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因为跟家里的意见不合,已经好几晚都宿在鸿胪寺里给当值的人准备的房间里了。
其实,他自已心里清楚,父亲母亲基本上是不会听他的话的。
思来想去,他提笔给周家嫡系的长辈写了一封长信。
信中详细说了父母的所作所为还有他自已的所思所想,以及对目前局势的判断。
不偏不倚,尽是直白。
他相信收信的人一定能看懂。
无论如何,他是儿子,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父母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信送出去之后,他的心才算是放了一些下来。
而宋卿辞这边这些日子过的还算是舒心。
白日里宋卿辞多在计算榴花街的账目,沈墨竹走后,榴花街的事务交给了一个他培养起来的人。
宋卿辞秉持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没有过多的干涉。
可是,新上任的人管事的手段不如沈墨竹,账目上也有些欠缺。
所以,她还要多花些心思。
而到了晚上,跟某些人的磨合总算是平稳的度过了。
以至于在某些方面,某些人有些不知节制了。
不过,辛苦是一时,快乐是无尽的。
宋卿辞自已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也就没有说什么了。
之前想办的托儿所,也总算是撑起一个门面了。
老太太从自已的陪嫁中拿出了一个庄子和一个三进的大宅子。
这些日子不止老太太的精神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就连楼氏也忙碌了起来。
“阿辞你快来看看这个,还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宋卿辞一进静安堂便被老太太招手唤到了身边。
宋卿辞走过去接过章程看了起来。
“祖母做事就是细心。连这么细节的事情都想到了。”
宋卿辞相信术业有专攻。
老太太这样的人,年轻时候就管家了,一个小小的托儿所根本难不住她的。
她手里的这份章程已经跟现代化的幼儿园标准差不了太多了。
“后日是个黄道吉日,若无意外的话,就那日正式揭牌吧。”
这个托儿所算是一个惠民的试点。虽然不收银子,可是总是也要揭牌热闹一下的。
“牌子做好了嘛?”
宋卿辞点头,“是陛下亲笔题的字,交给内务府去做的。明日应该就能拿到了。不耽误后天的黄道吉日。”
李建国对这个托儿所也是高度赞扬的。本来想要大书特书一下的。可是被宋卿辞给阻止了。
如今只是试点,差不多就行了。
真要全国范围内都搞起来那才是重点宣扬的日子。
如今,亲自题匾已是很看重了。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揭牌这天,皇后娘娘居然亲临现场了。
这让所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本宫就是来看看,你们不用多礼。”周皇后叫起,让大家不用继续跪着了。
“多谢皇后娘娘。”
大人们诚惶诚恐,倒是第一批住进托儿所的小朋友们更加的自在一些。
“安国公主,不若你带本宫走一走。这托儿所还是本宫第一次来。”
“皇后娘娘这边请。”
宋卿辞没有一点犹豫,带着皇后就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