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三大商人的表态

“若行商谎称去押运粮食去冀州,实际却去了兖州,我又该如何防范呢?”

“那就对所有的粮食外出都征高额的通行税和车船税,如果行商真的是去了冀州,可在冀州的渡口处,将两大税返还,即先付后退,只是……此策不可长久,否则民间必有怨言。”

“退税?”陈炎微微一愣,他想不到甄尧竟然有这么超前的想法:“这……那我岂不是需要先把大量的钱粮押运到冀州的渡口处,以方便退税?”

“也不算太多,冀州亦是产粮重地,这两年,民生恢复了许多,粮食虽比不上青州,亦是足够自给自足,粮价稳定,无利可图,行商甚少从青州运粮去冀州,将军只需要在东郡、河内几个渡口处,一个渡口留有不超过五千石钱粮,即可满足退税……需求。”甄尧显然不习惯退税的说法。

“行商运粮主要是运到兖州,少数会运到河南甚至弘农,但河南和弘农太远了,船主一般不愿意去,因为他们的船小,跑太远风险极高。其实,青州人还是比较信任将军的,黄河上有将军的海军巡逻,船主才敢运粮,超过海军巡逻的范围,船主就不敢去了。”

“一年运粮兖州的粮食,估计有个二三十万石,若曹操有意采购,这些粮食可能有将近一半落入其手中,足够他驻军中牟的军队的粮草及其他辎重了。”

“好主意!甄家经营粮食多年,果然熟知行情,那你以为通行税和车船税应增加多少合适呢?”陈炎咄咄逼人,丝毫不把甄尧当是内兄,因为三人中,甄家做粮食生意最多,是大头。

甄尧心中苦闷着,但他没有退路,只能牺牲自己的利益了:“原本渡口通行税只有二十税一,将军可提高十五税一,车船税倒少些,以石论不过十钱,可翻一番,收二十钱,如何?”

陈炎摇了摇头,就提高这么点,有意思吗?特郎普提高关税都能提到50%以上。

“车船税可以,但通行税少了。”

“十税一。”

陈炎摇了摇头。

“九税一。”

陈炎摇了摇头。

“八税一。”

陈炎又摇了摇头:“我要的是兖州的粮价翻一翻。”他不能让甄尧一直说下去。

甄尧咬了咬牙:“那就三税一,再加上其他沿途费用,到了兖州,差不多翻上一番了。”

“嗯,三税一,应该是足够了。”陈炎这才点头同意:“对了,从冀州运粮到兖州或其他地方,通行税也是这个税率。”

甄尧一听,立马颓废了,原本他还想着要投机取巧,先把粮运到冀州,再运到兖州去。陈炎也不是傻子,自然要补上这漏洞。

“好吧!”甄尧不敢有意见,苏双和张世平做的粮食生意少,也都同意了。

“我提高两税后,兖州粮食短缺就会加重,届时曹操不能养军,中牟和鄄城只能从豫州方向运粮过来,那我又该如何让曹操在豫州也无粮呢?”

“这……豫州是曹操的地盘,我们也无能为力呀。”

“但你们三人久经商场,在豫州肯定还有些门路吧?”

“将军,这……曹操实行屯田之策已有数年,以士兵屯田,他手里的屯田兵力就有上万人,年收十余万石,再加上豫州的税粮,勉强足够养军了。”

“那你们三人也去采购粮食呢?”

“采购粮食?”

“明年大战在即,曹操想必无时无刻都在囤积粮食,以养军队,你们三人暗中安排一些人手,在颍川、汝南一带,采购粮食,囤积起来,但不能在许都囤,以免引起曹操的怀疑,在许都周边各县囤积,颍川的粮食少了,价钱必会水涨船高,曹操也无粮可囤。”

“将军,此事……恐怕很难……”张世平一直不说话,突然插了一句:“并非我等不愿意,而是那曹操精明地很,对粮食极为重视,他为了囤积粮食,还下了禁酒令,严禁以粮食来酿酒,我等一旦动手囤粮,只怕会为他所发现。”

“怎么?不行吗?”

张世平听出陈炎语气中有些不满,又连忙提出另外一个办法:“将军这张纸上,除了粮食外,还有其他军备物品,这些倒是可以囤积,例如药物、鞋子、炊具、戎服、木橐等,皆可以囤积,其效果不下囤积粮食。”

“哈哈哈哈,我把这些列在单子上,本来就是让你们去囤积的,但这与囤积粮食,并不矛盾。”陈炎摆出一副不讲理的样子,让三人惶恐不安。

“将军,我们三人虽有些身家,也不能囤积那么多东西呀,且囤了之后,又该怎么处理?”

“你们先藏起来,再想办法运到荆州或其他地方去卖便是。”

“这……”三人有些无语了,这些东西拉去荆州卖,肯定赚不钱,甚至还有可能会亏本。

“在青州,数年来,我一直注重造纸及印刷、盐两大行业,就说这造纸,虽其他地方也有造纸作坊,但所造之纸皆不能与青州的纸相比,至于盐,近年博昌盐场工艺精进了不少,所产之盐品质有所上升,越来越精纯,越来越白,其质远高于其他州郡所产之盐。你们可在兖州提高价钱,售卖纸张和盐,以获得收益,再用这些钱来囤积军备物资,助我击败曹操。”

此时,甄尧、苏双和张世平也慢慢明白了陈炎的意思。这么多年,三人靠着陈炎提供的纸、盐等赚了不少钱,如今该是做出贡献的时候了。

“将军,这军备物资的囤积,我们三人可暗中操作,唯独粮食,不敢草率有所行动,今将军要求囤积粮食,我等亦会想个办法,还请将军宽限一段时间,让我们三人商量一番,定会给将军一个答复。”

“好!若我能击败曹操,亦有你们一份功劳,届时你们或家中之人,若是愿意,亦可以出仕为官。”

“多谢将军!”三人听说有指标可以当官,立马打起精神:“我等必会想出个良策来。”

“如此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