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郭淮见陈炎

并州雁门郡阴馆城

郭缊当这雁门太守已有十几年时间了,原本他早就该卸任,但朝廷管不着雁门郡,他就这么当着当着,就当了十几年。

这十几年时间里,并州几次异手,他都看在眼里。十几年前,朝廷任命董卓为并州刺史,但董卓压根就没来并州上任,只是驻军河东。紧接着,张杨当了并州刺史,却也没过多久,就率军南下。

随后,并州处于无人管的状态,各郡县纷纷自治。三年前,高干当了并州刺史。实际上,高干能控制的,也只有太原和上党,与郭缊无关。如今,并州再度易手,落入陈炎手中。

自从三十多年前,大汉败于鲜卑檀石槐之手后,并州诸郡,包括朔方、定襄、九原等都失去了控制,雁门就成了边境之地。匈奴人曾掳掠雁门,但郭缊手中没有足够的兵力,无力阻挡,只能坐视匈奴肆虐雁门。不管是谁当并州刺史,也都管不了这事。

所以,郭缊对并州各任刺史,一向都不闻不问,那些所谓的刺史也没有来骚扰他,就当他不存在。可是,陈炎占据并州后,他就不能假装不知道了。相对于高干之流,陈炎实力更为强盛,俨然是个庞然大物。他要是敢假装不知,只怕陈炎会派大军来讨伐。

此刻,他正犹豫着,自己是不是派人去见陈炎,表示归降。就算是归降,也得需要有人引荐,他缺少了一个引荐之人。

郭缊有两个儿子,长子是郭配,目前在家乡太原郡阳曲县,幼子叫郭淮,已是弱冠之年,跟随在他身边。

正在郭缊忧虑之时,郭淮走了进来。

“见过父亲。”

“原来是淮儿。”郭缊似乎察觉到郭淮脸色不对,连忙问:“怎么啦?”

“孩儿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

“孩儿久慕济南书院名扬天下,想去济南东平陵游历一番,看看能不能进去书院就读?只是,孩儿若去,不能陪伴在父亲和母亲左右尽孝,心中不忍。”

“原来你有这想法。”郭缊想了想,很快就答应了:“淮儿,你已及冠,本该出去游历,增长见闻,你就去吧!父亲年纪不过五旬,还健壮着呢,又有你母亲和姨娘相伴,你也无须担心了。”

“父亲……”郭淮原本有些忐忑不安,如今听了郭缊的话,安心下来,反而有些恋恋不舍起来。

“你去了济南,可为为父打听一下骠骑将军的为人,再想办法写信给为父,为父想知道骠骑将军是个怎么样的人?”

“哦,父亲为何要打听这个?骠骑将军高高在上,孩儿哪有机会见到?”

“你有所不知,半个月前,有消息传来,骠骑将军大军攻占了太原。父亲有自知之明,也无意割据一方,这雁门太守当了十几年,都当腻了,早就想着卸任,可若卸任,又怕无人接任,使雁门失去控制,若骠骑将军是名主,父亲就打算献雁门而降。”

“原来如此,父亲只怕过虑了,据传骠骑将军乃仁义之主,在青州施仁政,兴教化,使青州成为繁荣之地,孩儿在雁门,都听说骠骑将军仁义之名,父亲却反忧虑?”

“淮儿,父亲跟你讲过,世间之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雁门几万百姓,我岂敢草率?故才让你打听一下骠骑将军的为人,若他真是名主,能安置好雁门百姓,我归降也无妨。”

“父亲放心,我必会为父亲打听。”

几日之后,郭淮带着两个仆人,离开了雁门,向青州方向而去。雁门到济南千余里路,郭淮走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才来到东平陵。

一进入东平陵,郭淮惊呆了。街道上人来人往,两边都是商铺,商品琳琅满目,这东平陵太繁华了吧!他长这么大了,去过的最繁华的城市就是太原。太原萧条得很,街道虽整齐,却没几个人,与东平陵相比,简直不值一提。郭淮心知,自己此行应该没有来错,他心里别提多高兴。

郭淮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先在东平陵游玩了几天,就去了济南书院。此时,他才被告知,要想进入济南书院就读,就得需要通过考核,但考核的对象是年纪十二岁到十八岁的未及冠男子。也就是,郭淮已经超龄了,他真是无奈。

郭淮不甘心,他在东平陵待了几天时间,就喜欢上了这里,就想着怎么进书院。这时,他想起了父亲交代的事情,心中就有了想法,他可以以雁门太守所派使者的身份去见陈炎。

陈炎刚回来东平陵几天时间,还没去过衙署上班。得知雁门太守派人前来,就匆匆来到衙署,接见郭淮。

“郭淮郭伯济见过骠骑将军。”

“你是郭淮?雁门太守派来的?”

“正是,雁门太守是家父郭缊。”郭淮看到陈炎似乎不知道雁门太守是谁,连忙提醒了一句。

“原来雁门太守是你父亲?你父亲派你来东平陵见我,不知何事?”

“将军据北方四州,威震天下,天下人无不敬仰,今父亲派我前来东平陵,想见将军,看看将军为人如何,若将军是名主,父亲愿献雁门而降……”

陈炎微微一笑:“那你以为我是明主吗?”

“我从雁门一路而来,经过数个城池,皆不能与东平陵相比,东平陵繁华,已超乎我的想像,将军治理东平陵至此,必是明主,故我不敢懈怠,愿代父亲归降将军。”

“只是,如你所说,你父亲乃雁门太守,而你只是代你父亲来东平陵,如何有权力代你父亲献雁门而降?万一你父亲不同意呢?”

“雁门乃边境之地,我父当太守已有十余年,但手中兵力孱弱,匈奴、鲜卑常常进入雁门掳掠,我父亦无力阻止。当今朝廷衰弱,不能守边境之地,不能保百姓周全,唯有把雁门交给将军,有将军大军镇守雁门,才能挡异族进入雁门祸害百姓。父亲自然明白此理,断无不降之理。”