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257 章 朕都有

第257章朕都有

为了防止秦意秋说出更多的人,比如阿坚之类的,孙权果断开口转移了话题。

[东吴大帝]:@东秦史官,曹孟德三顾茅庐,然后呢?

[东秦史官]:然后秦先生就出山了。

[东吴大帝]:没有一个过程的吗?

[东秦史官]:过程?什么过程?

史官思索片刻。

史官恍然大悟。

[东秦史官]:第一次登门之后,太子殿下感慨曹州牧个头和他父亲的佩剑一样高算吗?

[东吴大帝]:噗!

曹操:……

[唐太宗]:朕和始皇帝差不多高,如此说来,魏武帝岂不是和朕的佩剑也差不多高了?

曹操:……有你什么事?

个头高了不起啊!

[唐宣宗]:那还是不太一样的,太宗皇帝您忘了,您的剑是杀敌的,长度比较正常。始皇帝那把剑是礼器,比寻常剑还要长得多。

[唐太宗]:也对。

[汉高祖]:@汉武帝,你怎么不说话?平时一提到秦皇唐皇,你不就要跳出去争个高下吗?

个头不到一话。

汉武帝的身高虽然没有记载,但《西京杂记》中写过他下葬时使用的金缕玉衣高度大概在1.88米。金缕玉衣是包裹全身的,所以大致推测他身高也在一米八到一米九之间。

当然,前提是这本《西京杂记》记载可信。这本杂记记载的其实是长安中那些流传甚广的传闻,其中大部分传闻都怪诞不经,可信度存疑。

不过金缕玉衣的高度这个,一般。

刘彻很不幸的在身高方面矮了另外两位几厘米,虽然秦皇和唐皇之间估计也有几厘米的差距,但人家都在一米九以上。

一米八和一米九就是两个梯度。

已经学会后世度量衡的刘彻对此耿耿于怀,认为是刘邦基因不好连累了他。

毕竟刘邦也就一米八。

[汉武帝]义正言辞表示:他们两个也太缺德了,怎么能拿旁人的身高和自己的佩剑比?朕不干这样的事情。

所有人:……

[东秦史官]拆台:是太子殿下拿来比的,不是四世陛下。

所以只有唐太宗缺德,陛下是无辜的。

李世民:……

谢邀,但你们太子可一点都不无辜。

曹操还想说点什么,拖几个同样个头矮的人下水。郭嘉及时摁住了他的手,避免他再把自己人牵连进去。

曹操只能遗憾地看着群消息刷过去。

[东秦史官]:第二次登门拜访,也发生了一件趣事。当时恰逢吕奉先登门,也想请秦先生出山。

郭嘉立刻缩回手:

“明公问问他,怎么吕奉先也在。”

曹操:。

曹操感觉自己像个工具人。

[魏武帝]:吕奉先如何也在?

[东秦史官]:似乎是投奔袁术遭到了拒绝,离开寻找新诸侯投奔时,恰好听闻了秦先生的名号。诸位也知道,吕奉先勇武有余、智谋不足,自然希望能寻一谋臣辅佐。

[魏武帝]:原来如此。

曹操回忆了一下,当时吕布从直隶逃出来之后,行踪确实十分飘忽。经常在豫州兖州这一片转悠,会找到昌邑去也不是不可能。

等等!他第二次登门遇到了吕布!

果然就见东秦史官接着宣布了一个坏消息——

[东秦史官]:吕布见曹州牧登门,便问其讨要一郡之地安身,不给就直接抢。曹操为安抚这员悍将,不得不将东郡舍了出去。

曹操:我就知道!

碰到吕布准没好事。

想想当年吕布抢了他的兖州,曹操很怀疑这个位面的吕布也不消停。而且还有个秦正搅局,就更棘手了。

[魏武帝]:吕布是不是又抢兖州了?

[东秦史官]:不错,吕布趁曹操出兵攻打徐州之际,勾结兖州世家攻入兖州治所。当时秦先生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在另一郡中处理政务,城中只有荀彧、太子等人在。

[秦意秋]:那吕布没了啊,趁陛下不在攻城,要是伤了太子,陛下肯定要生气的。

[东秦史官]:那倒不至于,吕布对几位谋士还是很礼遇的,未曾动他们分毫。只是紧急时刻曹操的亲卫只顾着要带走荀文若,舍弃了太子,引得陛下不满,与之离心。

荀彧一愣:“这……”

曹操一时也不知该说点什么,这好像确实是他们能干得出来的事情。毕竟谁都知道他最倚重文若,真那么紧急肯定先救文若,这样也方便后续东山再起。

荀彧微微蹙眉:

“不太对劲。”

郭嘉懒洋洋地撑着脑袋:

“那可太不对劲了,这么一来,秦氏父子成了被辜负的那一个。他们两个清清白白就和明公割了席,用着在兖州治所结交下的人脉起事,旁人还不能说他们背叛曹公。”

郭嘉不愧是扶苏的狐朋狗友,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打算。

“吕布说不定都和他们有勾结。”

[东秦史官]:陛下听闻消息后震怒,迅速拿下试图扣押他的陈留郡守。而后自陈留发兵,攻回治所,解救了太子。

郭嘉摇头感慨:

“果然是一伙的,否则吕布哪有那么容易对付?”

曹操觉得有道理。

如此想来,最初吕布讨要东郡,恐怕也是这对父子在背后支招。他曹孟德被父子俩耍得团团转,辛辛苦苦到手的兖州拱手送给了别人。

想想就令人生气。

曹操决定拆穿他们。

[魏武帝]:吕布有那么好对付?秦正手下没兵没将,如何打赢的吕布?

[东秦史官]:怎么就没有兵将了?陛下手下有秦信、秦离、秦邯等多位小将,虽当时不怎么出名,后续可都是威震一方的大将。

秦信、秦离、

秦邯。()?()

[汉高祖]:不会是韩信、王离、章邯的转世吧?()?()

如果有韩信,打败吕布就很正常了。

?想看无字惊鸿写的《大秦地府日常》第 257 章 朕都有吗?请记住.的域名[(.)]?19?*?*??

()?()

而且缺兵算什么问题?始皇帝加上韩信,从哪儿弄不到兵?一个用政斗夺走郡国内的兵力,另一个征兵也很有一手。()?()

不过这也不能证明他们和吕布不是一伙的,刘邦还是怀疑他俩预谋夺取兖州。

[秦昭襄王]:怎么说到秦信你就觉得是韩信呢?我大秦不是还有个李信?

刘邦心道那还不是因为你们秦人老是觊觎朕的淮阴侯。

[魏武帝]:他们打赢吕布后呢?

如果杀了吕布,那他就相信两方不是串通好的。因为这么一来,吕布就成了那个被利用的傻子,被秦氏父子榨干了利用价值。

[东秦史官]:自然是陛下靠人格魅力收服了温侯这一员猛将,而后尊奉天子,号召各郡声讨霸占直隶挟持天子的李榷郭汜。

众人:这就是一伙的吧!

还有你秦始皇的转世尊奉天子,听着怎么那么魔幻呢?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像个乱臣贼子。

[东秦史官]:当时陛下联络上了长安城中的钟繇,获取了天子手书。而后公告天下,号召汉室宗亲牵制住南北东西各州有不臣之心的诸侯。

[东秦史官]:没了诸侯掣肘,陛下联合马腾韩遂,长驱直入攻下了直隶。袁术袁绍等人无论是想分一杯羹还是想趁机夺取兖州,都未能成功。

[东秦史官]:拿下直隶后,陛下便将兖州还给了曹操。当时荀彧任兖州牧,曹操任徐州牧。

[秦意秋]:陛下真是厚道,只是借用了一下兖州而已,还给他两个州。

曹操:呵呵。

虽然史官没说,但徐州明显就是他自己打下来的吧?秦正顶多算是把兖州还给他了,顺便承认了他州牧的身份。

要知道之前的州牧等官位都是诸侯自封的,顶多给小皇帝去一封信,假装上表过天子。

然而天子到底答不答应,那就和他们没关系了。反正他们已经告知过天子了,算是走完了流程。

郭嘉倒是忽然反应过来:

“兖州牧是文若?”

荀文若看似和曹操完全一条心,可那是荀彧自己的想法。曹操多疑,估计不见得这么想。

这不就是明晃晃的阳谋,等着两人翻脸吗?

那对父子绝对不会只用这点招数离间两人,还有后招。但凡曹公动摇一丝,他和文若就走远了。

荀彧有些无奈:

“他们的计谋一环扣一环,恐怕在最初就已经想好了后续要如何布局。”

所有人都是他们局中的棋子。

秦正轻而易举就能将天下棋盘拨弄成他想要的样子。

他要反攻直隶,就能叫诸侯一个都腾不出手来阻挠他。还能远程联络一切可结交的势力,叫皇帝身边的钟繇和西凉的马韩都配合他行事。

所有人都觉得一团乱麻难以理清的汉末乱局,到了人家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诸侯再乱不也是

大汉臣子?那就要受汉家皇帝的掣肘。

与之相比,战国末年那才是真正的神仙打架。虽然各国国君昏聩,但一个国家的国力可不是区区国君脑子不好使就能彻底掩盖的。

赵王再昏聩,也不妨碍赵国难对付。若非秦国给出了标准答案“贿赂郭开、离间郭开与李牧()?()”

,其他人拿着空白卷什么都不知道,真能搞定这道题吗?

曹洪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

“咱们挟持着小皇帝也没搞定东吴和蜀汉,始皇帝是不是嫌弃咱们废物?()?()”

曹仁拍拍他肩膀:

“自信点,把‘是不是’去掉。()?()”

曹洪:……

[东秦史官]:夺取直隶后,陛下很快进行了一系列改制。例如裁撤州牧之位,还归刺史。

[东秦史官]:然益州的刘璋不肯答应,朝中便以此为借口发兵,联合荆州的刘表攻下益州。

曹洪:“嘶,我确定了,始皇帝确实比咱们厉害。?()_[(.)]???+?+??()?()”

曹洪发现了一件事。

他们把皇帝弄到手后,好像只是将皇帝当个吉祥物。虽然也借用天子名头发号施令,但利用率远不如人家。

到底还是没当过皇帝,不像始皇帝那么驾轻就熟。人家就很懂怎么充分发挥天子的权柄,让诸侯有苦说不出。

荀攸摇了摇头:

“他手下的势力也足够庞大,既有韩信吕布,又有名分大义。内能辅国安邦,外能结交诸侯。”

这怎么比?

优势就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真要算的话,曹操这边兵马粮饷都缺。而且曹操不太擅长结交盟友,他打袁绍经常都是自己一个人打,反而是敌对方老联合起来对付他一个。

曹操:别说了,越听越自闭。

人家始皇帝能用十年灭六国,就证明了人家很擅长利用任何可利用的优势,不放过一切机会。

他是个六边形战士,在作为君主这方面,几乎没有短板。任何一条拎出来都吊打旁人,无论是识人之明还是用人之道。

曹操拒绝和始皇帝当对照组。

曹操表示:

“我们没事和始皇帝比什么?不如静心听听他是怎么灭诸侯的,学习借鉴一二。”

抄作业的机会就摆在眼前。

现在皇帝在他们手里,他们和秦正的处境差别也不是很大。虽然有个刘备和孙权确认了他是乱臣贼子,但那又不是当前位面的孙刘。

所以曹操还是可以继续凹忠君爱国的人设的。

众人深以为然:

“明公所言甚是。”

说完悄悄看了荀彧一眼,他们这么公然谈论怎么篡汉是不是不太合适?

荀彧微微蹙眉:

“看我做什么?”

郭嘉笑道:

“许是担忧你‘忠于大汉’吧。”

荀彧无语至极。

他荀家被汉皇迫害成这样,他为了保全家族被迫娶了宦官之女,他叔父写过反汉的文章,他侄子曾试图效仿齐桓公挟持皇帝,他自己历史上还帮曹

操软禁了皇帝十几年——现在后世都觉得他忠于大汉?

汉朝皇帝们听了能气死。

这样的大汉忠臣谁爱要谁要。

众人哈哈大笑:

“后世对文若的误解还是太大了。()?()”

不过大家都知道是因为什么,还不是明公自己先多疑,怀疑文若有二心。只是这话不能明说,只能糊弄过去。

[东秦史官]:拿下益州后,陛下便调转方向开始东出。以雷霆之势夺取幽并凉扬等多个边缘大州,再以包夹之势朝内进攻。先灭袁术再灭袁绍,拉拢曹操士燮,最后只剩荆州刘表还负隅顽抗。

曹魏众人:?

这就没了?你也太简略了吧!

[东秦史官]:卑职这里有详细的史料记载,诸位可以查看。

他见时间已经挺晚了,昨日陛下用膳的时辰和今天差不多,所以才突然省略了细节。

[东秦史官]:陛下若还有想问的,臣随时恭候。如今时辰已晚,还请陛下爱惜身体,先用暮食。

秦政看了一眼钟漏。

确实晚了,之前众人翻看凤秦的各项史料耽误了不少时间。

扶苏崽看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已经无聊到在父亲身上打滚玩了。这会儿正躺在父亲腿上像个被掀翻的小乌龟,怎么也翻不起来。

秦政摁住他的小肚子:

“你真是一点都不消停。?()_[(.)]???+?+??()?()”

扶苏四肢挣扎:

“阿父,我起不来了。()?()”

秦政故意不放开他:

“那你努努力,很快就能起来了。阿父相信你,你要凭借自己的本事起来。()?()”

崽崽只好努力去找支撑物,可是小肚子被按着能起来才怪。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意识到不对劲,控诉地看着阿父。

秦政这才收回手,把他抱起来,脸上一点心虚的样子都瞧不出来。

“走吧,带你去用膳。”

生气的崽崽怒吃三碗小海鲜。

秦政边吃边看记载。

他本。

秦政从头翻到尾,发现关于秦梓桑的记载,最多的就是他和郭嘉怎么一起翘班的。

秦政:……

起居注天天都记什么东西?

其实一群谋臣待在一起,太子也曾提出过不少建议。然而扶苏擅长润物细无声地出招,不仔细看意识不到他是在出馊主意。

比如扶苏会言语诱导别人,让别人当那个出头椽子。最后记录到史书里,就是谁谁谁出了一条毒计,太子美美隐身。

秦政带着儿子吃完饭查看群聊的时候,就发现群里已经开始针对这点声讨相关人士了。

[汉光武帝]:@秦始皇,你儿子可真行,故意趁着蝗虫过境把刘协带出去玩。让他待在马车里直面蝗虫的威胁,直接把人吓破了胆。

[汉章帝]:不止呢,还用各种方法打击刘协。刘协本来就愚钝,天天往死里学,直接给他学怕了

。又告诉他天下万民都指望他光复大汉9()9?9♀?♀?9()?(),

如果他皇帝当不好就要害死很多人()?(),

吓得他每天忧心忡忡。

[汉明帝]:这招真是高()?(),

表面上是在尽心培养小皇帝()?(),

教他怎么治国。皇帝自己学不会自暴自弃了,选择把国事都托付给他们父子。

[汉和帝]:实则一切都是算计好的,故意养废了刘协。旁人还不能说什么,毕竟是刘协自己不争气。

[秦昭襄王]:本来就是他不争气,换成你们四个里的任何一个,在他的位置难道会直接放弃?

自然不会,他们只会抓住机会疯狂吸收知识,毕竟秦梓桑是真的在认真教导刘协。

只不过他是在教小学生高数题而已,准备用特别难的题目彻底打消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留下心理阴影后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碰数学。

很丧心病狂的手段,缺德冒烟。

[秦意秋]:你就说他们干的是不是忠臣之事吧!

东汉的皇帝们都不说话了。

[汉武帝]:刘秀的子孙就是不行。

刘秀:……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跳出来踩我一脚?

[汉光武帝]:可惜刘弗陵不在群里,不然可以问问他被霍光掣肘的时候是个什么感受。

谁家还没几个不成器的儿孙了?

[汉景帝]:好了,不要吵架,让别人看了笑话。

[汉光武帝]:刚刚孝武皇帝嘴贱的时候您怎么不跳出来说这话?

刘秀感受到了刘启的偏心眼,他要是没反击刘彻,他怀疑刘启绝对不会出来拉架。

[汉景帝]:朕方才没看见。

刘启选择学儿子耍赖皮,反正刘秀又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没看见。

[少年刘彻]:父皇方才在同我聊天。

少年刘彻很少在群里说话,难得开口就是帮他爹圆谎。

看得旁边的臣子们嘴角一抽。

[秦昭襄王]:哟,小刘彻,之前怎么不说话?

少年刘彻就知道自己一冒泡,肯定要被调戏。毕竟汉武帝那么欠,那群人对付不了成年的他,就会找少年的他欺负。

少年刘彻就当没看见,再一次进入了潜水状态,怎么戳都不回应。

群里艾特了他好一会儿才散去,没意思。所以话题很快就被扯开了,又去聊别的内容。

[汉昭烈帝]:@魏武帝,曹孟德,备有一事不解。

曹操心里一个咯噔,总觉得刘备来者不善。

[汉昭烈帝]:史书记载汉帝暴毙,乃荆州刘表所为,是为了嫁祸秦正。然刘表一方则谴责此事乃秦正所为,是为了嫁祸于自己。不知孟德兄可有见教,到底是谁出的手?

曹操: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他又不是秦正和刘表肚子里的蛔虫。

[汉昭烈帝]补充:备立场有异,不好妄下结论,这才求教于孟德兄。

刘备天然相信和自己关系不错的汉室宗亲刘表,但他也怀疑是不是自己对秦正父子存在偏见。曹操是个中立的,或许比他更客观。

这话说得漂亮☆()☆?☆+?+?☆()?(),

曹操心气顺了一些。

曹操扭头询问左右:

“诸位以为是谁出的手?”

看过这段记载的谋士们都凝眉思索起来()?(),

唯有贾诩面色略微有异。但他很快掩饰下去()?(),

没有被旁人捕捉到。

史书的记载太过简略和模糊()?(),

很难确定到底是谁干的。

程昱提出了一个可能性:

“或许是第三方企图叫他们打起来?”

荀彧微微摇头:

“秦正势大,当时打起来也只有秦正占上风。最终结果也是秦正获胜,剿灭了最后一位敌对诸侯。”

郭嘉微微眯眼:

“那就看谁能在这件事里获利了。”

秦正有了发兵的借口,剿灭了刘表。皇帝死了他还能直接扶持幼儿上位,彻底把持朝纲。

怎么看都是对秦正有利。

曹洪挠了挠头:

“所以是秦正干的?”

隔壁诸葛亮也在和刘备讨论这件事。

刘备倾向于是秦正干的,可又觉得这么做太落人话柄了,怀疑是自己的偏见。

诸葛亮翻看着资料:

“亮有一个想法。”

刘备:“丞相请说。”

诸葛亮:“许是臣下自作主张,秦正顺水推舟,化被动为主动。”

如果是秦正的手下自作主张,就是想推秦正一把,给他个发兵的借口。反正动手的确实不是秦正,秦正可以理直气壮地把自己摘出去。

如果是刘表的手下自作主张,那就是刘表的属下比较愚蠢。

自以为这样就可以叫刘表直接称帝,号召天下汉室忠臣一起攻打秦正。却忽略了那个时候汉室已经没少说忠臣还手握权柄,能够协助刘表了。

刘备叹了口气:

“所以还是难以确定是谁动手。”

这么看来,两边都不像好人。秦正固然企图窃国,刘表私下里却也试图篡位。

不过刘备自己都称了帝,就不好说刘表的不是了。

刘备不抱希望地艾特东秦史官。

[汉昭烈帝]:@东秦史官,可否告知备,是谁动的手?

史官确实不知道,相关人士都把消息瞒得死死的。何况他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告诉刘备,肯定要把自家摘干净的。

贾诩不动声色地带节奏:

“是谁做的,对我等来说并不重要。刘玄德想要知道真相,是因他乃汉室宗亲,明公无需为此费神。”

曹操点头:

“文和说的也有道理,我等何须为刘备答疑解惑?”

就让刘备自己纠结去吧。

秦政看了一圈,见群里已经没人声讨他儿子了。果断关闭群聊,抱着小孩回去睡觉。

扶苏吃饱了就犯困。

他现在年纪小,还不到需要开蒙的年纪,也无需这么早就开始习武健身。小孩觉多,每天还得睡足六七个时辰。

秦政把他交给侍从去洗漱,就自己练武去了。他白天没什么时间,只有睡前能锻炼一小

会儿。

等什么时候不用上早朝,才有机会晨练。

扶苏被抱去洗香香,洗完塞进被窝里睡觉。天气转凉,过几日就要下雪,好在陛下拥有神器,殿内就算不点炭盆也温暖如春。

扶苏睡着睡着就把被子踢了。

从这头滚到那头,然后又滚回来。滚到床榻边缘时,侍者赶紧上前要给殿下调整位置,但扶苏自己醒了。

他把头搭在床沿上:

“阿父呢?()?()”

侍者回答:

“陛下还在习武。()?()”

扶苏伸出手:

“抱抱。()?()”

侍者就抱着他去了明堂找陛下。

秦政放下长剑,正接过帕子擦汗。扭头看见儿子来了,问他怎么不接着睡。

侍者低声答道:

“殿下一醒就要找陛下。?()???????()?()”

秦政戳了戳粘人崽的脸颊:

“朕还没沐浴,就不抱你了。”

扶苏执着地伸手:

“抱抱。”

秦政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抱过去。

“等下你又要再洗一遍澡。”

扶苏眼前一亮:

“玩水!”

秦政:……

所以小孩其实就是想玩水,故意蹭过来找他把自己身上弄脏的。怪不得之前睡觉都安安分分,半途睡醒了还会接着睡,今天却非要粘着阿父。

因为之前扶苏每天沐浴的时候,都是清醒的。玩尽兴了水,才会被抱去睡觉,但今天没玩到。

秦政拎着他去了浴池,把他丢进池子里。扶苏眨眼间变成小龙崽,在水里玩得起劲。

秦政也不管他,反正又不会溺水。

把自己洗干净后,秦政才招呼儿子回来,要上岸了。

“阿苏,睡不睡觉?”

扶苏翻了个浪花:

“我还想再玩一会儿。”

秦政就起身:

“那朕自己去睡了,你一个人在这里玩吧。”

小龙立刻窜了过来:

“不可以!阿父带我一起走!”

这招屡试不爽。

秦政成功把单纯的小崽崽骗出了水,丢给侍者擦干套上衣服后,带着被打理清爽了的儿子去睡觉。

第二天又是抽盲盒的一天。

不知道是不是受群里其他秦人的影响,扶苏这次抽到了一本秦梓桑撰写的著作《国运论》。

秦政看到作者名的时候就愣了一下,而后认真地翻开研读了许久。

这本书写的是梓桑当初怎么帮大秦造势的,企图用国运之说取代天子之说,将天命只归结到大秦一国身上。

秦意秋所在的时代太靠前了,她也说不好这个布局是否有用。

不过她对此很是乐观,私聊里跟陛下说她觉得有用。因为秦人现在都很信箫韶就是国运论里那个“拯救大秦的宗室子弟”,毕竟箫韶确实挽救了大秦一次,不然大秦一百年前就无了。

[秦意秋]:群里将我定为凤秦史官,但晚辈并不知道凤秦这个说法的由来

。我曾询问过管理员()?(),

管理员说箫韶陛下之前的大秦被定为了龙秦。

有点西汉和东汉的意味了。

秦政若有所思。

群里戏称他是祖龙()?(),

而箫韶这个词又出自“《箫韶》九成?()???????()?(),

凤皇来仪”()?(),

也难怪会借此分龙秦凤秦了。

[秦意秋]:不过这本《国运论》我怎么没见过?太子殿下写过这本吗?

这是扶苏在地府写的。

秦政失忆了并不清楚,只道可能是其他位面的梓桑写的。顺势拍照转发给了秦意秋,没发到群里去。

发到群里就让其他朝代学去了。

秦政让人照着这本书刻录一份,他回头要送给公子政。这东西他自己用不太上,先给公子政拿着,或许对面能用上。

做完这些,秦政去找儿子。

一扭头看见小孩坐在床上和人聊天,好像是加上了少年刘彻的好友。

扶苏上来就开大:

「他们说你小名叫猪猪。」

少年刘彻眉头一皱,立刻回复道:

「你听他们胡扯,都是骗你的。他们看你才一岁特别好骗,什么胡话都敢说」

扶苏歪头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扶苏:「那你小名叫什么?」

刘彻:「你先说你小名,我再告诉你我的。」

扶苏:「我就叫阿苏呀!」

刘彻:「哦,我记住了。」

扶苏:「那你叫什么?」

刘彻:「不告诉你。」

扶苏:「我懂了,肯定是猪猪。」

刘彻:「……」

少年刘彻本来是想白嫖一个扶苏的小名的,这样就可以笑话小孩了。结果扶苏没有特别的小名,骗了个寂寞。

所以他很快就结束了和扶苏的聊天,决定赖掉这次等价交换,不再应付这个幼稚的小屁孩。

结果少年刘彻显然低估了扶苏崽的天然黑程度,既然你不说你的小名,那你的小名一定就是猪猪。

刘彻不得不憋着气回复:

「都说了不是猪猪了,我小名就叫彻儿。」

扶苏:「我不信,这是你现编的。」

刘彻:「……」

扶苏崽觉得自己可聪明了:

“阿父,他还想骗我,被我识破了。”

秦政忍俊不禁:

“你怎么到处欺负人?”

扶苏崽瞪大了眼睛:

“我才一岁,我怎么欺负他?他都十岁了,只有他欺负我的份!”

少年刘彻现在就是后悔,早知道刚才就不敷衍小孩了。现在小孩固执得很,说什么都不听,坚称他就叫刘猪猪,让他非常头大。

虽然野猪在秦汉时期是威猛的象征,就跟后世人小名叫大虎大熊一样。土是土了点,却绝对不可笑。

但刘彻也并不是很想拥有一个这样的小名,他自己的名字难道不好吗?

刘彻:「我们秦汉的人从来不说猪猪的,你不要跟他们学,要优雅。」

少年刘彻开始了最后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