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南拓

转眼间,便是半年过去。

随着时渊池的出现,另有诸多手段相辅相成,也是让周家修士在化基境之前,有了一道辅修精进的强横修行之所。

只要修行资粮足够充盈,仙缘子资质尚可,那于时渊池内,甚至可以做到一年破一重的盛况,可谓是一步快,则步步先。

其中以周景怀的表现最为恐怖,其修行生道法门,炼灵泽为生气,更有诸多宝物蕴势壮基,在时渊池内只用了短短五月,就有所突破,修到了炼气六重,为各宗脉子弟所望。

不过,因为时渊池终究只是岁月长河支流的些许投影显化,其中宙道气机终究有限,莫说是对初步染指道则的化基修士效果甚微,就连炼气高重修士也是大打折扣,聚宝威势也是近乎为无,只能勉强算是一方特殊的下等辅修宝地。

也正因如此,周修炀等家老就索性将其定为自家低修专门修行的地方。

毕竟,如今的周家,光是族地内的宝地就有八九处之多,其余福土灵泽更是不计其数,自然也不必太在意。

而那些宝地,灵机玄妙各异,首当其冲的就是玉石秘境,其内道蕴浓郁,玉光磅礴,不光能凝炼化基宝物,聚化各类石材,更能供养化基真人修行,乃为上等宝地。

其次就是珏岫窟和白溪湖渊,这两处作为白溪湖地气水脉汇聚所在,在上百年的凝聚变化下,又有诸多宝物辅助,法阵拘势不散,自然也逐渐变成了威势不俗的孕宝之地,三四十载就能凝聚一则化基宝物,堪称为神速。

除此以外,还有炼雷池、明峰藤林、白溪灵脉、耘峰林海、灵泉明潭、时渊池,虽然这些宝地灵蕴气机悬殊甚大,凝宝速度也是天差地别,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皆是家族底蕴所在。

只可惜,其中能够称得上玄丹传承的,也只有《玉真玄元法》、《厚泽玄土法》、《九霄惊雷法》、《青苍茵木经》这四门;至于生道、炁道、火道等其他传承,要么是没有强大宝地为根基,要么就是功法低浅,最多只能算是半道玄丹传承。

与此同时,在辽阔的定南地界,一年前因突破而空荡无人的军镇防线,如今已然飘起如云旌旗,铁甲寒光,士卒列阵成军,庞大天舟巨舰悬空天际,遮蔽天日,威势如虹。

各方修士驻守要塞区域,持刃凝望着那苍茫天南大域,更是跃跃欲试,俨然做好了南下拓土的准备。

而细望过去,便能发现军镇防线所飘扬的旗帜混杂繁多,不光有西南四家、朝廷、道宗等大势力的旗帜,还有西南众多化基势力的标志。

可以说,西南九成的化基势力以及诸多散修皆至于此,所谋正是南下拓土之事。

随着南霄剑宗矗立东南地域,广募各方激勇修者,这两年内也是于蛮荒大杀四方,声势浩大汹汹;尤其是阳罡剑之名,随着其以下伐上,剑斩四转大妖,骤然响彻南北,为诸方颂赞。

这自然遭到了强族的恐怖逼压,却也让赵国的压力骤减,东境战线辽阔漫长,其中表现还不是很明显,而西南战线拢总就百来里宽,哪怕隔着气机紊乱的定南战场,周平等人也能明显感受到妖物少了大半,就连大妖都只能感受到几尊。

如此良机就在眼前,几家又怎么可能放过,所以才有当下这一幕,蓄势待发,只为南下拓疆!

周平等真君悬于天穹上空,强大威压震慑罡穹,也是搅得天地气机动荡。

“诸位道友,你们觉得这帮畜生,能让出多少疆土来?”

已经玄丹二转的郑庆和催使恐怖金芒,将四周气潮轰得炸开四散,朝着几人豪声笑问。

无明则掌御古朴阵盘,源源不断地引聚罡穹气潮,笑道:“如今天君登位,剑宗矗立边疆,这些小族只要不愚昧,不想落个灭族下场,自会退让。”

“依贫道来看,应当会让个千余里山河出来。”

“就是这南疆贫瘠地界,梳理起来,也是劳神费力的大苦事,真是想想都头疼。”

说着,其望向远处的周平,淡笑道:“到时候,可就要周道友多辛苦一些了。”

周平微微颔首回应,目光随之重新望向苍茫南域,磅礴威压震慑四方。

而之所以不直接南下拓土,反倒是如此作势,其原因也极其简单,南下拓土不是奇袭厮杀,不光要能打下来,更要能守得住。

如今南霄剑宗初立,强族为压制其趋势,阻止其扩张壮大,必然会调派四周大量妖族逼压,自附庸、乃至是本族中选拔大妖,以作遏制。

这样一来,西南防线附近的妖族就会减少,此时再大张旗鼓,直接坦荡告诉妖族自己一方的目的;只要这些妖族不犯傻,那出于族群安危考虑,在衡量两方实力悬殊情况下,必然会心照不宣地向后退去些许,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毕竟,严格来说,这些弱小妖族也是可怜人,也是强族獠牙下的受害者,又怎会愿意舍族而阻拦。

如果说强族驰援于此,如此方法自然是不攻自破。

但现在南霄剑宗声势正盛,而西南战线又只是整个人族防线的一小部分,算不得多重要;在如此关头,只要不是太显眼,强族自然也不太可能浪费精力于此。

嗷——!

罡穹响起轰隆兽吼,响彻天际寰宇,有龙影遨游云海,巨兽御空咆哮,鸟凤朝天,正是抵御西南的众大妖,但若是细望过去,就能发现其皆是各强族眷属,无一纯血存在。

那尊魁梧武夫矗立天穹,眺望远处苍茫,也是豪情万丈。

“没想到老夫寿尽之际,还能为后人开疆拓土,谋一二山河福祉,当真是幸也。”

“千里疆土,也不知梳理改善后,能栽培出多少灵植宝材,又能生息多少凡人。”

凡人为根本,这是赵绪所定国策,也是修行界共知之事;对于一方势力来说,就算不是为了修行人道,也会自发地庇护凡人。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凡人基数庞大,繁衍生息间充满着无限可能,为势力长盛不衰的希望所在。

望着远处辽阔苍茫,武极也是激昂不已,正欲南下,却在这时,一道流光掠来,径直落在他掌间,也让其脸色微变。

旋即思索片刻,其回首望向周平等人。

“诸位道友,南拓之事,不如再推迟一日,老夫这有一要紧事,正欲同诸位道友商讨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