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逍遥 作品

第四百零八章 帝王心术(7)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这江湖尽是算计与利益,身处在这江湖之下,倘若没点定力与城府,说不定哪日就栽了大跟头。


    近来的虞都,风头最盛的非萧靖莫属!


    以天子大婚作为分水岭,以前所生种种风波与影响下,萧靖以尚书省左仆射之位,得旨兼领户部尚书,并举荐一批官吏增补户部官缺,这在朝是引起极大变动的,只是这种变动被时局所遮掩着,以至有些人并未完全察觉清楚。


    但变动就是变动!


    在权力场上,尤其是中枢这一层次,谁要是连点敏锐性,应变性都不能时刻保持住,那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而在这之后呢,一步步促成的科贡泄题案,萧靖被钦定为主审官,蹦跶甚欢的刘谌却是副审,直到该诏的颁布,一些人察觉到了不寻常。


    三省之中,萧靖得了天子青睐!!


    在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下,萧靖以一种无声的方式,逐步在朝获取了权柄,凝聚了威势,而当一切初步形成之际,却如平地起惊雷一般。


    毕竟在过去,有一些群体的强势崛起,获权立根,是引起很多人紧张与惶恐的,而这些人的起来,又衬托出皇权威仪。


    可让谁都没有想到,在此态势之下,萧靖竟然如此简在帝心。


    人都是现实的,在局势动荡难安之际,趋利避害才是本能反应。


    “这个案子难办啊。”


    深夜下的萧府内院,静悄悄的很安静。


    书房里。


    萧靖眉头微蹙,拿着一份文书,眼睛盯着书桌上所铺众多文书,在沉默许久后,不由轻叹一声。


    科贡泄题一案,将产生的影响与风波是巨大的。


    尤其是今下的朝野间,关注全都在这上面,这让萧靖就明白一点,此案的审查会牵扯到很多,甚至还能与别的牵扯到一起。


    如他一直抓的陈坚案。


    可不要觉得,此案在朝不提了,该案就了结了,有些事真要选择清算,那是可以不断延长期限,以将一批批群体波及其中的。


    也正是如此。


    在萧靖被钦定为科贡泄题案主审后,朝中就在悄无声息间起了变化,而这其中就有与萧靖有关的。


    即一部分户部官吏的官牒下来了。


    尽管说这件事,在今下的时局中,是那样的不起眼,甚至在户部都没引起涟漪,但萧靖却敏锐的察觉到异常。


    有些人的试探已经开始了。


    就看他如何抉择了。


    他的抉择是会导致不同事发生的。


    吱~


    紧闭的房门被推开,书童萧云逸低首走进,手里拿有一物,萧靖抬头看去,眉头不由微蹙起来。


    从旨意颁布后,萧府门前就热闹起来。


    人啊总是这样。


    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


    “老爷,有一古怪之人,提一灯笼,在府门外求见。”在萧靖的注视下,书童萧云逸皱眉道。


    “眼下已然宵禁,此人却能不惧兵马司,门房觉得奇怪就向内传了此事,那人还说了一句话,说老爷见到此物,若是不见的话,他绝不会来叨扰。”


    讲到这里,萧云逸将手中之物,递到了萧靖跟前。


    在大虞,单名为贵,双名为贱。


    “快去请!”


    让萧云逸惊诧的是,一向沉稳的老爷,仅是看到自己所递之物那刹,居然表情都变了,更是压着激动的吩咐。


    “是。”


    萧云逸不敢迟疑,立时将所持之物,放到了书桌上,转身就朝书房外快步走去。


    “请去会客厅!”


    在萧云逸快走出书房之际,萧靖的声音再度响起,这让萧云逸立时应了句,但心里更惊疑了。


    自家老爷很少这样啊。


    “居然是他。”


    萧靖的内心,有些不平静。


    伸手拿起那块木牌,用料很普通,但上面所刻之字,却勾起了萧靖的无尽回忆。


    萧靖看着这块木牌,正面刻有初心,反面刻着勿忘,一张熟悉的面庞,就这样浮现在萧靖面前。


    一场科贡舞弊,让一见如故的二人,人生却是截然不同。


    萧靖紧攥木牌,皱眉起身,随即便朝一处走去。


    不过盏茶的功夫,换上一袭儒袍的萧靖,就快步从书房内走去。


    当萧靖朝会客厅赶去之际,书童萧云逸却带有警觉与疑虑,不时瞥向身旁提着灯笼,却被斗篷遮挡面庞的男子。


    不知为何,身旁的这个男子,总给他一些熟悉的感觉。


    在此等态势下,二人来到了会客厅。


    而萧靖早已站在厅外站着。


    “孟和兄!!”


    萧靖的声音响起,叫萧云逸面露震惊,难以置信的看向身旁男子,而在萧靖面露笑意,快步走来之际。


    提着灯笼的男子,伸出手取下斗篷,脸上亦是露出了笑容。


    “真是你!!”


    萧云逸惊呼起来,震惊的看向罗织。


    “逸兄,别来无恙。”


    罗织保持笑意,看向震惊的萧云逸,这一称呼,叫萧云逸情绪激动,一段回忆浮现出来了。


    那一年,身为书童的他,陪着自家少爷跋山涉险,一路走走停停的赶赴虞都,为的就是参加科贡选拔。


    也是在那一年,自家少爷在虞都遇一知己,他们无话不谈,颇有相见恨晚之感,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科贡舞弊出现了,这使得……


    “子瑜兄。”


    而在萧云逸震惊之际,看到走来的萧靖,提着灯笼的罗织,笑着说出萧靖表字,而听到这表字的萧靖,这一刹有些恍惚。


    “一别多年,孟和兄安好否?”


    萧靖打量着罗织说道。


    “安好。”


    罗织微微一笑道。


    “罗少爷!您太不地道了!!”


    而罗织话音刚落,萧云逸却说道:“我家少爷这些年一直想见您一面,但您呢却躲着……”


    “小逸!!”


    萧靖皱眉斥道。


    这叫萧云逸停了下来,但脸上却带着情绪。


    自那件事发生后,一切就都变了。


    先前那个爱笑的罗织,充满斗志的罗织,成了现在古板中透着偏执的永宁驸马。


    “孟和兄,来,快请。”


    萧靖一撩袍袖,伸手去抓罗织手臂。


    “好。”


    罗织淡笑回应。


    一别经年,再见知己,罗织是很高兴的。


    “罗少爷,把灯笼给我吧。”


    萧云逸此刻上前,欲要伸手接过罗织所提灯笼。


    但罗织却避开了。


    这让萧云逸一愣。


    “逸兄,天黑,我还是提着吧。”


    罗织微微一笑道。


    这回答,让萧云逸露出不解,反观萧靖,此刻眉头微蹙起来,这时的他似猜想到了什么。


    就这样一行走进会客厅。


    “还没恭贺子瑜兄。”


    走进会客厅的罗织,打量着厅内种种,手里提着灯笼,笑着对萧靖说道:“当初的心愿达成了。”


    “是啊。”


    萧靖听后,有些感慨道:“萧某也没有想到,曾经跟孟和兄夸下的海口,居然真的有实现那日。”


    一旁站着的萧云逸,却奇怪的看着二人。


    “科贡泄题一案,子瑜兄所临压力不小吧。”而在萧云逸奇怪的注视下,罗织却收敛起笑意,迎着萧靖的注视道。


    此言一出,让萧靖收敛起笑意。


    萧云逸更是皱眉看向罗织。


    “孟和兄深夜来访,是为了此事?”


    萧靖神情自若道。


    “算是吧。”


    罗织点点头,“在永宁公主府,罗某得知了此事,内心有些感触,觉得还是来见子瑜兄一面,这心才能安。”


    “莫非罗少爷也牵扯其中了?”


    听到这话的萧云逸,看了眼萧靖,随即却皱眉看向罗织。


    别看萧云逸是萧靖的书童,但二人看似是主仆,可实则却有兄弟之情,这些年来,萧云逸一直陪在萧靖身边,别管是在地方,亦或是在中枢,那都是不曾背叛过萧靖的。


    “逸兄觉得罗某是这样的人吗?”


    面对萧云逸的询问,罗织没有丝毫气恼,反笑着对萧云逸道:“罗某若真是做了这些,对得起曾经的那个罗织吗?”


    罗织的话,叫萧云逸沉默了。


    曾经的罗织,是何等意气风发,又何等嫉恶如仇,也恰是这种性格,使得其遭到小人暗算,卷进了那场科贡舞弊之中。


    因为此事,萧靖在当时可没少花心思。


    在世人的眼里,萧靖能得太宗皇帝青睐,是因为在那场科贡舞弊后,首次采用了糊名制,一举成为了状元,自此便飞黄腾达了。


    但鲜有人知晓。


    那时的萧靖是先被太子留意到,特别是做的一些事,对太子印象很深,所以就被太子举荐给了太宗皇帝。


    罗织能从必死的局面下求活,一个是因为他自己做的事,一个是当时所处的时局,一个是因为还活着的辅国公,一个是为罗织奔走的萧靖……


    “孟和兄是为了被锦衣卫抓走的聚众学子而来?”


    沉默许久的萧靖,此刻却开口道。


    “算是吧。”


    罗织轻叹一声,“无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正如那时的罗某,若是能沉稳一些,恐经历的就会不一样。”


    “可每每细想下来,罗某却从不为此事而后悔,毕竟有些事,终究要有人去做的,不然这黑了的世道,又如何能被点亮?”


    讲到这里,罗织举起了手中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