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逍遥 作品

第二百二十七章 朕若不允呢?

    大朝仍在继续。


    但韩青的脸色却愈发凝重。


    朝班前。


    “…户部加征赋税,是经中书省决计,通过了门下省审议,可到尚书省却被停下了。”户部左侍郎陈坚,表情严肃的奏明着。


    “一句有待核准,就将关乎国库的大事停了,臣在此,想问问左仆射,究竟是出于何目的,要做这等事!”


    讲到这里,陈坚无惧投来的道道注视,看向了尚书省左仆射萧靖。


    萧靖看了眼陈坚,却没有从朝班中走出。


    “说什么各地担子太重!”


    陈坚见状,言语间带着质问:“难道中枢的担子就轻了?一场动荡持续了三载,内是逆藩叛乱,外有强敌侵犯,为了平稳大局,为了解决前线所需,中枢是想尽一切办法在斡旋,在平衡。”


    “眼下动荡是结束了,镇压叛乱的大军凯旋归都了,可仍有一堆事急需解决,国库那点银子,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最难的时候都撑过去了,再撑撑又能怎样?这加征的赋税不是用在别处,正是用于边疆戍守,用于犒赏平叛大军的!!”


    此言一出,萧靖就成众矢之的了。


    作为尚书省左仆射,那是统领六部的,或许在正统朝之前,这就是个有名无实的位置罢了,更多是一种殊荣。


    但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因为陈坚提及的那场动荡,本在门下省任职的萧靖,因为在一些事的表现,被孙黎提拔为尚书省左仆射。


    也是从那时起,这个位置就不一样了。


    以往在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后,牵扯到国计民生的政策,在派至尚书省后,对应是哪个部的事,就会由对应的部认领,是谋划,是蓄势,是推动,是由六部主官召开部议后便展开即可。


    可萧靖的存在,却叫这一切变了。


    这就衍生出权力之争了。


    这是属于文官间的斗争!


    “撑撑又能怎样?”


    在天子及二后注视下,在群臣各异思绪下,萧靖从朝班中走出,迎着陈坚的注视,语气平淡道:“这话讲的倒是轻巧,堆在户部的那些公函,你这个户部左侍郎,难道都没有瞧见吗?”


    陈坚的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左仆射何意,下官有些不明白。”


    陈坚神情镇定的说道。


    “不明白,那你这户部左侍郎,究竟是怎么做的?”萧靖丝毫不惯着,冷冷的盯着陈坚道。


    “过去中枢加征赋税,是为了解决内忧外患,那个时候社稷动荡,人心浮动,不把此危局渡过,恐国将不国!!”


    “在那时苦一苦,撑一撑都不算什么,没有谁想做亡国之民!尤其是被异族攻破国门杀进来,大虞还没软弱到这种地步!”


    “但现在外患是没了,内忧呢?在你这个户部左侍郎眼里,不会认为内忧仅是被镇压的逆藩吧?因为加征,已使不少地方出现各种问题,在北虏南诏先后被击退,本官就呈递了奏疏,加征要缓缓,甚至是不再进行。”


    “太皇太后允准了,可到中书省时却停了,理由也很充分,充分到本官都不敢去多讲别的,合着大虞能支撑到现在,全靠搜刮民脂民膏延续是吧!?”


    讲到这里,萧靖看向了一直沉默的徐黜。


    殿内的气氛微妙起来。


    不少人的脸色都变了。


    谁都没有想到,这场大朝上,萧靖还跟以往一样,执拗,铁面,尤其是徐黜一系的,一个个的脸色很耐看。


    这场大朝跟以往大朝是不一样的。


    过去有内忧外患,那是不争的事实。


    可现在全都解决了。


    你在这里唱此等反调,究竟是想干什么。


    尤其是到最后,萧靖看向了徐黜,这叫一些人站不住了,无不是站出来指摘,甚至弹劾起萧靖。


    合着就你萧靖是忠臣?


    别人都是奸臣了?


    看着眼前乱糟糟的大殿,在朝班中站着的韩青,这心情是很复杂的,中枢还是过去那个中枢。


    一点都没有变啊。


    尤其是在看徐黜时,韩青的眼神很复杂。


    在这场大朝上,一些奏对提出,看起来跟他没有关系,跟平叛大军没有关系,可实际上呢?


    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韩青有脑子,他不蠢。


    这些提出的奏对,或被皇太后允准,或对皇太后驳斥,可牵扯到的无不是一个,国库。


    持续三载的动荡,使得大虞国库空虚了。


    国库空了,这就要设法解决。


    毕竟首当其冲的,是犒赏凯旋归都的平叛大军。


    韩青知道这是针对他接了天子旨意,才展开的无声反击。


    这是在无声的逼他。


    逼他上疏,延缓犒赏,或削减犒赏。


    但这事,韩青他不能做。


    做了,就寒了平叛大军的心,更会将他推到平叛大军的对立面。


    但不做,就眼前针对萧靖的,在之后必将针对他展开。


    甚至还会有不好的舆情出现。


    “……此等骄纵之举,如若不加以……”弹劾仍在继续,坐在宝座上的楚凌,平静的看着眼前一幕。


    这么多人指摘、弹劾萧靖,但到现在,徐贞却一句话都没讲,这摆明是有意为之的,楚凌才不接这茬。


    这场大朝所呈现的,就跟过去三载动荡下,一次次召开的大朝一样,各方都有心思,但之所以能斗而不破,这就体现出孙黎的高超手段。


    但这也间接反应一点。


    动荡结束了,有些人想跳出来了。


    “启奏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在这等态势下,自始至终都没有动的徐黜,此刻却站起身,掏出一份奏疏,朝御前作揖行礼。


    徐黜这一动,叫喧嚣的大殿立时安静下来。


    坐着的宗川、昌黎一行,站着的孙河、王睿、齐盛、萧靖、暴鸢、韩青等文武,无不看向了徐黜。


    他们表情各异。


    谁都没有想到徐黜会在这个时候动,关键是他要奏的事宜,没有直接奏于二后,反倒是奏于天子了。


    这不寻常啊!!!


    这就是当朝权相的影响力。


    而这一幕让徐贞娥眉微蹙,那双凤眸盯着徐黜,她不明白,她这个父亲此等态势下,为何要跟她对着干。


    适才诸臣指摘弹劾萧靖,她之所以没有讲话,那就是想叫眼前的天子知道,这朝堂不是他想掌控就能掌控的。


    想亲政掌权,老实等长大吧!


    但徐黜这一动,却让一切都变了。


    “庆国公讲吧。”


    楚凌盯着眼前这个老狐狸,伸手示意道。


    “老臣听左仆射所讲,细想在中书省期间,是有一颗公心的。”在楚凌的注视下,徐黜作揖道。


    “今下波及大虞的动荡,已然平定了,社稷安稳了,臣累了,臣在过去是战战兢兢,如今大局既稳,老臣也能交卸这肩上的担子了。”


    “相国大人!”


    “相国大人!”


    徐黜这话一出,朝班中的一些人,无不是脸色大变的叫嚷起来,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徐黜会请辞。


    这怎么能请辞啊。


    而除了这些人以外,如宗川、孙河这般勋贵,如王睿、齐盛、暴鸢、萧靖这帮文官,无不是皱眉看着徐黜的背影。


    徐黜请辞?


    这绝不可能!


    又是这招以退为进?


    殿内一幕幕被楚凌看到后,他的嘴角浮现一抹嗤笑,叫徐黜这个痴迷于权力的人,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力,这怎么可能?


    徐黜要真请辞的话,那在最初赐座时,就不会讲那一堆冠冕堂皇的话。


    “庆国公这是何意?”


    但一个人的发声,却叫楚凌有些意外。


    “今下困扰大虞的动荡结束了。”


    帷幔内,王琇神情自若,盯着徐黜道:“在这大朝上,庆国公却向陛下请辞,此事要传扬出去,叫天下人怎样看待陛下?”


    不应该啊。


    楚凌意外之余,心底却思量起来。


    他似乎没有任何地方,值得他这位皇嫂,在这个时候帮他说话啊。


    但很快,楚凌想明白了。


    这是对徐贞刚才表现的一种不满反应罢了。


    如楚凌猜的那样,此时徐贞的脸,是愈发阴沉了。


    “禀皇后,老臣绝无此意。”


    徐黜不急不躁的作揖行礼,“这天下是陛下的,陛下做什么,不做什么,岂能受天下的裹挟?”


    “不过老臣在请辞前,恳请陛下能允准一事。”


    话锋一转的徐黜,突然跪倒在地上,高举起手中的奏疏。


    “为正社稷,为震天下,臣恳请陛下严惩作乱逆藩!”徐黜抑扬顿挫的喝道:“尤其是逆藩雄,逆藩风深受皇恩浩荡,却做此等危害社稷之事,如若不加以严惩的话,那国将不国啊!!”


    老狐狸!


    楚凌的眼神冷了起来。


    铺垫这么多,在这等着呢。


    这是把他逼到墙角去了。


    这件事,除了他祖母能处置外,任何人都不能处置。


    特别是他。


    他要敢在这件事上,有任何的犹豫,那事情就不简单了。


    感受到殿内的气氛骤变,楚凌没有任何的犹豫,那双冷眸盯着徐黜,语气淡漠道:“朕若不允呢?”


    此言一出,朝中一片哗然!


    ……


    合计七千字送上,求五星好评,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