交完再统一提供消息。
这样可以避免谁拿到消息后,立刻出去转卖。虽然因为大家都是冲着梓桑来的缘故,这个操作的可行性不太高。
临时群里很快挤满了人,就连有些之前考了高分的无势力孤狼人士都来了,估计是来凑热闹的。
像这种孤狼,没人可以拦着他们花积分,有时候反而更任性一些,想怎么花怎么花。
汉昭烈帝刘备通过儿子刘禅的光屏看到了少年丞相也在群里之后,一时有些心塞。他让刘禅私戳诸葛亮,告诉对方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他们拿到消息后会转告丞相的。
诸葛亮却有自己的想法,并表示自己是自己、成年诸葛亮是成年诸葛亮,不要把他们混为一谈。
中二轻狂期的少年孔明很不好说话。
刘备:……
刘备无奈地看向丞相:
“这——”
诸葛丞相轻咳一声:
“亮年少时有些桀骜不驯,还请陛下见谅。”
秦政确定没有新人进群之后,就果断把消息发出去了。还发了四个特殊科目第一个
单元的书本内容()?(),
是秦吏手抄的精简版()?(),
而且只有第一单元。
众人看到资料十分无语。
[刘彻]:就这么点?
[梓桑]:1积分还想买多少?
[刘彻]:……
[梓桑]:够你们通过试课了。
事实上()?(),
秦政怀疑试课要学的就是第一个单元的内容。所以果断只给了第一单元?()_[(.)]?◆?$?$??()?(),
这样那些人试课结束后,该买的书还得买。
秦政可不会帮各界省钱。
汉武帝不满地轻哼了一声:
“肯定是始皇帝在用他儿子的号发消息,去病你。”
霍去病乖乖把权限共享给陛下。
[霍去病]私戳梓桑:朕可以把汉初那些人的身份告知你们,始皇帝把全本发给朕如何?
[梓桑]:……
这都什么连祖宗也卖的孝顺儿孙?
汉武帝心想那有什么,这消息藏也藏不住。他们汉人不说,后头唐人明人可不会帮他们藏着掖着,迟早要传遍天下的。
所以不如他提前拿来换好处,也免得被别人拿去和秦人换了东西。先到先得,后来的消息可就不值钱了。
太祖高皇帝会理解他的,反正太祖这次肯定当不上太祖了。
[梓桑]:不必了,朕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身份。
汉武帝扼腕:
“始皇帝居然这么快就知道了?是谁卖消息卖得如此迅速?”
居然比他还快!
旁边的卫青欲言又止——陛下这样真的好吗?
群里其他人倒是对课本这事不怎么在意,他们本来就是进来打探秦梓桑为什么能三岁上天幕的。
所以这会儿大家都在引着梓桑崽崽多说话,不要总是把说话权限丢给亲爹。
小孩子更容易被套话。
然而秦政交易完毕就冷酷无情地解散了临时群聊,根本不给他们打探的机会。想欺负他儿子,门都没有。
赚够了积分后,秦政又看了一眼商城。
他肯定是不会购买只能增寿一年的丹药,那太不划算了。要买当然是买效果更强的,反正现在不着急续命。
商城里续命一年的丹药是500,五年的是2500,十年的是5000。看起来好像没差,但秦政知道丹药吃多了必然有丹毒累积在体内。
往后翻,果然能翻到一个清除丹毒的药剂,一管就要200积分。无论是吃几颗丹药后才需要清毒,相比之下都会增长成本。
昭襄王锲而不舍地骚扰梓桑。
秦政反手把这些消息发了过去,就当是补偿了。顺手告知秦人们战国到汉初的人才们分别都来自哪里,方便他们尽早把人找到。
始皇帝收到消息之后,立刻命人去将刘季、吕雉、韩信这些人带来咸阳。
虽然他们当中不少已经错过了年纪,并没能参加考试。但他们本身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自然不能放过。
秦政发完消息就不理俗世了。
他家崽一口气报名了所有科目,他还得抓紧时
间给儿子补课。今天先补语文?()_[(.)]???_?_??()?(),
等明天试课的时候再看随机到了哪门()?(),
到时候再调整课程。
秦政翻开语文课本()?(),
有些无奈:
“阿苏()?(),
你下次考试要考三门了。”
扶苏开心地坐在父亲腿上晃着小脚:
“我不怕,我记性好。”
秦政:“你踢到我了宝宝。”
秦政看多了红包群里的聊天,叔叔姨姨们天天宝宝宝宝地喊,搞得秦政也下意识喊了出来。
扶苏更高兴了:
“阿父第一次喊我宝宝!”
秦政见他是真的高兴,便记住了这件事。下次又惹阿苏生气了就这么喊,应该可以让小宝贝消气。
小崽崽没有再乱晃腿,乖乖窝在父亲怀里坐好,听父亲给他讲课。
文科的背诵对扶苏来说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内容,毕竟过目不忘嘛。别的考生还要重点记忆一些容易错误的细节,他就用不着,能保证自己记得一丝不差。
秦政还问群里要了课后习题和试卷。
[现代明星]:陛下你也太卷了,自己卷也就算了,怎么能这么卷我们苏苏宝贝?他才一岁,就开始学初中内容了,你自己觉得合适吗?
[古代帝王]:是他自己非要学的。
[现代明星]:我不信,世界上不可能有这么爱学习的小朋友,除非你发过来让我检查一下。
[丧尸强者]:算丧听。
[修真大能]:@丧尸强者,这个梗没听过,解释一下。
[丧尸强者]:你打的小算盘我在丧尸位面都听见了。
[修真大能]:偷了,现在是本座的了。
[修真大能]:算修听。
[丧尸强者]:建议改成“韩了”,比偷了听着更有阅历。
[修真大能]:okk!
[未来教授]:……
看得出骚话。
[现代明星]:你们也太冷酷、太无情了,一岁小崽被迫学习,这么大的事情一点都不关心。
明星一边抱怨着,一边把秦政要的卷子发过去。秦政投桃报李,送了她一套首饰,然后就关了群聊。
群里依然热火朝天地聊着。
[丧尸强者]:@现代明星,建议你少演点琼瑶剧。
[年代工人]:原很正常。
[民国商人]:那倒也不至于,一岁记都记不住学了什么。
[年代工人]:同志,你们那边最近局势怎么样?
[民国商人]:还要感谢各位同志的支援,现在战役已经接近尾声了,曙光就在前夕!
[现代明星]:你小心一点,不要暴露自己我党成员的身份。
[民国商人]:放心,我现在已经抵达我党根据地了。不过最近还是缺药,不知哪位同志可以支援一二?说来也惭愧,在下已经赊账多次了,多亏诸君肯慷慨解囊。你们放心,我不会赖
账的。
[未来教授]:缺多少?缺什么?
[现代明星]:我这边药品管制买不了多少,
不过我最近已经联系上官方了。等我得到了国家爸爸的支援,
就可以给你们多送点东西。
[民国商人]:万分感谢!
秦政没看群消息,
他看儿子一下午翻完了三本书,
担忧他盲目乐观其实没记清楚,特意弄了试卷让儿子来做。
基本上都是填空题的试卷,因为只有填空题是完全只考背诵的。先把背诵的情况检验清楚了,才好着重培训儿子的思考做题能力。
扶苏崽提笔就准备写,秦政握住他的小手说不着急写。这么多字,儿子要写得手疼,背就行了。
而后突然想起来很重要的事情:
“你会写字吗?”
他好像没有特意教过儿子写字,因为之前都觉得孩子太小了,不用着急学这些东西。
扶苏无辜地说:
“我不知道呀,我也没有写过。”
他只能保证大部分字他都认得,少部分字会写。但是会不会提笔忘字,就不一定了。
秦政只好先让儿子背诵。
检查完没有错漏后,明天再检查儿子写字写得如何。
扶苏一直到睡前才背完所有题目。
这么努力,当爹的看了都心疼。小太子倒是玩得很开心,并不觉得学习辛苦。
因为每次他背完一面题目,阿父都会夸他厉害,奖励他吃一袋小零食。小崽崽把这个当玩了,根本没有尝到学习的苦。
秦政十分忧虑。
扶苏仗着记性好才能如此轻松,但接下来的内容可就和轻松没什么关系了。
就不说各种挖坑的选择题了,选择题大部分也只需要背诵和浅层理解就行,难度不是很大。
重点是历史的材料分析和语文的阅读理解,还有作文题目。这些才是影响学习快乐程度的因素,尤其是阅读理解。
考虑到大家都不擅长这些东西,秦政倒也不着急给儿子在这方面加训。
历史的下一次考试只考选择题和填空题,材料分析暂时不加。按照这个规律,第一次考语文可能也只考填空之类的,阅读理解能先放一放。
所以秦政第二天抓着儿子练写字,时不时抽背一些内容,避免小孩是记得快忘得快。
现阶段对扶苏来说,练字也是考验记忆的一环。因而同样没有难度,扶苏依然学得非常快乐。
就是写出来的字和印刷体没区别。
扶苏不会写字,所以他都是照葫芦画瓢的。模仿别人的字迹写,又由于看多了课本,就干脆学着课本里的宋体写了。
秦政没急着纠正。
应试考试又不需要考生写字写出书法的那股子“气”,只要字迹端正漂亮就行了。实际上老师阅卷最重要的是字迹清晰方便辨认,有些书法大家的字迹反而不适合应试考试。
秦政看儿子写字写的认真,就没去打扰。他叫来李斯,询问李斯有没有字帖。
李斯的字迹是相当漂亮的。
由他编撰的小篆,一笔一划都优美圆滑。后世就算不用小篆当官方文字了,刻录印章也依然会使用小篆。()?()
秦政其实很喜欢他的小篆,然而对于全民推广的文字来说,小篆实在是太复杂了,办公效率也很难提升上去。()?()
所以大一统后秦政对李斯说:
?本作者无字惊鸿提醒您《大秦地府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
“你编的小篆虽好,但朕还是决定推广更简便的文字。”()?()
当时并没有编写小篆的李斯:???
秦政不管这些,反正历史上这是李斯的功绩,那就得是他的。秦政直接把成品的小篆拿了出来,让李斯等臣子去记忆,又拿出了隶书、繁体、简体。
直接记忆简体虽然不难,但文字的演变还是要预留下来的。秦政的意思是把这些字体演变的内容记录在册,让人知道有这么回事,但用还是用简体字。
除此之外,底下的庶民可以只学简体字,他们大秦的官吏却必须把小篆也一起学了。
诸如祭天之类的正式公文,肯定还是用小篆显得比较庄严肃穆。
古文字有古文字特殊的韵味。
最后李斯迷茫地带着四种新字体走了,为了不让自己一个人迷茫,他还把简化小篆发明隶书的程邈捉来,这样就有一个人陪他一起迷茫了。
程邈:属下什么时候发明的隶书?!
不重要,陛下说是你发明的就是你发明的。
现在,秦政想起来他家丞相字写得好看。总让儿子模仿别人的宋体不合适,不如来模仿李斯的“秦体”。
秦政同李斯说道:
“卿可看见天幕试卷的字体了?”
李斯点头。
秦政告诉他:
“那字体是宋人发明的,我秦人怎好一直学习宋体?大秦当然要有自己的秦体。”
李斯懂了:
“陛下所言甚是!”
陛下之前就说喜欢他小篆的写法,其实就是喜欢那圆润漂亮的线条。这会儿估计是想他让照着小篆的写法,写一套标准的简体字出来。
虽然小篆没有其他字体的那种笔锋,所有线条都是一样的圆润顺滑,一撇一捺不存在区别,像是画画一样。
但它好看,符合陛下的审美,非常治愈强迫症。
李斯很快就写了一版出来,交给太子殿下学习模仿。
秦政满意地叮嘱:
“阿苏下次上天幕,就向全大秦推广我大秦的秦体。以后秦体就是大秦官方字体了,也好叫臣民有个学习的模范。”
扶苏点头:
“好,我记住了。”
作为大秦太子,这大概是扶苏第一次承担起太子的责任。小崽崽一时觉得身负重任,学习起来更认真了。
李斯则好奇问起宋体:
“那是宋朝皇帝推广的官方字体?”
秦政摇了摇头:
“并非,是宋朝印刷业兴起后演化出的字体。”
有传闻宋体是秦桧发明的,实则不然。宋体真正成型远在秦桧死亡后,是民间的印刷匠人一点点改进发明出来的。
正因为无法确定字体的发明人,才会笼统地称之为“宋体”,以朝代为名。()?()
其实大秦早有官方的字体推行。()?()
始皇帝令李斯统一文字后,就是以李斯的字体作为模板推行的。反而是后头的朝代,少有推行官方字体的情况。
15本作者无字惊鸿提醒您最全的《大秦地府日常》尽在[],域名[(.)]15◣15♀?♀?15
()?()
大家各写各的,各有各的笔风。()?()
顶多是到了明朝八股取士的时候,为了方便科举获取更高的名次,避免因为字写得不够好而被扣分。所以一种叫“台阁体”的字体渐渐成为了科举的专用字体,清代改称“馆阁体”。
台阁体是楷体的一种,写得漂亮的人写出来就和印刷出来的楷书一样。
秦政让儿子考试模仿李斯字迹,但是平时自己练字不能完全和李斯一模一样。大秦太子的书法还是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完全照搬臣子。
扶苏停笔抬头看阿父:
“什么是笔风?”
秦政看看稚嫩的崽崽,沉默了一瞬,告诉他算了,这件事以后再说。
扶苏要学的东西已经很多了,笔风这些可以以后慢慢来,先应付应试吧。
字体练到一半,系统的试课开始了。
扶苏抽到了化学课。
化学和物理是最难的,毫无基础去学这两个东西,被塞了满脑子知识。学完的崽崽迷茫地看向阿父,说没太听懂。
秦政并不意外:
“朕都跟你说了,你现在学这个还太早了一些。”
物理化学都需要有一定的对世界的认知作为基础,才能进行学习。
比如物理最初开始学光学,反射折射。扶苏崽才出生一年,都没观察过什么生活现象。你跟他说光的反射,他只能茫然地看着你说没有印象。
简单点说,生活阅历不够。
崽崽郁闷地提前结束了试课,系统允许考生半途放弃,毕竟有些人确实是没有天赋或者阅历不足暂时学不了。
不过放弃了也没办法直接去上别的试课,想学下一门还是得等下一个周期。好在扶苏可以把时间空出来,继续练习接下来要考的内容。
几天后,第二场考试终于开始了。
公开考试的人在天上参加,试课测试的人则在自己家里通过光屏参加。
秦政时而看看天空,时而看看周围按次序坐在桌案前的臣子家的少年人们。
他们多是名气不够没有被抽中第一批上天的,里头好些人也没有“公开报名”的权限。以后想上天考试,还得先通过很难的考核才行。
秦政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史书上毫无记载,也并不需要代表一方势力上去博一线生机。
但凡在史书里有只言片语,哪怕第一轮没被抽中,报名后都有机会选择公开报名的选项。
秦人们并不怕上天,能为大秦争光他们与有荣焉。所以这一群输在起跑线的少年人并不气馁,反而互相打气,发誓要好好学习让祖辈为自己骄傲。
秦政并没有打击他们。
哪怕他怀疑所谓的“很难的考核”是奥数级别的题目,他们里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