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之木 作品

第1109章 1108远东

朱文聪看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曾部堂,他是深怕自己撤资跑路、终究是不自信。

那么投资满洲这事情挺有作用的,至少可以让南方的地主没有叫价的资格、一切九鼎说了算。

否则满洲农业一旦建设起来,京师不再依靠南方的粮食、这对南方地主而言是毁灭性打击。

“夫君、高层们在涵元殿等候,我和他们说过了夫君的满洲建设计划、他们差不多明白了夫君的用意。

东方市场存在着太多的变量,这是高层们统一的观念、他们不看好东方市场。

旗人资本、西方资本、地方门阀全都是强敌的存在,我们九鼎想要分一杯羹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高层普遍认为开发南洋才是重中之重,对于东方市场还是局限于松江一带最好。”骆雪晴说着高层的想法。

以前投资沙俄帝国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问题,主要的原因是皇权凌驾于资本之上。

沙皇拥有着绝对的权力,可是清廷的权力已经过渡到了两宫太后手中、想要收回已经是很难的事情。

东方瑞樱说着自己的看法:“东方市场确实存在巨大的风险,可夫君不也是说过、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虽说集团的投资越来越偏向于保守,但资本的扩张一直是激进、我认为东方值得大手笔投入。

不仅仅是因为建设家乡是我们的社会义务,更重要是国内的商人听从我们的号令。

我想分歧点就在这里,各省的商帮认可的是夫君、并不认可喝过洋墨水的高层。”

朱文聪带着众女去往涵元殿,她们现在是彻底成长了、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

现在她们都能够独当一面、朱文聪始终认为女人要有自己的一份工作、这样才有人生的意义。

“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高层一见到朱文聪进入大殿,立刻跪拜起来。

朱文聪打趣道:“你们这么快就入乡随俗了?在海外生活那么长时间,一来到东方自觉下跪?

全都入座吧!这一路上风尘仆仆、也是辛苦你们了,集团要发展就要保持活力。

东方永远是九鼎的根、所以东方市场搞不定,那我们九鼎就是浮萍。

邀请你们来到东方就是将东方市场彻底收入囊中,以此打造九鼎最坚实的基石。”

骆雪晴看着朱文聪居然将龙椅拖扯下来,看来那张龙椅确实是纯金打造、不是一般的厚重。

高层们发现朱文聪是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他从来不会展现得高高在上、一直在自己们身边。

“听说你们并不看好东方市场?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东方市场确实有着太多未知数。

不过我们是东方人、抛弃了东方那我们什么都不是了,这一点你们也要明白。

美利坚人一边排斥我们、一边与我们合作,这背后的背后不就是有着利益的绑定。

不说政治上的原因,我们作为商人只谈利益、东方市场是值得我们长久的深耕下去。”朱文聪直入主题说道。

陆彦琦面朝着朱文聪回答道:“关键在于我们无法确定在东方的角色定位,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九鼎银行竞争不过内地的那些钱庄票号,清廷没有金融市场、九鼎资本是寸步难行。

这一下子像是铁拳打在了棉花上!我是调查过西方资本在东方的获利情况,目前是持续亏本。

皇上、老板虽然你得到了众多商人的拥护,但触及到核心利益、他们肯定会逃跑。”

“老板!西方资本的主力便在南洋,他们在那边建立了许多种植园、加工厂等。

对于东方市场和我们一样、一直从事着进出口贸易,既要扭转贸易差、更要赚取东方的黄金。

老板让他们推动租界的城市工业建设,但也仅限于松江地区、很难辐射到内地。

根本原因还是地方保护法,我们的新国货就需要晋商、徽商帮忙打开内地市场。”韦赞延接着说道。

朱文聪默默点着头,清廷还没有经历甲午战争的失败、国内的市场依旧封闭。

韦赞延他们不是穿越者、不知道未来的演变,所以他们不看好当下的清廷、认为投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但凡有一位汉人总督举旗、那东方就有了巨大的投资意义,可惜所有人都在观望等待。

韦赞延、陆彦琦目光直视着朱文聪,这只是自己们的见解、一切终究服从朱文聪的命令。

“你们的想法和我一样,我也不赞成加大对东方的投资、但是你们要切换一下视角。

那么我们在东方扮演什么角色呢?我们自始至终是资本家的身份,这一点从未改变。

你们说东方的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那是你们没有深入调查东方市场、没有看到利益点。

九鼎最强的不是资本而是农业,东方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国家、我们必须拿下东方农业市场。”朱文聪强调着。

韦赞延不由思索起来,自己开始逐渐明白朱文聪的真实用意、农业一直是九鼎的基本盘。

九鼎农业只剩下东方没有攻克,其余的农业大国已经完全掌控、可以说九鼎垄断了全球的粮食。

“老板!那投资满洲又是为什么?”陆彦琦不理解,九鼎的手根本就伸不过去。

“如果是为了满洲的农业市场,我认为需要一位高管亲自坐镇、仅凭富察氏家族有些不够。

主导满洲市场的人必须要能协调各方利益,我们才能保证九鼎中立的身份、不会卷入他们的利益纠纷。

九鼎在远东安排了三位高管、分别负责南洋、松江、倭国,松江是负责全国的市场、满洲最好是能独立出来。

老板你是怎么安排的呢?我个人建议是让负责倭国市场的高管兼任,两地相距较近。”韦赞延问道。

朱文聪很是满意韦赞延的想法、差不多和自己是一个意思,满洲以外资的身份参与最合适。

富察氏家族为辅、朱文聪还需要调个白人高管过来,目前远东三位高管只有倭国是白人。

“那这项工作就先交给你来推动,我本以为无法参与到清廷的国家级项目、没想到峰回路转。

清廷不是对工业不感兴趣、只是不想让汉人的工业做大做强,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他们比谁都还要积极!”朱文聪吐槽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