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考拉 作品

第860章 激烈争吵!奖项设置

在一个叫做【第一届蓝星科学技术奖评奖委员会】的群聊当中。

无数人正在激烈地对喷。

是的,就是对喷。

【田镜山】:“3号根本连被提名的资格都没有吧?创新性明显不足的研究成果,全靠前人铺垫出来的,只是完成了最后一步而已。”

【周耀文】:“恕我直言田院士,你不了解这最后一步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这一步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越前人所有的努力。”

【田镜山】:“抱歉周院士,我年轻时候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近几年也有了解过,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你不可能比我更懂。”

【周耀文】:“我想田院士这几年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太过浅显了。”

【涂力】:“别说了,灵境打一架吧。”

陈腾看着他们的争吵,没有轻易地选择下场。

这个群里的专家教授很多,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各自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每个人在各自的分支学科当中,都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蓝星科学技术奖的评奖委员,就是他们。

评奖流程一共分成三步。

第一步,将近几年的成果给筛选出来并编号。

这一步的筛选比较宽松。

基本上有点成果的项目,都能顺利地入选。

第二步,对这些编号的成果进行讨论,通过投票的方式进行奖项的提名。

第三步,再讨论,对提名的奖项再进行投票,最后选出得奖的奖项。

显而易见,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步。

所有人都各抒己见,对每个成果给出自己的判断。

但是很显然。

不是每个人对于事物的判断,都有同样的标准。

由于他们的知识体系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一个成果的了解程度不同。

再加上他们各自站的立场也不一样。

导致在这个阶段,就出现了重大的分歧。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提名。

但是提名也是有含金量的。

在娱乐圈里,很多急需证明自己的明星,都会把自己得到提名的奖项给列出来。

有了这些“荣誉”,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

这在学术圈也是一样的。

有了头衔,才能得到更多投资人的青睐。

毕竟很多投资人并不具备真正的投资眼光,也不具备分辨项目潜力的能力。

更多时候,他们还是需要对方过往的成就来辅助判断。

陈腾往上看了一眼群聊消息。

有不少人,都在艾特陈腾,要陈腾来进行判断。

毕竟陈腾是这个奖项的发起人。

曾经拿出来的技术成果,整个腾达公司都是有目共睹的。

陈腾在他们心目中,算得上是半个权威。

至于说为什么是半个……

当陈腾支持他们的时候,陈腾就会变成一整个权威。

当陈腾不支持他们的时候,陈腾就不再是权威。

看着他们争吵,陈腾也挺头痛的。

毕竟这群专家教授能拥有如今的成果,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他们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

现在要他们放下自己的观点,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陈腾也没有光明正大地支持或者是反对某一方。

他只是重申了一下这个奖项的评选标准和设置。

在奖项的设置上,蓝星科学技术奖的奖项更加丰富。

诺奖在自然科学上,只有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奖三个奖项。

蓝星科学技术奖分成两个大类。

前沿理论、实践成果。

从名字上就能听得出来,两者的区分非常明显。

这是陈腾看过诺奖争议之后想出来的分类办法。

诺奖争议大,和部分理论的太超前有关。

谁都无法判断超前的理论成果,到底值不值一个诺奖。

只有到几十年后甚至上百年之后,人们才有可能客观地看待一些理论成果。

但是这样的话,对一些实践成果太不公平了。

有些成果肉眼可见地意义重大,却因为虚无缥缈的未来可期而被挤下去,陈腾觉得不应该。

但是有些理论成果,现在确实不好判断其真正的价值。

因此陈腾选择两类奖项分开。

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

这两个大类之下,又分别有着物理、化学、生物学、天体物理和蓝星科学、计算机科学五个大类。

不设数学奖,是因为数学界的三大奖项差不多足够了。

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尔奖。

这三大奖项总体来说,算得上是非常公正,争议性也比较小。

国内也有各自的数学奖项。

即便让陈腾来做,也不一定能做的更好。

因此并没有数学奖。

蓝星科学技术奖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不用多说。

作为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诺奖中有的奖项。

这三个奖的设置是必然的。

至于天体物理和蓝星科学,同样是自然科学的分支之一。

这个奖项,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天文或是航天。

这个奖项是诺奖所没有的,但陈腾认为有必要设立的。

在诺贝尔奖刚刚设立的1901年,人类距离踏出蓝星还有很大的距离。

那个时代,天文的重要性远远不如物理和化学。

但是到了现在,到了想要冲出蓝星的时刻,就不得不重视这一门学科了。

因此陈腾将这个奖项给加了上去。

计算机科学奖更不用多说。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工智能。

在原本的2024年,当年的物理学诺奖被颁给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者。

这个奖项的颁发,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他们的成果源于统计物理,研究者也是物理学家。

因此得一个物理学的诺奖非常合理。

反对者认为人工智能明显属于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实在是没什么联系。

就算成果源于统计物理,也不能说就是物理。

陈腾就是这个诺奖的反对者。

他觉得倒不如设立一个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灵境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发展。

这两个奖项的设置,陈腾认为都是时代发展所必要的。

奖项的设置,必须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像诺贝尔经济奖,也是后来才增设的。

目前蓝星科学技术奖的奖项设置,陈腾觉得还是非常合理的。

未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许还会出现更多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